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科幻 > 1828澳洲风云 >第四十八章:张正和

第四十八章:张正和

作者:章谦字数:2267更新:2025-01-03 15:03

1828年5月28日,浔阳县衙。

时隔三天,魏国昌以战争部长塔奈·达特为突破口,成功抓获了其他8名从犯,并从这些从犯家族中抄出黄金11000两,白银63万两,耕地25万亩。

再加上先前“通洋”的13名乱臣,并从其家族中抄出黄金3000两,白银23万两,耕地约9万亩。

通过两次有目标性的打击,共抓获叛臣贼子22名,总计抄获黄金18000余两,白银105万两,耕地粗略估计有51万亩。

按照汉阳现行的黄金白银汇兑币制,18000两黄金可得43万块银元,105万两白银可得210万块银元,总计可得253万块银元。

而且,浔阳这种人多地少的地方,耕地还相当肥沃,就不是汉阳的地价了,按照市面上的价格是每亩10块银元。

51万亩耕地,至少可得510万块银元。

可以说,魏国昌通过此举,不仅可以弥补军费的各项开支,还间接清除了浔阳县一大半旧有封建残余势力,彻底扫清了浔阳县治理中的麻烦。

至于剩余的另一小半封建残余势力,则以中低层官吏为主。没有了头部的高官显贵,这些家族彻底被打散,已经不足为虑了。

虽然掌握着浔阳县的37万亩耕地,但明显已经不具备联合的能力了。那天要是不知天高地厚,收拾起来也简单。

将缴获堆满县衙的庭院,魏国昌喜不自胜,骂道:“县尊,这些家族几百年的积攒,全在这里了。”

“简直就是一群蛀虫,比大清国还烂。”

仅5620平方公里的一座小岛,所有的耕地被几十个家族兼并。底层百姓伸个腰都能触及这些高官显贵的利益,可见其腐烂的程度。

骆秉忠深以为然,指着缴获的赃物,说道:“国昌,我们也要铭记教训,切不可像这些人一样。”

“掌握着如此多的财富,却不知用来发展军事,简直就是对财富的亵渎。如果汉阳有这些财富,必然更为强大。”

“回头将这些钱财登记造册,除留一部分作为军资之外,其他全部如数上缴汉阳。”

作为汉阳总督府府下辖浔阳县尉,魏国昌有这个觉悟,也明白汉阳的处境。

保全了个人的利益,则汉阳的利益无法保障。一旦面对强大的洋人,没有强硬的军事战斗能力,个人掌握再多的财富都是徒劳无功的。

尤其这个世界还处在弱肉强食的阶段,汉阳要是败了,个人不仅仅是失去财富,还有可能是生命。

况且,魏国昌就是在这样的处境中过来的,深知汉阳强大的重要意义。

正是基于这种原因,魏国昌一心为公,决不允许有人阻挠汉阳强大,大义凛然说道:“县尊,下官这就去办,绝不会差一分一厘。”

要的就是着这个办事态度,自从上次在船上交谈之后,骆秉忠极其佩服和欣赏魏国昌的人品,说道:“国昌,那就拜托了!”

“不过,还有一件事,也需要你亲自去盯一下。”

魏国昌倒也坦然,一副来者不拒的样子,斩钉截铁的说道:“但凭县尊差遣,国昌绝无二话!”

语气坚定,几乎无任何异议。

骆秉忠作为上官,也没有磨叽,说道:“前段时间刚送过去1500名劳工,跟各个矿场的需求差的太多了。”

“我准备将这22个家族的所有佃户一并送过去,劳烦国昌安排一下。”

22个家族的佃户,差不多有10000多户,约60000多人口,差不多是浔阳县人口的四分之一了。

这要是全部送到汉阳各个矿场,将会是不小的劳动力补充。但是这么多的人口,在不自愿的情况下,短时间内组织起来相当麻烦。

沉思了片刻,魏国昌就应了下来,压根就没有质疑骆秉忠的决策。

只是考虑到缴获的耕地,有点疑惑的问道:“县尊,这要是全送过去了,浔阳县怕是要空了,地也没人种了。”

对此,骆秉忠也没有回避,而是将自己的决定一五一十告知了魏国昌,说道:“这不需要担心,回头我会奏请总宪,从过往浔阳县的移民中留一部分华人在此定居。”

“只要有那么七八次,留下10000名华人,就可以彻底改变浔阳县的人口结构,从而有效控制浔阳县。”

“即使浔阳县再起反复,也不会丢失。”

此计相当狠辣,可以说是抓住了浔阳县的矛盾,彻底杜绝了后患。

明白了骆秉忠的初心,魏国昌自是当仁不让,很爽快的应下了此事,说道:“县尊,这事你就等我好消息吧!”

“纵使他们不情愿,我也要送他们去汉阳。但凡有人聚众反抗,下官的刀也是可以饮血的。”

之前还可以通过招工的形式送过去一批,但是这批佃户习惯了耕地,习惯了现有的生活节奏,就不一定愿意去了。

而这批佃户,为了汉阳的发展,只能动刀子了。

经过详谈,两人才将事情定下来,就准备这几天动手,将所有的佃户分成男女,分别送到汉阳。

男丁可以去矿场,适龄婚育的女子可以嫁人。

至于未成年的男丁,也有去处,就是在矿场生活。而未成年女子,则留在汉阳,学习普通话,学习针织,为以后得纺织和嫁人做准备。

相关的事务都有了安排,魏国昌才去忙登记造册的事情了。

此时,一名男子带着几名侍从,从浔阳港口匆匆忙忙赶到了县衙。经过通传之后,才见到了骆秉忠。

作为县衙的临时主人,骆秉忠亲自出门相迎:“正和贤弟,只知道总宪会派人接任浔阳县令一职,却没想到是你亲来。”

“快请进!”

来者张正和,明首辅张居正后裔,安徽亳州府人士,生于1800年8月16日,现年28岁,比罗秉忠小了5岁。

当年一起从事移民工作的好友,现在前来接替骆秉忠的县令职位,张正和也是欣喜不已,说道:“秉忠兄,这不能怪我。”

“讲道理,我也没想到。”

“年初总宪继任,我被调职到了民政署副署长的位置,还想着好好干一番事业呢。可这才三个月不到,就调任浔阳县令!”

两人边走边说,直到了县衙大堂,张正和才收起了脸上的笑容,说道:“秉忠兄,奉总宪命令,向你传达最新指示。”

“兹撤去骆秉忠暂代浔阳县令职务,回汉阳复命。任命原民政署副署长接任浔阳县令一职,命令传达之日即可交接,不得有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