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玄幻 > 追梦朝荣别样红 >第157章 又出问题了

第157章 又出问题了

作者:瓢城皇裔字数:2654更新:2023-12-18 19:18

“王书记,现在他们到了第八小组。”

“王书记,现在他们到了第九小组。”

“王书记,估计下一个点位是第十小组。”

“不好了,王书记,他们去的下一个点位是第七小组。”

杨小六随时汇报调研领导等人的行踪,期间也出现了几次错误的报道,不过最终还是让他追了上去,只是他不敢跟得太近。

第八小组的那一家种植大户,小队长几乎是和调研领导的一同到达,所以根本就来不及准备。

小队长只能是通过事后询问,才得知调研的具体内容是询问种植大户一年的大蒜的产量和期望的价格。

第九小组的那一家种植大户,小队长没有掉链子,更是将自己伪装成了种植大户雇佣的一个临时短工。

可以说是第一次近距离得知调研的真实情况,通过他的汇报,已经完全能够确认领导这一次的调研目的,就是要收集种植大户对于大蒜价格方面,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或者是说,如果在有销路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压低一下预期的价格。

近几年来大蒜的价格基本上持平,但是和其他经济作物相比,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比例是越来越接近,也就意味着收益越来越低。

在市场价格没有多大变化的情况下,种植的成本确实越来越高,如此来种植大户的积极性就被不断地削弱。

之前王艳秋也去过一两家种植大户了解情况,问题根源还是出在了销路问题上。

如果稳定的销售渠道,即便是在当前的价格,如果更大规模地种植,其实还是能够可以降低固定成本。

但是稳定的渠道谁能来保障?

农村经济互助合作社辉煌的时候,确实有胆量能够给种植户一个保底的收益,至少还能有点赚头,也就意味着种植户不需要承担多大的风险,自然是家家愿意。

那时候正处于朝荣村经济发展的辉煌时期,所以各方面都能够得到利益最大化。

如今时代变了,以往掌握的那一点优势已经不复存在,面对网络化的市场冲击,习惯了占点小便宜的小农思想,自然再也不可能复制当初的辉煌。

如今就连销路都没有了,所以哪怕是再有种植的意愿,种出的蒜头品质再好,无人问津的情况之下,能够承受一年的损失,但是两年的损失,三年的损失,又有几个种植大户能够承受得起。

所以可以看得见蒜头种植,在朝荣村已经不是他们的拳头产品,只能说还占据着相对重要的位置而已。

如今上级领导前来调研,难道是说想要将市场销售渠道重新建立起来吗?

王艳秋有这方面的思考不足为奇,如今乡村经济振兴正在逐步推进,曾经的拳头产品被重视和包装,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有这个基础在,而且本地种植的蒜头品质确实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

“不好了,王书记,之前推测下一个点位是第五组,不成想现在他们去的竟然不是种植大户家,这可怎么办?”

不过就在王艳秋等村干部以为,基本上能够掌握领导调研的真实目的后,却是出现了意外状况。

“那他们到底去哪了?”

突如其来的变化,着实让王艳秋等人大吃一惊,种植户的情况,王艳秋其实根本就不需要做任何的准备。

所有看到的听到的都是真实的情况,如果将种植户所反映的情况反映上去,其实对于朝荣村来说,还是一件利好的事情。

毕竟如今整个市场渠道想要拓展开来,以朝荣村一个村居的力量,根本就不可能实现。但是如果是区一级政府,哪怕就是街道一级政府去推动,效果要比朝荣村要好上十倍百倍。

如果能够借助上一级政府推动的东风,朝荣村或许还能有机会打一个翻身仗,毕竟当初朝荣村的蒜头总产量,占到了全区的五分之一,这可是一个了不得的数据。

“那我再问一下。”

一直是老李头跟各个小组的小队长保持联系,根据老李头的反馈,如今领导他们到了一户名叫吴爱国的村民家。

“吴爱国是什么人?”

王艳秋自然不熟悉吴爱国是何许人也,但是随着她轻声这么一问,陈康副主任却是猛地站了起来。

“陈副主任,难道你认识他吗?”

陈康副主任的举动,无疑说明他和吴爱国之间应该有关系。

“王书记,我还真认识吴爱国,其实我们村像我这个年纪的人,都认识吴爱国,而且都还和他打过交道。

这吴爱国曾经是我们朝南村有名的种植大户,想当初,他就是第一批种植蒜苗的村民,也正是在像他这样的种植大户带领下,才闯出了本地蒜苗的良好口碑。

说一句不是过分恭维的话,本地蒜苗的品牌有他贡献的一份力量,你说这样的人我们会不认识吗?”

陈康副主任的解释无疑让王艳秋大感惊奇,对于当年本地经济发展辉煌只是停留在字面之间。

当年如何实现辉煌,具体到哪些产业或者是产品,说实话,王艳秋了解得还不是很深刻,特别是从事这方面的那些人,不是本地人,还真的未必了解得那么清楚。

“只不过呀,吴爱国当初闯下这么大的名头也不容易,不但起早贪黑地干,还要冒着市场极大的风险。虽然他挺过来了,也闯下了名头,更是赚了不少钱,但是身体也累垮了。

后来为了保养自己的身体,他将自己名下承包的蒜苗基地全部转租了出去,算是过上一个富家翁的生活。重点不再是发家致富,而是将精力放在培养自己的小孩身上,他们家的小孩,也算是咱们朝荣村出来的第一批大学生。”

听到陈副主任这么一解释,王艳秋也是深有同感,那时候农村人基本上都是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只要勤劳努力,基本上都能够过上条件不错的生活。

但是在这幸福的背后,那辛勤的付出,有时候就是过度劳累的身体。

这一点包括王艳秋的父母同样也是如此,她的父母为了培养她,也是耗费了家财,成为村中少数的几个大学生之一。

说到朝荣村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王艳秋的脑海中突然冒出了一个人来,这个人也姓吴,不知道和这个吴爱国有没有关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