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科幻 > 南山村1980 >第152章 师兄弟相见

第152章 师兄弟相见

作者:昇记笔谈字数:4292更新:2024-12-09 14:15

“当然是真的了。”

李大国自信的回应道。

当前航天院的大型机可是基于传统的晶体管技术的,一枚普通的晶体管,无论是从体积还是功耗至少得相当于一枚夏芯2号。

二者简直就没有可比性。

“能不能搞两台小型机先让咱航天院用起来?”

宋佳东突然间又来了精神。

他不是没通过正常的途径采购电研所的小型计算机,可惜那玩意儿太抢手了,张清芳和长山那边协调了好多次,得到的结论是,最快也得三个月后才会有货。

为此宋佳东还特意豁出去老脸和田学林开了口。

不想老爷子非要“敲诈”他两瓶茅酒,宋佳东一气之下就选择了再等等。

这回遇到了李大国,大的不好欺负,小的拿捏不住还行。

“额,这事儿小子可做不了主,要特殊申请小型机,得向夏教授打报告,夏教授同意后,还得找梁教授签字,流程可不短呢。”

李大国虽然困,但脑子可不糊涂,经费不到位,谁说都不好使。

到现在他还在心疼之前捐给燕大和清北的计算机呢。

“费用方面少不了你们的,你小子怎么和田老头一个德行,你们应该改姓钱才对。”

宋佳东没想到李大国学术方面优秀,谈起生意来居然更是在行。

看来这便宜可真不好占。

“宋教授你早说呀,我们电研所属于小本买卖,哪儿有咱们航天院阔气,看咱们这占地面积,都快赶上电研所十几个了,而且这还是在帝都,比我们那穷山沟可强太多了,我到现在还转向呢。”

李大国深知做买卖要哭穷的道理,不停的冲着宋佳东卖惨。

“行了,行了,收起你那可怜样吧,赶紧说,什么时候能有?”

宋佳东不耐烦的催促道,两台计算机的经费他还不至于囊中羞涩。

“额,两台小型机好说,不过后面的大型机改造可是不便宜呢,咱得有一说一,宋教授可不能让咱们兄弟单位吃亏。”

李大国趁热打铁,顺口又提起了大型机的预算。

这对于电研所可是大型定制项目,费用少了真划不来。

眼下电研所虽然不缺经费了,但蚊子腿儿再小它也是肉啊。

“少说那些没用的,到时候你们出个预算,让小梁和小张对接就是了,只要是合情合理,亏不了你们就是了。”

玩笑归玩笑,宋佳东很清楚大型机的技术含量,如果真如李大国所说的那样,他们电研所设计的大型机速度能提升千倍以上,花费再多都是值得的。

效率的提升,节约下来的可全都是工期和成本。

“行嘞,宋教授大气,我替电研所感谢宋教授的慷慨之举,小型机三天内先运过来五台。”

李大国自己也需要小型机推进工作。

有五台足够先启动前期工作了。

“你小子,刚还说做不了主呢,现在就又成三天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你们师徒俩了。”

宋佳东摆出一副受害者的模样。

“我这不是为了咱们航天院的工作吗,想必领导们也会支持的。”

李大国嘿嘿笑着将话题遮了过去。

谈笑之间,时间已经来到了凌晨五点。

宋佳东实在是熬不住了,他将在门外趴在桌子上小睡的张清芳喊了起来:“小张,今天大国就在寝室凑合一下,明天了记得将他安排到专家公寓,最好离我近点,方便随时交流。”

航天院中有一片专家公寓。

说是公寓,其实是一排排独栋的二层小别墅,一般的教授都没这待遇。

听了宋佳东的安排,张清芳瞬间都不困了,惊讶的连答应都忘了。

她实在没想到,李大国如此的年纪,居然上来就给顶级专家的待遇,简直是匪夷所思,这家伙太妖孽了。

而且更令她感到惊讶的是,宋教授已经有很多年没熬过夜了,之前,就连大帅晚上过来,都是一直等到教授睡醒了才开始交谈。

李大国只不过是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没想到能和宋教授通宵达旦的交流。

昨天她真是看走眼了。

“宋教授不必麻烦,有间寝室就可以了,前些天我在帝都也置办了个小院,离咱们航天院不太远,过些日子就装修好了。”

李大国之所以这样说,其实还是想争取自己的自由。

一旦接受了宋佳东的馈赠,搞不好出去就不方便了。

“你小子,我可听说了,你私下里可是左拥右抱的,年轻人可不能沉迷于女儿乡,荒废了青春,得以大事为重。”

宋佳东说这话的时候并没有过多的责备,倒像是在调侃李大国风流。

李大国不禁老脸一红。

自己就这么点小事儿,怎么好像传的世人皆知似的,连老宋头都知道。

不过好在老爷子没反对他自由行动。

边上的张清芳听了则是略微有些不齿。

本来还想着将自己的女儿介绍给他呢,没想到这货都已经左拥右抱了。

“这么点儿小事,怎么连您都听说了?”

李大国还是想知道自己这点儿桃色新闻是被谁传开的。

自己的老师肯定没这种心思,搞不好会是梁正泽,他对自己最为熟悉,事情从他那儿传出去的可能性会很大。

再有就是麦冬,她最看不过去的就是自己的私生活。

要是她给上面打报告也不稀奇。

“别说是我,周夫人都说俩丫头一个个那么聪慧,怎么就非抱着一颗树不放呢。”

宋佳东乐呵呵的模仿着周夫人的语气。

李大国脑门上不禁泛起三根黑线。

他都有点想赶紧躲回南山村再也不出来了。

怎么连周夫人都听说了呢,周夫人明明只见过秦文静才对。

管他呢,破罐子破摔吧。

反正到现在也没人义正言辞的要求什么,可能大家也都默许了吧。

回到寝室已经是凌晨五点半了。

李大国连洗漱都没顾上,直接倒头便睡。

再次睁眼已经是上午十点了。

麦冬喊他起床,说是田教授来了。

老师亲自到来可是大事儿,李大国瞬间就清醒了。

该死的宋佳东,非要拉着自己彻夜长谈,搞的被老师抓了睡懒觉的现行。

慌乱之中,李大国匆匆穿上衣服,连洗漱都没来得及,便跟着麦冬直奔航天院的某个办公室。

令人意外的是,田学林在航天院也有间属于自己的独立办公室。

李大国到来的时候,他正在听几名科研人员汇报工作。

“大国,来来来,我给你介绍,这个是你的大师兄曾哲明,主攻材料力学;这个是你的三师兄于洪如,主攻高空动力;那两个是老宋的学生,王建民和顾春雷。”

听完田学林的介绍,李大国不由得暗自吃惊。

自从拜入田学林的门下,他不止一次的想象过,自己的正牌师兄师姐都会是些怎样的精英。

可是今天见到了,还是令他无比的震惊。

曾哲明李大国在后世就有幸听过其大名,那是继田学林之后,第二代的科学泰斗,名副其实的学术权威,要出身有出身,要成果有成果。

而且他和田学林一样,属于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毅然学成归国的那一批人,骨子里有着高尚的情怀和节操。

于洪如他接触的更多,后世在参与某个项目的时候,于洪如乃是其总负责人,当时比李大国高了不知道多少级,他有幸听过几次于老的公开讲座。

没想到重活一世,这样牛批的科学巨擘,居然会是自己的师兄,简直是太荣幸了。

另两位宋老爷子的学生,他虽然没听说过。

但看其和梁正泽一样级别的制服就知道,这也不是一般人。

一个办公室里见到五位国士级别的人物,这叫人怎能不激动。

一刹那间,李大国甚至都有种想上去索要签名和合影的冲动。

还是得淡定一下,现如今,这些人只是自己的师兄。

“原来是小师弟,早就听老师提过你无数次了,今天终于见到本人了,果然是一表人才。”

曾哲明作为大师兄习惯性的用手指顶了顶鼻梁上的黑框眼镜,起身欢迎李大国这个小师弟的到来。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曾哲明也算是肩扛两颗金豆子的大人物,没想到他的眼镜腿儿上居然缠了几圈白胶带。

很显然这是眼镜坏了没时间换。

“没想到小师弟竟是如此的年轻。”

于洪如同样起身和自己的小师弟握手致意。

虽然他和曾哲明全都快到花甲的年龄了,孙子都快和李大国差不多大了,但辈分不能乱了。

而且,老师破例收的关门弟子,那肯定不是一般人。

要知道,田学林已经快三十年没收过徒弟了,他深知自己的名声代表了什么,他更知道,自己的学生会拥有怎样的资源。

所以一直以来,他对于收徒这种事持非常小心的态度。

甚至之前有不少背景强大的人上门当说客,他都不为所动。

从这种层面看,就知道能让他老人家收为关门弟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会是怎样的荣耀。

所以,两位师兄,也包括宋佳东的两位学生在内,丝毫不敢轻视李大国这个土里土气的小师弟。

“给师兄拖后腿了,以后还请各位师兄多多指导。”

李大国连忙谦虚的回应。

即便是有师兄弟的情谊在,他也不敢冒昧的在几位大佬面前僭越。

“好了,客套话你们师兄弟私下说,李大国,你的新房不是正装修呢,等收拾好了,请你几位师兄过去帮你暖房,顺便熟悉一下。

至于现在,咱们先聊正事。”

田学林的话语当中尽是对自己这个小徒弟的溺爱。

让一群大佬去帮着李大国这样的后生暖房,这得是怎样的荣耀。

曾哲明和于洪如听了更是暗暗的心惊。

老师这是明摆着要让弟子们扶持李大国呢。

他老人家何曾当着众人说过这种护犊子的话。

印象当中的老师,从来都是治学严谨,反对学生之间互相抱团,怎么到了小师弟这里就成了这种情形了。

太令人羡慕了。

“小师弟,你回头给我们个地址,等房子收拾好了,招呼我们过去。”

心里百般羡慕,老师的话也不敢不听,曾哲明代表几人表态,李大国再次客气着表示了感谢。

“好了,先说正事吧。三件事,一是卫星定位,二是基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大型机,三是卫星动力系统。”

田学林第一次在李大国面前主持其老本行的工作。

很显然,早上宋佳东回去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休息,而是马上就和田学林通了电话,沟通了和李大国谈话的内容。

他将谈话内容同步给田学林之后,老爷子不得不重新思考当前卫星项目的总体计划。

以田学林的地位,他只关心总体方向,很少会关注到项目的细节。

而现在这场小会议,讨论的就是总体方向的调整。

“大国,你先将卫星定位的方案和几位师兄介绍一下吧。”

田学林说完,李大国也没客气。

他认为非常有必要将后世的一些技术给这些大佬们普及一下。

大佬们欠缺的不是技术,他们缺的是对未来方向的把握,如果现在能将未来几十年的方向提前做个介绍。

相信他们的目标会清晰很多很多。

李大国找来几张大纸,在办公桌上摊开,将凌晨和宋佳东交流的关于卫星定位的方案,详细的做了一遍介绍。

这次介绍比昨天更为详细,更为聚焦。

他的方案甚至都能比得过一份计划书了。

“小师弟,按照你刚才的介绍,一颗卫星仅仅只是能静止定位,至少五六颗卫星才能实现部分区域的移动定位。

而要想实现全球无死角的位置定位,需要至少四十颗卫星,这得是多么庞大的工程。

我认为,以咱们当前的实力,不足于支撑如此庞大的项目。

而这还仅仅是天上的事情。

要想实现真正的卫星定位,地面还需要大量的测绘、绘图等工作,还需要有超级先进的计算机系统,这些工作量简直可以用海量来形容了。”

王建民很清楚,李大国所说的全球定位系统是可以实施的,只是这项工程动辄就得需要至少十年的时间。

以航天院当前的实力,根本就支撑不起如此庞大的项目。

要知道,当前航天院在做的也不过是第二颗卫星的研发工作,而第一颗卫星的发射,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十年才积攒够实力发射第二颗卫星,要发射四十颗卫星得是多么浩瀚的工作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