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都市 > 魂穿三国之何进大将军 >第219章 何胖子的大男主情节

第219章 何胖子的大男主情节

作者:杨小笙字数:1841更新:2024-06-13 09:04

大汉丞相、新晋魏公何进,请得天子诏令向天下宣告,朝廷将于上元节后举办大汉朝首届“武举”。

这个本建立于唐代的制度,由于何进这个穿越者的存在,提前数百年问世。

这样的“新生事物”对于当下大汉官民而言无疑十分陌生,使得何进不得不在发往大汉各州的官文中说明。

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如步射、骑射、负重、摔跤等比试内容进行人才选拔,择优补充进南北两军。

这可是大汉朝廷的中央军,俸禄待遇远高于地方兵马,且魏公这些年南征北战,若能加入北军的话,立功升迁的机会也不会少。

而各项比试皆名列前茅者,朝廷还特别设置了马、步战与论策的选拔,可以根据成绩选入南北两军为军官,最高可至校尉。

这样较为公平的选拔制度无疑会给予一些没有背景的寒门中人希望与出路,但同时也势必会引起一既得利益者的不满。

毕竟这个时代选择人才的主流制度还是察举制与征辟制。

这样的制度会给有权有势的世家、官员带来太多利益,这其中的代表便是袁氏、杨氏等。

百年来他们凭借着这样的人才制度,举荐了众多“人才”,最终成为成门生故吏满天下的超级豪门。

而这些人才为了能在仕途上更加顺利,也无时无刻不以世家门生的身份自居,做起事来自然也少不得要替举主的利益考虑。

双方相互需要,亦相互成就。

如今即便是何进想要打破这样的定律,也不得不异常小心谨慎。毕竟,成为世界公敌可不是件轻松好玩的事。

所以此次武举仅仅只能算是“阉割版”,去掉了各州郡的选拔环节。

并且选中者也只能进入由何进实际掌控的南北两军,并不会分配至地方或是直接进入朝堂之上。

这至少让事情表面上看起来更像是何进充实自己势力的一种手段,而非是要颠覆大汉数百年的人才选拔制度。

但其实,何进却是在尝试逐步挑战这个时代既得利益者们的底线,以图打破他们对于人才选拔的垄断,为将来科举制度的问世与推行作出铺垫。

别看武举选中的都只是一些士卒与中低级军官,但只要越来越多的“寒门”军将进入何进麾下,有了正式的编制,何进便能在风头过后,伺机将这些寒门大将调任宫中为官。

总之就是先保证让这些有真本事的精兵强将进入队伍门槛再说。

这一点的威力或许当下的朝堂诸公不甚了解,可何进作为后世来人却门清的很…

久而久之,当朝堂上老一辈的官员致仕还乡,立足朝堂的又多是何进派系的寒门官员。彼时何进再提出科举制度,阻力无疑会少很多。

实在不行,科举制最初也可以弄个“阉割版”,选拔一些最基层的官吏。

反正就是主打一个猥琐发育,尽量将与既得利益者的冲突控制在更小的范围。

无论如何,此次武举作为何进打破选拔垄断的第一枪,其本人自是高度重视。

为了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他还特别在发往各地的文书中强调,朝廷除了会保证所有参赛者在选拔期间的住宿、吃喝外。

还允许地方在职的将官参加,不过在这之前必须从原来的部队编制只退出离开。

这将帮助何进挖一挖各州郡的墙角,让一些有真本事又自觉怀才不遇的各地将领,能够尝试来洛阳中央军中谋取军官职务。

不知不觉间亦可达到强干弱枝,进一步拉大何进集团与地方军事实力差距的效果。…

作为大汉法定节日之一的上元节,本就寓意着团圆美满、天官赐福,广为大汉朝廷与民间百姓所重视。

这一天,皇帝刘辩效仿先祖,在城郊祭祀太一神,祈求新的一年大汉朝能够风调雨顺。

而洛阳城中由于汇聚了各州前来参加武举的英雄豪杰,比起往年也更是热闹许多。

当晚明月如镜,洛阳城中华灯初上,一众官员、百姓纷纷携带家小走上街头赏月、观灯。

各地“举子”亦纷纷涌入闹市,感受大汉帝都的繁华与风貌。

何进为此还特意抽调了北军将士入城,于主要的街口驻扎,预防宵小之徒作乱会影响过几日的武举。

同时为了能让大家皆能在节日中玩得尽兴,还特意解除了当天的宵禁,只命令执金吾丁原安排巡城兵马进入灯会维持秩序便可。

“夫君,我们再去那边看看。”街上一华美少妇挽着一地主模样的肥壮老者,正痴迷地欣赏着沿途各式各样的花灯。

而一旁他的夫君虽相貌平凡且头生华发,却不怒自威,隐隐有些上位者的气质,正是大汉丞相何进。

他自来到这个时代便身居高位,每日需要操心的事情太多,鲜少有机会感受洛阳城中的人文风貌。

于是今日特意暂时抛开繁琐之事,携夫人蔡文姬一同前来观赏灯会。

为了能融入民间,何进特意命人准备了一套相对低调的服饰。

虽依旧为丝绸所制,却没有太多奢侈之物点缀,配上何进的面容与身型,使他看起来更像是一位豪强地主而非大汉官员。

夫妻俩走走停停,一路观摩、点评着各式各样的花灯与内容不一的灯迷,身旁仅有典韦一人跟随保护,而赵云则领着少量亲兵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