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历史 > 我在红楼改气数 >第469章 帝王心海底针

第469章 帝王心海底针

作者:最夜花字数:2361更新:2024-12-22 00:12

养心殿的名字出自孟子的“养心莫善于寡欲”,院中包含养心殿、工字廊、后殿、东西暖阁、梅坞等18座建筑,布局小巧且功能集中,厅堂、书房、寝室、佛堂一应俱全,无论是批阅奏折、密谈,还是读书、休憩、礼佛,都再合适不过。

又因为南倚内廷西六宫,北临养心门可直达军机处,东靠皇帝所居的太极宫,西通太上皇所居的大明宫,委实是十分方便,自太宗皇帝时候起,便是皇帝十分喜爱的常驻之处。

养心殿的西暖阁曾经是太宗皇帝的内书房,里面悬挂的匾额、楹联都是太宗皇帝的御笔,笔力雄健,气势不凡。

当今皇帝一向最是倾慕祖父太宗皇帝,却不敢僭越搬进西暖阁,便将自己的内书房设在了养心殿东暖阁。

如此,皇帝每次进自己书房之前,甚至读书中途休息,一抬头便能看见祖父西暖阁书房门口的楹联:

无不可过去之事;

有自然相知之人。

太宗皇帝在日,这东暖阁门口的楹联是:

诸恶不忍作;

众善必乐为。

虽然也是太祖御笔,但在皇帝将这个东暖阁做了自己的内书房之后,每每看到这副楹联,心里都会生出一股莫名的不适之感。

最后,皇帝还是借口没有祖父的洒脱性情和从容气度,还是要另换一副以勤奋自勉的楹联,便请老宰相兼资深老状元姚谦之手书一联,曰:

修身先谨懔幽独;

读书在培养才源。

而将旧楹联换了下去,珍藏了起来。

皇帝自己的书法是老宰相姚谦之手把手教出来的,功架是很拿得出手的,但总是在气韵上尚显不足;而同样是姚谦之手把手教出来的皇帝三弟忠顺王水浈,虽然基本功不如皇帝深厚,却恰恰是胜在了气韵之上。

但“气韵”这种东西,和“悟性”一样,近乎玄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虽然皇帝常常和忠顺王一道儿探讨书法,却也并不见有什么进益。

至少在卫同光眼里,皇帝完全是为了和忠顺王显得亲近,所以才肯把时间浪费在这种毫无进益的事情上。

听宫里的老人儿说,当年大皇子、也就是故太子水澄是嫡出,他还在世的时候,几乎是独得了当年的元和帝、如今的太上皇他老人家的全部喜爱。

所以元和帝对那时候还只是二皇子的皇帝和三皇子、也就是现在的忠顺王水浈兄弟两个,要么是不闻不问,要么就是叫来骂一顿踹两脚。

都不得亲爹待见的哥儿俩同是天涯沦落人,一直抱团取暖,互相壮胆,也算是兄弟情深了。

但天有不测风云,元和帝自己也没料到,正值壮年的太子水澄会忽然间得了急病,一命呜呼之后,让老爹元和帝只能从不待见的哥儿俩里重新挑太子。

据说当时元和帝更喜欢聪明伶俐会来事儿的三皇子,于是他手下的那一帮子阿谀近臣也都极尽谄媚之能事,成为了坚定的“三王党”;倒是老宰相姚谦之等清流一派,坚决主张“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成为二皇子的拥趸,也就是“二王党”。

前后数年,两派人马明争暗斗,你争我夺,围绕着到底立谁为太子打了个不亦乐乎你死我活。反倒是二皇子和三皇子两兄弟之间,却从未有过什么冲突。

只是经历了那一番“重选太子”的折腾之后,这哥儿俩原本亲密无间的兄弟关系就变得有些微妙了。

若说是还很亲近,却又似乎有些说不出的隔阂;可若说是已有隔阂,可也似乎一直还都挺亲近。

至少皇帝本人一直是很愿意和忠顺王亲近的,即使是登基之后的这几年,每每在书房要写字,都还是必定会让人把忠顺王请来。

哥儿俩在内书房里不论君臣之礼,只浸淫于书法之道,又是一同研摩名人字帖,又是一道儿探讨笔力法度,不仅是兄友弟恭,甚至是密如知己。

忠顺王也深谙投桃报李之道,对这位皇帝哥哥也又敬又爱,时不时地还说些“掏心窝子”的私密话儿,尤其是对他自己“无后”一事的伤怀之情。

卫同光旁观得明白,其实正是因为忠顺王“无后”,所以才能得到皇帝的如此青睐和信任。

毕竟在绝对的皇权面前,“自古天家无父子”,何况对于与自己有同样血脉、同样皇位继承权的兄弟?

但,若这位兄弟“无后”,那自然就另当别论了。

卫同光在东暖阁外等了有一顿饭的时间,终于皇帝一手拉着忠顺王的手,一手拿着《蜀素帖》,笑着走出屋来:

“罢了罢了,我也不做这等‘拉硬弓’的事情了。

不管之前写过了多少遍,只还是不敢落笔,我这手都哆嗦了。”

似乎是无意间瞥了一下,皇帝便瞧出了卫同光眼里有事,笑问:

“你有事?”

卫同光一惊,不敢隐瞒,忙道:

“顺天府贾琏有急事求见陛下。”

“哦?他能什么急事?”

皇帝问得很是轻松,也很有几分轻蔑。

卫同光用余光悄悄瞟了一眼跟在皇帝身后的忠顺王,口中却道:

“这个……臣不知。”

皇帝是个心思极为细腻之人,瞬间便明白了贾琏此来与忠顺王有关。

但皇帝也是个深谙“帝王心术”的君王,他心中瞬间决定,决不能让这两个人碰了面。

倒不是皇帝怕他们起冲突,相反,作为一个皇帝,“一定要让手下的臣子争宠争斗起冲突”,这是一个重要手段。

让皇帝最安全的时候,是朝堂上有几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厮杀角逐,争夺皇帝的支持。

可若是下面大臣全都铁板一块,不互相攻击,那皇帝就无法行使裁判大权,无法用奖惩来提高权威。

更可怕的,是万一大臣们团结一致,只跟皇帝一个人折腾,那才是要了命呢。

但凡事都得有个度,决不能任由其失控。若内斗太过激烈,那就只剩了内耗,乱了朝堂,只能说明皇帝无能。

所以顶尖级的“帝王之术”,就是善于驾驭这种争斗,不能不管,也不能真管。

只要这种事情闹在一个可控范围内,皇帝就乐得天天坐着龙椅看着他们闹。

皇帝用若即若离的暧昧态度,让大臣之间的斗争也若明若暗,各方都只能拼命巴结皇帝一个人。

所以,不能让两边见面明斗,若是立刻就分出了胜负,皇帝还怎么慢慢地把这两边都吃干抹净?

所以皇帝微笑朝忠顺王温和道:

“我也乏了,不写了,想来你也乏了吧?回去歇着吧。”

皇帝心思缜密,忠顺王也相当精明,他自然猜到了贾琏此来是要向皇帝“打小报告”的。

但皇帝发了话,他不能不走。

他心里一阵冷笑:

我是皇帝一奶同胞的亲弟弟,你还能让皇帝为了贾家处置了我不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