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男生频道 > 极品风流小秀才 >第9章 李老将军

第9章 李老将军

作者:小生无礼了字数:1692更新:2024-05-09 01:27

小舟一路东去,两岸的风景秀丽无比。

于老拉着苏砚谈论古今。

苏砚虽对这个世界历史了解的不多,但他的见解却颇得于老赏识。

这个老人是愈发地赏识这个年轻人了。

有时忽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佳句,更是大为畅快,豪饮一大白。

苏砚也渐渐放下了心里芥蒂。

反正这个时代又没有李白杜甫,抄了就抄了呗。能把这些绝世诗词带到这个世界,说不定还算他的一件功德。

于老的女儿于玥瑶因喜爱诗词,竟然主动为苏于二人斟酒送菜,一时倒把丫鬟的活儿抢了。

不过听得一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词句,却是脸上羞涩无比,心中暗暗得意。

要说背诗,苏砚可不怕任何人。

别看他是理工科的,当年为了追一个汉语言文学院的妹子,他挑灯夜战一个月,硬是在校诗词大会上得了第一名。

不过那女生却因只得了个第二名,反倒记恨上苏砚了。

这让苏砚一整个无语住了:背这么多诗,为了啥?

今天他终于明白了,或许就是为着穿越这一天装哔用的吧。

古人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

苏砚不时一句“握草”“尼玛的”“淦”,国粹频频。

但因抄了几句好诗,反倒被夸奖为风度翩翩,颇有文才,真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翌日,船在江宁码头靠岸。

为了不让人说闲话,戚大威独自乘马往北镇去了。

少了这个爱喝闷酒爱吃醋撒娇的大老粗,苏砚一时还有些不习惯。

众人才一下船,便有人派马车来接:“于老,祁王殿下派属下等候多时了。”

于老拉着苏砚共乘一车,让那叫有胜的青年人驾马。

其余人则分开另乘了两辆马车。

于老带着苏砚先去拜访了祁王。

祁王见于老来了,显得甚是热情。不过见到苏砚,却是一脸疑惑。

待到于老说明缘由,他倒是为了苏砚那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赐了他一个座位。

不过听到提及苏同一案,他却当即打断于老,显然是不愿过问。

出得府来,于老才安慰道:“小友不必灰心,若是祁王殿下知道小友的大才,定当为小友另眼相看。届时小友再求祁王殿下,事情或有转机。”

“眼下就有一桩大机缘摆在小友面前,想来凭着小友的文才,定然能把握住。”

“祁王殿下在江宁新修了一座祁王阁,明日要在阁中宴请群贤。小友若能在席间大展文才,得到祁王青睐,那便可喜可贺。”

“此外,此番祁王来此间,其实还为了一个人而来。”

苏砚问道:“一个人?”

“正是。小友且随我上车。”

苏砚大概搞懂了。

北边辽人磨刀霍霍,同庆帝有些慌了,让王甫臣想办法。

王甫臣便把皮球踢给了祁王,让祁王负责边防事务。

这件事乃是一把双刃剑。

搞好了,能够抵御辽人,立下大功,赢得朝臣与百姓支持,还能得到同庆帝青睐。

最重要,能在军中立威,甚至掌握部分军权。

可若是搞不好,那到时候就得背锅,说不定皇位的事儿也因此泡汤。甚至北边因此失守,自己成了亡国罪人。

祁王在府中谋士的建议下,还是接下了这个差事。

他此番来江宁,就是为了得到于昌宗的帮助。

可于昌宗虽然某种意义上是为同庆帝背锅,但毕竟马儿岭一战大败,得有人出来担责。

要他复出,眼下绝无可能。

因此,祁王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请出被辽人称为飞龙将军的李光复。

这位将军在军中同样是德高望重。

七年前辽人破关,就是他死守着楚都,才让辽人被迫只得南下。

虽然劫掠了许多财物,可好歹皇城保住了。

于昌宗接手镇北军,也是在李光复老营的基础上才建成新军。

这次面对辽人来犯,需要守城,这正是李光复的强项。

不过,李光复年逾六十,又因马儿岭一战而心灰意冷,对朝廷颇有怨言。

祁王三次求见,均无功而返。

若是苏砚能替祁王请出李老将军,那便是让祁王欠了自己一个大人情。

“于老,我与李老将军素不相识,况且连祁王亲至都未能请得动他,我去能行吗?”

于老笑了笑:“我也不知。李老将军乃是性情中人,马儿岭一役,他心中有郁结。若他的心结不打开,谁也请不动他。”

“那我去不更没戏?”

“不不不,立仁,老夫却觉得非你莫属。实不相瞒,原本老夫也对朝堂之事不再抱有希望,正是因为小友,才让老夫重新抖擞精神。此次要想请李老将军出山,恐怕非小友你莫属。”

二人乘着马车来到江宁府郊外的一处田庄。

庄外稻田种满了水稻,且已结穗,想来今年是个丰收年。

田地间农人忙碌着,脸上带着笑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