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科幻 > 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 >323章 红楼梦中也有虚构的神

323章 红楼梦中也有虚构的神

作者:庖丁解梦字数:2649更新:2024-12-26 05:17

贾宝玉祭祀这一段,文中多次提到了洛神赋,我们来看一下作者为何说这是曹植编的谎话。

茗烟说:“我常见二爷最厌这水仙庵的,如何今儿又这样喜欢了?

上回说“水”在书中指向满清,宝玉在与家里人说出门借口的时候,也是说往北静王府里去的。

宝玉烧香祭祀的是儒释道三大思想体系,而水仙庵供的是水神,所以宝玉不喜欢水仙庵,也就是不喜欢满清混乱的思想体系。

宝玉在祭祀的时候说:“我素日因恨俗人不知原故,混供神混盖庙,这都是当日有钱的老公们和那些有钱的愚妇们听见有个神,就盖起庙来供着,也不知那神是何人,因听些野史小说,便信真了。

比如这水仙庵里面因供的是洛神,故名水仙庵,殊不知古来并没有个洛神,那原是曹子建的谎话,谁知这起愚人就塑了像供着。今儿却合我的心事,故借他一用。”

要更好的理解宝玉的话,我们有必要将曹子建的《落神赋》介绍一下,但是原文太长,就讲一下大致内容:

《洛神赋》讲述了作者在途经洛水时,邂逅了传说中的伏羲之女洛神,并被她的美丽所吸引,展开了一段人神之间的思慕爱恋。

曹植用极富诗意的语言描绘了洛神的翩翩风采,只要提到这篇文章,就必然会说到“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这是古今文章写神女的巅峰了。

然而,由于人神道殊,他们的爱情无法实现,曹植最终只能抒发无限的悲伤和怅惘。

宝玉为何说这曹子建编出来的谎话呢?我们看其中的一段原文:

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

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则君王之所见,无乃是乎!

其状若何?

臣愿闻之。”

大意是:那是何人,如此的美丽?

车夫回答说:“臣听说河洛之神的名字叫宓妃,然而现在君王所看见的,莫非就是她!她的形状怎样,臣愿闻之。”

我们可以看到,曹植明白写了车夫是看不到落神的,只有他自己看到了,其实这就是在暗示,这里的洛神是他虚构的。

那么既然是虚构的,他为何还要花大量的篇幅去描绘洛神是如何的美呢?作者想暗示的意思就是,这里一定是另有隐情,他是在借这个神话表达他在别的方面的情感。

《红楼梦》的作者多次提到落神赋,也是要暗示他与曹植是一样的方法,书中也是借虚构的故事来隐喻现实,来写他不方便直接写的内容。

在书中同样虚构的神仙,虚构的节日,比如警幻仙姑,在她出场的时候,作者也写了一篇赋,就是模拟的《落神赋》,虚构一个警幻仙姑并不是作者的目的,警幻仙姑所发出的警示才是作者想表达的。

同样书中说4月26日芒种节有祭花神的习俗,这也是作者虚构的,作者虚构这个习俗并不是为了让人们盲目的跟着去做,而是希望大家去探究背后的故事,去了解为什么要祭花神。

在贾宝玉说这段话后面有【庚辰双行夹批:近闻刚丙庙又有三教庵,以如来为尊,太上为次,先师为末,真杀有余辜,所谓此书救世之溺不假。】

为什么脂批说把三教合在一起拜,就杀有余辜呢?首先我们要明白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是有区别的,明朝灭亡以前人们拜这三家,是拜他的思想,是真的了解其中的道理,真的可以从中得到帮助。

现在满清过来了,不让人们学习,也就不了解三教的真正教义,这些传教的乘机发展,把求神拜佛变成了以获得自我利益为目的行为,也就是拜这个神,只是希望神能保佑我升官发财,并不去学习其中的思想。

并不关心孔子教我们仁义礼智信,老子教我们尊重道,佛家教我们向善,脂批所说的其实是因为在满清入关后,人们的思想水平大大降低了,这是一种倒退。

说着早已来至门前。那老姑子见宝玉来了,事出意外,竟象天上掉下个活龙来的一般,忙上来问好,命老道来接马。宝玉进去,也不拜洛神之像,却只管赏鉴。

虽是泥塑的,却真有“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之态,“荷出绿波,日映朝霞”之姿。

【庚辰双行夹批:妙计!用《洛神赋》谮洛神本地风光,愈觉新奇。】

谮的释义是进谗言;毁谤。水仙庵供的落神,也就是水仙其实是假的,虚构的,但是这泥塑的像却做的很美,所以作者用《落神赋》里的原句来反讽它,脂批怕读者不理解,特地点明。

宝玉不觉滴下泪来。老姑子献了茶。宝玉因和他借香炉。那姑子去了半日,连香供纸马都预备了来。

宝玉道:“一概不用。”便命茗烟捧着炉出至后园中,拣一块干净地方儿,竟拣不出。

茗烟道:“那井台儿上如何?”宝玉点头,一齐来至井台上,将炉放下。

【庚辰双行夹批:妙极之文。宝玉心中拣定是井台上了,故意使茗烟说出,使彼不犯疑猜矣。宝玉亦有欺人之才,盖不用耳。】

诺大的一个水仙庵,竟连一块干净放香炉的地方都找不到,这就是在说水仙庵肮脏不堪。但是宝玉却不明说出来,只等着茗烟自己说出来,这与作者写书不明写,只让读者去猜有异曲同工之妙。

茗烟站过一旁。宝玉掏出香来焚上,含泪施了半礼,

【庚辰双行夹批:奇文。只云“施半礼”,终不知为何事也。】

上回说宝玉祭祀金钏背面就是大明祭祀那些投降过满清,又为大明出力的那些武将,宝玉这来祭奠他们,是不能让别人看出来的,所以只是含糊施了半礼,自己心里知道是在祭祀金钏就行了。

回身命收了去。茗烟答应,且不收,忙爬下磕了几个头,口内祝道:“我茗烟跟二爷这几年,二爷的心事,我没有不知道的,只有今儿这一祭祀没有告诉我,我也不敢问。只是这受祭的阴魂虽不知名姓,想来自然是那人间有一、天上无双,极聪明极俊雅的一位姐姐妹妹了。

二爷心事不能出口,让我代祝:若芳魂有感,香魄多情,虽然阴阳间隔,既是知己之间,时常来望候二爷,未尝不可。你在阴间保佑二爷来生也变个女孩儿,和你们一处相伴,再不可又托生这须眉浊物了。”说毕,又磕几个头,才爬起来。

【庚辰双行夹批:忽插入茗烟一偏流言,粗看则小儿戏语,亦甚无味。细玩则大有深意,试思宝玉之为人岂不应有一极伶俐乖巧之小童哉?此一祝亦如《西厢记》中双文降香,第三柱则不语,红娘则代祝数语,直将双文心事道破。此处若写宝玉一祝,则成何文字?若不祝则成一哑迷,如何散场?故写茗烟一戏直戏入宝玉心中,又发出前文,又可收后文,又写茗烟素日之乖觉可人,且衬出宝玉直似一个守礼代嫁的女儿一般,其素日脂香粉气不待写而全现出矣。今看此回,直欲将宝玉当作一个极清俊羞怯的女儿,看茗烟则极乖觉可人之丫鬟也。该批:这方是作者真意。】

茗烟说宝玉再不可托生这须眉浊物,而是要清净洁白的女孩子,就是一种对现实社会表达的不满,宝玉作为大明,華夏,他从明朝被迫过度到清朝,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从装束上,也就是外表,都比以前丑陋,肮脏了,因此他自己是讨厌现在的社会的,但是他自己对这一切是无能为力的。

因此茗烟才说,让他下辈子也变个女孩,与金钏一样,可以自己选择,至少可以反抗,哪怕是战败身死,他也虽死无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