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你和我玩这个?
孔衲看过后瞬间气的火冒三丈,暴跳如雷的拿上试题便去质问朱允熥,“殿下!”
朱允熥闲暇无聊正在看书,对孔衲前来一点都不意外。
“怎么了?”
其他几个同主考也闻讯而来。
孔衲似乎诧异与朱允熥如此无耻,登时面红耳赤:“殿下,我想问问,我出的一道考题明明精巧至极,可你为什么没有选中。”
“我知道自己平素间与你有些争执,可那不过是政见不同而已,会试为国取才,你为何要将门户之争带到这里,专门打压我!”
“你平常自诩心胸宽广,茹瑺几人成天说你堪比尧舜,敢问,尧舜便是这么做的么?”
茹瑺杨士奇几人面面相觑,暗想孔衲到底想了个什么考题,若不是非常有信心,他断然不敢这么直面三殿下。
“那道考题我倒也看了,确实不错。”
“那你为何...”
周观政直言快语说道:“殿下,不如将那道考题拿出来,让我们也看看。”
“对。”孔衲急忙说道:“让大家都看看!”
他今天铁了心的要和朱允熥卯到底。
朱允熥并未拒绝,将孔衲的信封递给了周观政,却见那张纸上第一道题只有一个字。
“二!”
很多人都觉得明朝的八股文和现代的命题作文差不多,那真是太年轻了。
就一个二,以此为题你写八股吧。
看你能写出个啥。
别以为能够随便写,这是有标准答案的。
茹瑺愁眉紧锁,杨士奇在国子监中的成绩并不好,一时半会也没什么好的破题。
可刘三吾瞬间便明白了,心中不由得感慨一声,难怪孔衲会这么有自信呢,此题确实厉害。
“刘大人,你觉得如何?”
孔衲故意问道,他就是逼刘三吾表态,若是刘三吾逢迎朱允熥,那他便等会试结束后以此弹劾,顺便给他一刀。
若是刘三吾如实说那便是给了朱允熥一刀!
聪明的人擅长运用一切手段打击对手。
刘三吾显然看出这个问题是陷阱,故而有些支支吾吾,朱允熥自信说道:“刘公,将心中所想如实说出来便是。”
刘三吾点点头:“殿下,我觉得此题绝妙。”
“哈哈哈。”孔衲顿时骄傲的连鼻孔都快竖起来了,“若其他人有更妙的题我自然不会多说,可殿下选中的试题明明并未惊艳之处。”
“殿下...”
“直到现在你还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没有私心么?”
“我要上疏弹劾你。”孔衲咄咄逼人,杨士奇茹瑺都不知道该如何辩解了。
朱允熥却说道:“你这道题若是用在乡试,县试上绝对没有问题。”
“可却偏偏不能用在会试上。”
“为何?”孔衲再次拔高一个声调。
“洪武十八年,皇爷爷恢复科举确立制度时对应天浮华的文风表示不满,特意颁布圣旨明令禁止会试中使用小题。”
“你这到“二”,数枯窘题范畴,正是小题。”
所谓枯窘题,便是枯竭窘困的意思,就是从某一本书中摘出一个或两个字让考生阐述,属于极度偏门的题目。
“枯窘...”
孔衲傻眼了,“皇上有这个旨意么?”
朱允熥默默的将圣旨从袖袋中掏出,然后递给了他。
孔衲看后彻底沉默了...
茹瑺看着形势陡然逆转急忙趁热打铁说道:“身为会试同主考却对会试规则一知半解,孔衲,我要上疏弹劾你。”
“茹瑺!你...”
刚刚他对朱允熥用的招数让茹瑺原封不动的用了出来,可他没有朱允熥的智慧无法反驳。
他心中憋了口气,看着茹瑺得意的面孔愤恨不已。
“茹大人,难道你知道有这道圣旨?”
“知道啊。”茹瑺淡定回道。
草!
你要知道我今天就从茅坑跳下去,这混蛋,真够狡猾的。
“杨大人,你知道么?”
“知道!”
“周大人呢?”
周观政不会说谎:“我倒是不知道。”
“那..”
“可我也没出这种题啊,不知道又能咋样。”
孔衲差点没喷出一口老血,杨士奇自发说道:“我知道这封圣旨。”
老子没打算问你!
孔衲本以为自己胜券在握,可突然便被朱允熥杀的丢盔弃甲,气的怒发冲冠却毫无办法,最后只能怏怏离去。
刚刚关门,忽的听到里面传来剧烈的嘲讽笑声,“哈哈哈!”
他瞬间火冒三丈,用力将门推开,却见茹瑺几人神色平淡的问道:“衍圣公,你还有什么事么?”
他有点怀疑人生了。
“没,要喝茶么?”
“不用了。”
他将门关上,却又听到了阵阵的讥讽笑声,“哈哈哈哈。”
他恼羞成怒再次推开门,却见里面几人还是毫无表情的看着他,“怎么了?”
孔衲不停皱眉,难道自己幻听了?
“殿下,我想去巡视一下考场。”
“来这里签名报备,我会抽一个锦衣卫跟你前去。”
这也是为了防止作弊,抽取的随同人员是随机的,若想伙同传递答案非得将所有锦衣卫都买通不可。
一个字,稳!
“我知道了。”
孔衲签字后关门离开,而后敲敲自己的脑袋。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他啊。
茹瑺看着那道考题不解问道:“殿下,那此题该答些什么呢?就一个二。”
他思维联想:“如今皇上乃大明之首,三殿下您一人之下,莫非此题是故意迎合你,让所有考生都夸你?”
说道最后连他自己都笑了,这怎么可能。
朱允熥回道:“很简单!此题乃礼经之题,茹大人可知礼经中有多少处二?”
“这...”
他面带为难的看向刘三吾,作为大儒的刘三吾也不知道。
毕竟谁会数这些啊。
“一共有十三处。”朱允熥言道,其他四人顿时都沉默了。
孔衲之前绝不可能透露题目,故而这个“十三”定然是朱允熥现在想出来的,若不是对礼经极度熟悉怎么可能知道?
现在知道人家为啥成功了吧,稳啊。
“这十三处二里面,单独断句的只有一个,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根据这句话破题便可。”
无怪乎朱元璋一直在说若是让朱允熥去考科举绝对是状元,他竟然就连这种偏门的题都能讲述的头头是道!
茹瑺杨士奇四人心生钦佩,顿时收敛骄傲之心,感觉自己还差的多。
号舍,金幼孜正在奋笔疾书,而浙江山阴士子张信刚好就在旁边,他兴致冲冲的拆开试卷,那次在三元及第楼中被金幼孜和杨溥落了面子,他一直记得这个仇。
科举会试的前五名必定是诗书礼易和春秋各有一人,这五人中凭借八股文的好坏评出会元!
他和金幼孜同治礼经,也就是说若金幼孜考进前五,他最强也就是第六。
这怎么能行?
故而他悄悄摸摸联络孔衲的下人,从书房中偷出了孔衲的草稿,其中有一道题让人眼前一亮。
竟然以单字二作为考题,他心道不愧是衍圣公,出题就是刁钻,故而暗中偷偷摸摸练习了多次,如今早已稳如泰山!
金幼孜,你拿什么和我争。
等我做了会元之后,非得报之前一箭之仇不可。
可当他拆开题后突然呆愣,因为试卷上赫然没有那道礼经题,这...这是为什么?
难道自己猜错了?
他心乱如麻,就连其他题目都不能正常发挥了。
偷鸡不成蚀把米啊。
第一天晚上,考生将考卷用垫纸板压好沉沉睡去,第二天起来继续奋笔疾书。
朱允熥杨士奇在锦衣卫的陪同下巡视考场,一路走来真是让杨士奇大开眼界。
“殿下,不知您看到没有。”
“怎么?”
“有些人竟然写了十几篇八股文,他们写这么多干嘛?”
朱允熥说道:“这你就不懂了,人们常常将连中六元当成科举路上的巅峰人物,可却不知道还有一种人更加可怕,那便是五经魁。”
“何为五经魁呢?”
“常人只治一种,可有人却想将五经的所有八股文题目全部作答,若是写的好他一人便能独占前五的名额。”
“这便是五经魁,可这代表他两天便要写二十五篇八股。”
“从前宋开始,乡试不如意之人便想以此道成名,可直到如今,并无一人!”
杨士奇想想都觉得不可能,写五篇八股便要了老命,写二十五篇...
怕不是会直接死考场上吧。
就算能写,多是好高骛远之辈,大多也是流水账,就连治的本经也无法好好作答了,反而得不偿失。
杨溥金幼孜答的都不错,就合开水吃了两张烙饼继续作答。
科举不仅仅是对一个人学识的检查,更多的还有耐力!
有不少学子面色苍白,神色泱泱,抬头呆呆望着天空。
在之前科举甚至有人因此一病不起最后死掉的先例。
可见这个独木桥,真的很难。
下午日落之时,四处突然传来咚咚的打典声,杨士奇说道:“殿下,时间到了。”
“收卷!”
学子们全体起立,不准在碰试卷一下,否则算作弊,等锦衣卫和外帘官将试卷全部收走后方可离开。
一直到天气渐黑时朱允熥才将试卷收齐,他拿着铁皮喇叭对着学子说道:“这些笔墨纸砚你们都可以带回去,这是朝廷对你们的奖励,垫纸板留在这里,等第二场使用。”
“三日后,会试第二场,请诸位学子好生勉励。”
所有学子对着他齐齐拱手,“多谢三殿下教诲。”
“贡院大门开启!所有学子有序离开!”
“是。”
在古代好好过了一把监考老师的瘾,朱允熥现在感觉就一个字,爽!
张信因为心神恍惚,发挥的并不好,他只想等考试后第一时间大醉一场。
可这一醉,就出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