有人说遇到困难或者瓶颈的时候,会想到贸易,有人说看到悲哀的时候,会想到贸易。
贸易说的是各取所需,与之对应的是市场,市场就是一种认同,而贸易就是不认同,因此贸易说的是,对待不认同的态度。
对待不认同,往下是困难,往上是瓶颈,剩下的是悲哀,也就是纯正的贸易。
所以说贸易的目的就是各取所需,贸易的对象就是不认同的人。
而贸易的条件就是看到了悲哀了。
1、少小的悲哀来自于,看到了自己可能的未来。——比较优势
如果你在少小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自己不是全能的神的话,很可能有问题了,因为你不是全能的,所以才要各取所需,因此与之对应的是——比较优势。
2、年轻的悲哀来自于,看到了自己天赋的所限。——资源禀赋
如果你在年轻的时候,不知道自己不是天才之类的人物,可能也有问题了,即便你在这个领域很厉害,也是有极限的。
3、中年的悲哀来自于,看到了自己不可避免的无能为力。——绝对优势
如果你在中年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不会永恒的,可能也有问题了,因为你竟然不知道,自己会即将老去。
4、年老的悲哀来自于,看到了自己的过去发生在后辈身上。——国际分工
如果你在年老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的悲哀,可能也有问题了,因为你竟然不知道自己拥有的只是路径依赖,造成这个的原因是分工。
与之对应的贸易用词有:
1、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它指出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并出口其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同时进口那些成本相对较高的商品。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国家应专注于生产并出口其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进口成本相对较高的商品。
2、资源禀赋
资源禀赋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该理论主张一个国家应该根据其拥有的资源禀赋(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等)来选择生产和出口的商品。
根据资源禀赋理论,一个国家应该根据其拥有的资源禀赋来选择生产和出口的商品。
如果一个国家在某个商品上具有丰富的资源禀赋,如廉价的劳动力或丰富的自然资源,那么该国就应该生产并出口这种商品。
相反,如果一个国家在某个商品上缺乏资源禀赋,如缺乏资本或技术,那么该国就应该进口这种商品。
3、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该理论主张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那些不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
根据绝对优势理论,每个国家都应该专注于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那些不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
4、专业分工
专业分工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该理论主张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相对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那些不具有相对优势的商品。
专业分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每个国家在生产某些商品时都具有相对优势,即生产效率比其他国家高。
如果一个国家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那么该国就应该生产并出口这种商品,同时进口那些不具有相对优势的商品。
贸易的本质就是各取所需,以及对待不认同。如何在对待不认同的同时做好各取所需,还得要在细节中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