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玄幻 > 调教大唐 >第328章 假的真不了

第328章 假的真不了

作者:凤鸣岐山字数:4202更新:2024-01-09 19:13

在李贤公开表态后,朝野间的激愤情绪顿时就消减了不少,尽管还是有不少文人在痛骂刘善误国,可私下里抢着去买朝廷所刊发的考纲者,当真不在少数。

这一点都不奇怪,要知道师范毕业生端着的可是金饭碗来着,待遇优渥不说,若是书读得好了,还有着一举入仕之可能,没谁会跟自己的前途过不去啊。

典型的口嫌体正直。

不过,在李贤看来,这样其实挺好的,毕竟师范生不可能无中生有,只能是从现有的文人中择优录取。

应考者越多,择优起来也就越是从容。

好事。

“陛下,那师范学院的名额可否给臣妾几个呢?”

朝臣们看不明白的事儿,凯瑟琳却是看得格外的通透。

这一日,趁着侍寝之际,她可是没啥掩饰地开口求了。

“现在还不行,得过些年。”

鱼水之欢固然很爽,但,李贤却并未因此而忘了形。

毫不客气地便拒绝了佳人的求肯——知识扩散虽说是迟早之事,但,能多拖几年算几年,李贤可不想让旁的国家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几年?”

这话听起来像是敷衍,但,凯瑟琳却并不这么认为。

“六年后,若是能看到效果,朕会考虑给东罗马帝国一个机会。”

一个种族的种族智慧到底是有限的,国家要想永远繁荣昌盛,还得大量吸收全世界的人才。

这一点,后世的白头鹰国就做得很是完美。

李贤觉得大唐也有必要拷贝一下。

“这话,臣妾可是记住了啊,陛下到时候可别不认账。”

凯瑟琳娇娇地笑了。

“呵,放心,朕说话向来算数,不过,要想来我大唐求学,还得考试才成,不通汉文者,来了也是白费时间。”

“嗯,这等考试就叫托福好了,回头朕让人整些考试大纲出来,你呢,就先给东罗马帝国送去一份,算是还清了该国对你的养育之恩了。”

一想到自己前世学英语时的苦难,李贤的嘴角不由地便是一挑——现在轮到他来刁难一下大唐之外的全球学子们了。

这感觉,真就挺不错的。

“嗯呢。”

凯瑟琳开心了,身子一滑,顺着被单就往下哧溜。

然后,李贤就觉得自己的分身进入了个温润的所在,忍不住就倒吸了口凉气。

接下来,随着一阵奇奇怪怪的声音响起,满堂春色尽在不言中……

九月初一,从浚仪县到长安的火车线路全面贯通,李贤很开心,决定亲自上车体验一番,顺便回一趟久别的长安城。

这一回,群臣们可没谁会再胡乱劝谏了,不单不劝谏,大家伙还都携家带口地打算跟着享受一下火车的极速。

结果,一统计人数,好家伙,算上报名的人以及随行的御林军,人数竟是过了两万。

李贤有点头大了,倒不是舍不得那点运费,而是目下已造好的基本上都是货运的铁罐车厢,真正载客的就只四十八节绿皮车厢,算起来一共也就只三列而已,其中一列是他的专车。

没辙了,只能分个亲疏远近——从一品以上的朝臣及家眷可以跟着坐专车,其余的人等就只能按品级分乘其他班次。

“铁道司干得不错,许卿辛苦了。”

傍晚时分,经三个多时辰的飞驰,列车最终稳稳地停靠在了长安城外的月台上。

李贤对此表示很满意。

“陛下谬赞了,此皆微臣应尽之责,只是……”

新任铁道司负责人许叔牙并未因李贤的夸奖而喜形于色,反倒是脸色一苦。

“卿有何碍难之处只管提,但凡朕能有的,断亏不了卿。”

一见许叔牙这般表情,李贤不由地便是一愣。

要知道自打去年九月之后,朝廷的基础建设重心已经转移到了修筑铁道上。

为此,大量新建的钢铁厂、轧钢厂、木材厂、机加工厂、水泥厂都在全力生产铁道建设所需的各种建材。

累计投入的资金加起来已超过了六千万贯。

这,差不多占了大唐一年财政收入的近六成,可以说只要铁道司开口,那,一向都是有求必应。

在李贤想来,许叔牙理应没啥过不去的坎才是。

“陛下明鉴,原先划拨给我铁道司的八万突厥战俘如今都已服役满三年了,按约定,他们将获得自由。”

“微臣有意留用,奈何,铁道建设的工作太过辛苦,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不愿留下,哪怕我司已开出了高薪,也依旧是枉然。”

“微臣也试图从各地农村招募人手,结果同样不是太理想,愿意从事这一行业者并不是太多。”

“这等状况若无改变,从下个月起,预定的修造计划只怕都得大幅延后了。”

许叔牙是真的很无奈——铁道司很有钱,也不缺建材,但却极度缺工人。

“嗯,这事情朕知道了,先下车,回头再议。”

一听是这么个事儿,李贤也头大了。

要怪只能怪大唐如今的生活条件太好了些,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不缺工作机会,只要不是懒惰到了极致,那都不用为生计发愁。

太苦的活,真就找不到人肯干了。

这问题,暂时无解。

那就只能先搁置在一旁了……

“卿等都议议看,铁道司缺人手的事当如何解决?”

十几年没回长安了,进城时,李贤还是挺激动的,可待得到了宫中,他又闲不住了,紧急将随行的宰辅们都唤了来,这就又议政上了。

“……”

这问题,群臣们同样头大——移民中东都召不到多少人,就更别说去干修筑铁路的苦差事了。

归根结底就是穷人太少了些。

这,还真就是幸福惹的祸。

“陛下,何不从东瀛调人,据微臣所知,无数的东瀛人都想成为我大唐百姓,若以入籍为条件,应可招募到大量合用的人手。”

片刻的安静后,却见魏思温一个大步从旁站了出来。

“东瀛?嗯,这倒是可行,传朕旨意,让辽东舰队去东瀛跑上一趟,征召二十万青壮。”

“年龄限定为十八到三十岁,有军功者优先,干满三年后,改汉姓,可入我大唐户籍,并准接家眷来我大唐定居,着铁道司尽速拟定一份工薪报酬方案出来,交朕审核。”

这年月的东瀛人吃苦耐劳,还很听话,用起来确实挺顺手的,只要做好归化工作,倒是不用担心会出啥岔子。

“陛下圣明。”

归化少数民族的事情,从李贤执政辽东开始,就一直在做,群臣们对此早就习以为常了,自是不会有异议……

诏书传到东瀛后,整个东瀛四岛全都沸腾了,无数自认合格的青壮纷纷涌向了三大维持会,不到三天,报名人数就已经突破了二十五万。

这一点都不奇怪,概因成为大唐人,就是这个时代东瀛人的最大愿望,为了能达成这么个心愿,哪怕是去战场上搏命,他们也都甘之若饴。

如今,不过只是干一份下苦的工作而已,就能得到日思夜想的大唐户籍,还能全家移民,更有丰厚的工钱可拿,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了,哪有不赶紧去抢的道理。

十一月初四,第一批五万东瀛人由辽东舰队的“顺字级”运输舰送到了浚仪县,铁道司迅速派人接手,经简单的技能培训后,开始修筑从浚仪县到徐州的铁路。

景隆十一年元月初九,第二批又是五万东瀛人抵达浚仪县,被调去了长安,开始修筑从长安到兰州这一路段。

三月十一日,第三批东瀛人则是在建康登陆,开始修建最为横跨长江的钢结构铁路桥。

五月中旬,最后一批东瀛人被运送到了管城,用于修造黄河大桥。

七月初一,第一届师范院校招生考试在长安、洛阳、扬州、平郭同时开考,参考者多达两万之数。

而录取人数不过就一千人而已——每一考区各二百五十人,这等竞争无疑极其之惨烈,说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也不为过。

这就很有些后世高考的既视感了。

李贤觉得蛮有趣的。

但,很快,他就不这么觉得了——考试时间才刚过了不到一半,应天门外的登闻鼓竟然被人给擂响了。

这,显然轻忽不得,李贤第一时间就让徐保柱去查问一下究竟。

“启奏陛下,鸣鼓之人自言是长安万年县考生来俊臣,说是要检举此番招考舞弊之情形。”

事关重大,徐保柱自是不敢稍有怠慢,匆匆应诺而去后没多久,就已查问出了根由。

嗯?

一听这话,李贤的眉眼顿时便倒竖了起来。

要知道他对此番招考可是高度重视的,视之为替代科举的最重要革新。

为此,他可是倾注了不知多少的心力,无论是考核程序、考核内容,还是考点的警戒安排部署等等,无不详细过问,以确保万无一失。

但现在,居然还是出了岔子,这叫他又如何能忍!

“摆驾应天门广场!”

李贤很生气,但却并未发作出来,仅仅只是木着脸地吭了一声,自有数名小宦官紧着应诺之余,手脚麻溜地搬来了软辇。

国民看热闹的天性当真是古今如一。

这不,当李贤的软辇出了宫门时,围在广场周边的百姓赫然已有四千之多,且,后续还有大量的百姓正闻讯赶来。

幸亏新调任第一师师长的傅明扬反应快,迅速调兵在广场周边布置好了警戒线,否则,指不定会闹出啥祸端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