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科幻 > 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第399章 任选贤良何以准,高谈阔论实为

第399章 任选贤良何以准,高谈阔论实为

作者:君子以懿文德字数:3719更新:2024-10-20 05:20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刘备听了糜竺的话,先是肯定了糜竺一部分士人才子多出于世家大族的说法,又提出来乡野山间,也还有遗珠蒙尘。

如今自己坐拥两州之地,青州又自古是孔孟之乡,文采之地,坐在这么大一片金山上,却无法采掘,深感遗憾,让他们说说该如何拾遗,以解决如今府衙内缺人的问题。

这时候,堂下的陈群以及诸葛诞等世家出身的官员,敏锐地能够感觉到这是自己的机会,必须要好好的把握住。

陈群出生徐州的世家陈氏,诸葛诞出身琅琊诸葛氏,以往国家的一些官职都被外戚、宦官亲朋、袁氏这种大门阀把持,自己等人只能在徐州这种地方上任职,极少有能够去往中央任职的。

如今刘备占据二州之地,是仅次于袁绍,与曹操同列的大诸侯,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有望争夺天下。

如果能够帮助刘备成龙,自己等人未必不能成为袁氏那等天下少有的世家。

于是陈群这个时候出列道:“古往今来,帝王一直在想着如何能够得到更多的贤才,因此先秦时期,贤士多出于贵族,故而看重血缘。

帝王诸侯一直以祖上有贤士,或是爵位招募贤才。等到高祖定鼎,贤士不仅只局限于贵族,天下间也多有贤士遗失于野。

故而武帝将以往只从功勋贵族中选拔贤士进入郎中府,担任郎中,然后下放地方任职长官,变为了每年要求各郡国举荐一名孝廉,并依次作为当地长官的政绩。

等到光武帝以后,朝中官吏多出于儒生,其余流派只得沦落为边缘,以诗书作为是否是贤才的标准,从章帝白虎观会议开始,这些事都记录在《白虎通德论》之中。

因此之后的朝廷上,这衮衮诸公,多是修习六经六礼之人,以从太学中出身官员为众,夹杂着从白学、白院出身的儒生。

地方上的郡守州牧有自行征辟缘属之权,而这些人所征辟的多是,从太学、白学、白院结业而回归家乡的学子们。

这证明了贤良的再一次下放,以血缘、爵位作为衡量贤良与否的标准已经不再适用了。

而从桓帝以来,两次禁锢之祸,使得世家大族出生的士人贤才不得为国效力,导致没有能力的宦官亲朋以及外戚家族把持权柄,这才有了如今这乱世天下。

将军若是想要贤才汇聚,不再为缺少人才而头痛,就应该尊重的对待世家出身的士人,他们都是以诗书传家,有基本的德行。

从小经受过书籍竹简熏陶过的士人,总是要比依靠亲亲关系,窃据高位之人要可靠的多。

而往往家世逾是显赫,祖上逾是官职高要,家族中的子弟就逾是有能力和才德。因此如果只是靠着当地郡守州牧,以个人之喜好来评判一个人是否贤良,总归是不如客观的家世显得可靠。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若是被推举的世家子弟为官之任上,做出了什么有损国家之事,那就会让他的家族跟着蒙羞,这也是对这人的另一个方面的监督以及约束。”

刘备听着陈群的长篇大论,对他所说的有一些认同,但是总觉得哪里又有些不对。

“将军,我有一言,不吐不快。”吕布、成廉这些边郡武人出身的人,对于陈群以家世论才能感到不舒服,于是吕布想要说出自己心中所想。

“吕将军请讲,此乃众议,不以言论罪。”

“将军,适才陈从事言家世显赫的子弟,多才多德,可是我认为,那些氏族子弟也不乏有违法犯罪之徒。

没有家世的人,也不见得都是无才无德之辈,就如我吕布,虽然家世低微如尘土,但是凭借我自己的努力,是能够成为叱咤一方的将领的,只是有没有人给我这个机会而已。

若是人人都有一次机会,那些底层之小民,又如何不会成才,焉知又如何不会成为下一个卫青。

若是完全以家世来评论,有才与否,我吕布第一个不服。”

“对,将军,我等也不服。”

符合吕布的多是武人出身的将领,他们多是从边郡靠着自己的刀枪一刀一刀的拼杀出来的。

凭什么那些出身显赫的人,一来就比他们这些拼杀上来的人地位高。

刘备安抚了吕布等人,看陈群也不知道说什么,便看向白近:“白近,你与我均是从微末之中盛起的,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如今跟着自己从涿县出来的人,关羽不在,张飞素来没有头脑,简雍又不精于谋略,而白近虽然精于商事,但是也有自己的一套识人之法。

虽然白近看起来属于世家大族,但是白国白氏也不是没有底层族人的,从白近父亲那一代为止,白近除了接受白国的公学教育外,已经享受不到任何白氏家族的优惠了。

因为白近之父白仕已经是他那一支的第三代,按照白国与白氏三代而斩的铁律,白近及冠后,只能自谋出路,这也是为什么白仕要将白近托付给刘备,而是给他在白国找事做的原因。

白近见提到自己了,便从刘备的利益出言,因为如今白近的一生富贵,都是靠着刘备才有的:

“主公,陈从事也好,吕温侯也罢,说到头来,其实就是怎么将有才之人筛选上来,而将那些无德无才之人摒弃。

不管是以家世也好,还是以血缘、爵位也罢,都是求才的一种途径,只需要看他有无才能、德行即可。

刚才陈从事所言也有几分道理,试看当今闻名天下之贤才,确实是世家子弟出身更多一些,但是例如将军与关刺史这种微末之人,也不少。

因此我认为,以家世求才,只能作为一种手段之一,不能完全任用。也应该加入考校、评议、监察,以此作为预防任人唯亲的状况发生。

而文官又与武将不同,文官以诗书为主要标准,而武将主要就是手上见文章,以武勇军略为标准。

因此有了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之说,主公若想精准的求取贤才良将,应当不止用一套体系,而是多套制度,以此防止出问题。”

刘备对于白近的分析十分同意,自己身为君主,不能够完全用陈群所说的以家世任才,不然自己岂不是手下都是这些世家大族之人,又怎么能够守住手中的权势呢?

这时候,刘备又看向一旁静坐的白律,询问道:“公子是白氏之人,传言道白氏多喜修书藏书,白氏藏书如浩瀚之星海,如漠北之沙硕。

故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古人后知来者,是大汉有名的智者,想必对此也有一些不同的见解吧。”

白律知道这是关键的时刻,自古选拔贤才的制度,是白氏的重中之重,能够利用这套体系,是白氏长久不衰的法宝。

而且每一次变革选拔制度,白氏都会明里暗里插手,以便于将知识进一步下沉。

“将军过誉了,白氏藏书,是为了保住诸夏文脉,只要诸夏文脉存在,就如同火星存在,诸夏就不会消失。

当不得说智者之称,或许只有白氏的家主,也就是白王才能够称之为智者吧。

对于将军所问,在下也只能有一些浅薄的建议。如今陛下坐拥两州之地,谈这些关乎国家的大事,或许有些为时尚早。

不过将军有这种新兴的想法是十分好的,既然将军今天提出了这个话题,那在下也说一些一家之言,以供将军参考。

纵观史书,知识是不断的往下沉的,从远古之时,知识只存在于祭祀的巫者,以及王者,加上少数的智者手中。

等到了商周时期,知识来到了贵族手中,遍布天下的贵族,组成了带领诸夏前进的人。

及至高祖建汉,知识来到了功勋大族手中,以往一国的贤才,如今能够在乡野之间就能够看到。

可以看见的是,掌握知识的人数逐渐变多了。这是大势,是天道,是无法阻挡的进程。

因此从商周时期君主最多只能治理百里的土地,变成了如今天子口含宪天,掌握万里江山。

边疆的叛乱,朝廷数月就可平定,地方上的不法,当地长官就能够处理。不像商周,征发戎夷、平定叛乱,以年数计。

如此我们就可以看到,陈从事所言有些道理,知识如今确实是大多数掌握世家的手中,但是这并不代表全部都掌握在世家手中。

按照大势来看,早晚有一天,知识会下到每一个人手中,届时,这套以世族为体系的选官任官体系还是否能够存在呢?

故而,我给将军的建议是,以世家为标准,但是为未来留机会。”

陈群也听懂了,白律的话是,现在他们是支持世家掌握朝廷大权的,但是这并不代表世家会永远掌握朝中大权,总有一天,世家也会如同贵族一样,消灭不见。

或许,世家会留下来,但是会如同贵族一样,改变他内在的属性,就如同现在的刘氏宗亲。

不过陈群等人并不在意,因为他们只在乎现在,能够为世家争取到天地所钟,时代的宠儿,哪怕只是一时,也总比永远落于人后的强。应该说,白氏在现在是与他们站在一起的。

而刘备也基本听明白了,白律的意思是告诉他,你不必害怕世家会夺你的权,世家盛起是大势,你是阻止不了的,还是不如好好的利用好他们。

不过也要有防备心理,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如今用他们,是你最好的选择。

起先,刘备只是想要向他们询问如何找一些人才,谁知道演变成如今这样讨论国家文明之命脉的会议。

既然自己心中已经有了一些定论,那再怎么做,最终都不会被那些世家的言论蒙蔽。

“好了”刘备肃静了堂中因为白律一番话,窃窃私语的众人:“白律公子说的没错,我们如今讨论的一切,范围都太大了些,我们毕竟只是两州之地。

但是呢,也不是一点用处没有,至少我知道了想要平定天下乱世,非得要依靠世家们不可,至于最后怎么对待他们,我看陈群的建议就不错。

不过再讨论,也是没有结果的,等到哪天我们真的勘定了天下大乱,有了决定天下之事的位置,我们再来谈论也不迟,如今我们还是好好谈谈,怎么招募一些贤才来帮助我,才来的实在。”

虽然最后刘备没有下定论,但是在态度上,他认同了陈群以家世评定人才的标准,就这一点,已经让陈群等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内心激动不已。

这也是刘备有意为之,画饼嘛,谁不会啊,虽然自己之前是卖草鞋的,但是也不是没有见过别人画饼,毕竟光是自己都吃了不少,亲身实践,来的经验最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