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都市 > 魂穿三国之何进大将军 >第220章 东风夜放花千树

第220章 东风夜放花千树

作者:杨小笙字数:1780更新:2024-06-13 09:04

“夫君?”蔡文姬疑惑地看着何进,甚至顾不上生气了。

于她而言,自己的夫君何进自是当世英雄,可世间无完人,每个人皆有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自己夫君虽武略出众,可文采方面却是逊色许多,至少在府中就从未见过他做过与诗赋相关的事。

蔡文姬有心劝何进息事宁人,到底是身份有别,身为丞相夫人的她在短暂的气愤过后,亦没有了与这些泼皮浪荡子计较的心思。

可眼前这情形,自己一旦想要拉着夫君离开,只怕这群浪荡子会更加肆无忌惮,彼时夫君一怒之下怕少不了人头滚滚。

蔡文姬大家出身,心思单纯善良,今日又是上元佳节,她实在不愿事情发展到那种地步。

何况那样得话,也少不得会对自己夫君的名声带来负面影响。

“怎么办呢?早知道就不拉着夫君到这边来看了。”蔡文姬心中自责,不由眉头紧锁,望着何进有些不知所措。

看着蔡文姬,何进甚至能感受到她目光中对自己的询问之意,仿佛在劝说自己不行的话莫要逞强。

这何进能受得了?

男人的胜负欲瞬间爆棚,于是冲着蔡文姬温柔一笑示意让其放心,随后胸有成竹地说道“夫人既不愿施展,便请代为夫执笔吧。”

他这也是耍了个小心眼,因为诗词尚能剽窃,这笔下功夫却非朝夕可成,他穿越至今,多数时候都不得不找人代笔。

而蔡邕乃当世书法大家,蔡文姬亦是当代才女,颇得几分蔡邕真传,论起书法来并不逊色于一些名家,更不知要甩何进几条街。

所以今日正可夫妻齐心,狠狠地教训一番这些狗眼看人低的浪荡子们。

话音刚落,还没等蔡文姬反应,何进便自顾自地吟诵起来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短短几句便讲出了今日洛阳灯如繁星,行人夜游的热闹场景,引得蔡文姬惊讶之余连忙拿起摊贩准备的笔将诗句写在一只尚未悬挂的花灯之上。

“好字啊!”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当蔡文姬提笔书写,身旁围观士子中已有人忍不住称赞,显然还是有识货之人。

凭借着这一手字倒是多少让人相信了何进方才那声“才女”的确所言非虚。

这时下半句诗也紧接而来“游客皆秾李,行歌尽欢愉。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首唐代五言诗,由于此刻《梅花落》尚未问世,就连有乐府双壁之称的《孔雀东南飞》也将将在南方地区开始流传,何进只得以尽欢愉来勉强代替。

虽不能完全压住前句韵脚,但好在汉时诗赋是以诗经与楚辞发展而来,虽逐渐朝着五言方向发展,但其真正定型成熟却还要等到唐朝时期。

也就是说此刻并未有完全固定的规则模式。

何进这首词形式虽不同于当下主流,却言简意赅,道尽了游客对于佳节、灯会的遐想与留恋,算得上一首佳作了。

果然,当蔡文姬最后一笔落定,现场便不乏夸赞之声响起,有惊叹蔡文姬的字骨气洞达,亦有人称赞何进的诗风调清新、情境相和。

之前出言嘲讽的那几位浪荡之人亦自觉没趣,灰溜溜地逃离了人群。

“此诗竟将今日灯会之繁华一语道尽,夫君,你真厉害!”蔡文姬万万没想到自己日夜陪伴的夫君竟还有这般才能,忍不住便开口称赞,美目中尽是崇拜与欣赏。

“哈哈,些许小伎,当不得夫人如此夸赞。”何进亦“厚颜无耻”地笑道,仿佛这真是他的原创一般。

蔡文姬小心将花灯挂上,花灯透露出的微光照映在其脸上更显温婉迷人。

就连何进这与其成婚已久的“老头”亦忍不住心动。

更是一不留神喃喃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首青玉案元夕竟被其一字不漏地缓缓说出。

这首词除了完美渲染了上元节热闹氛围与绚丽夺目的灯火、烟花,以及衬托了一位不同于胭脂俗粉的女性形象外,也展现出了辛弃疾政治失意后不愿与现实同流合污的优良品格。

但同样的词从何进口中说出,自没人会觉得他政治失意,却让人能感受到一份孤高的品格。

这倒是与其穿越后不拘一格的行事风格以及着力创新的执政手段保持了一致。

同时这首词对于女性的描述也十分精妙,令蔡文姬亦听的如痴如醉。

尽管此时尚未有词这种文学形式,但这首青玉案元夕之辞藻华丽与出尘脱俗的境界却让人很容易为之吸引。

“好诗赋!” “好文章!”

果然,还在蔡文姬沉醉其中之时,两声称赞便于耳旁响起,将她惊醒。

夫妻二人循声望去,却正见两名文士打扮之人一脸欣赏地望向何进。

此二人皆有八尺左右的身高,年长者看上去不过而立,年少者也有二十出头模样,两者各站一边,显然彼此并不认识。

仿佛是意识到了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