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科幻 > 从1990年开始重塑未来 >第034章 团队摩擦(10.6k)

第034章 团队摩擦(10.6k)

作者:幸福来砸门字数:11318更新:2024-12-20 10:38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用户反馈心意真,产品高效誉纷纷。

星联精技常求进,沟通无碍解难根。

携手同舟提效力,未来共绘满乾坤。

敬谢诚意长相伴,创新之路再攀峻。

-----------------

1993年的初夏,深市的天气,已经开始渐渐燥热。

星联集团总部的会议室里,气氛也在逐渐升温。

公司内部的几位核心成员——首席技术官方东河、首席运营官周汉祥和首席市场官苏雅馨,围绕着公司未来的技术路线和市场策略,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方东河作为技术负责人,坚定地认为,星联集团必须坚持走技术创新的道路,投入更多资源进行前沿技术研发,以保持星联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突破,星联才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周汉祥则持有不同的看法。

在他看来,尽管技术创新至关重要,但过于冒进可能会导致市场接受度下降。

他认为,星联集团现阶段应该更加务实,推出一些市场已经认可的、成熟的产品,确保市场份额和盈利的稳定。

而苏雅馨则站在市场的角度,认为星联集团的品牌形象至关重要。

她主张,市场推广和品牌定位,应该优先考虑消费者的需求,而不仅仅是技术的先进性。

她提醒团队,消费者并不总是能够理解复杂的技术,他们更注重的是产品是否能够带来实际的便利。

这场辩论已经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会议室的气氛也逐渐紧张起来。

三个人的声音此起彼伏,各自站在自己的角度,试图说服对方。

-----------------

【方东河的技术坚持】

作为星联集团的首席技术官,方东河始终坚持,技术是星联集团未来的根基。

他的语气坚定,神情中带着一种对技术的执着。

方东河首先发言:“我们不能停滞在现有的市场需求上,科技公司必须不断推动技术的前沿,否则我们在未来的竞争中必将落后。”

“尤其是我们的StarOS系统,这是我们在操作系统领域的重大突破。”

“未来的竞争,不仅仅是硬件的战场,而是软件和平台的生态竞争。”

“如果我们不加大投入,抢占先机,未来我们将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失去发言权。”

他挥了挥手中的资料,继续说道:“我们已经花了大量时间和资源,研发这套操作系统,现在我们站在一个技术突破的关键时刻。”

“我们的系统拥有多任务处理、图形用户界面等优势,完全可以媲美Windows,甚至在本地化和易用性上超越他们。”

“这个系统不仅仅是为了星联,它是整个中国在科技自研道路上的一大步。”

方东河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心。

他相信,技术的领先性,是星联集团能在未来占据全球市场的重要武器。

他期待团队加大对研发的资源投入,确保技术的领先。

-----------------

【周汉祥的市场现实主义】

周汉祥作为星联集团的首席运营官,始终以务实著称。

他更关注的是如何在现阶段,确保公司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在方东河发言结束后,他摇了摇头,微微皱眉。

周汉祥的语气,略带冷静和克制:“方总,我理解你的技术热情,StarOS的确是我们未来的希望,但你要考虑现实情况。”

“我们现在,不是一家资金无限的巨头公司,我们还在成长过程中。”

“市场上用户的需求是什么?他们是否愿意为技术买单?”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现在全球市场上,Windows3.1的发布已经让他们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我们不能仅仅依赖于技术的领先,就认为用户会自动转向我们的产品。”

“技术再好,市场不买账也是无用功。”

“我们现在,需要推出一些符合市场现状的成熟产品。”

“比如我们的StarFactory1和StarMedia1,这些产品,才是现在能够为公司带来实际营收的项目。”

周汉祥的逻辑严密,他继续道:“如果我们一味追求前沿技术,忽略了当前的市场需求,很可能导致产品滞销,资源浪费。”

“我们需要先稳住市场,保证现金流的稳定,然后再进行技术投入。”

“只有这样,星联才能持续发展,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

【苏雅馨的市场敏锐】

站在一旁的苏雅馨,作为首席市场官,她更加关注消费者的感受与需求。

她的工作,是确保星联集团的产品,能够被市场和消费者接受,因此她从消费者的角度切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苏雅馨轻轻推了一下笔记本,语气温和,但充满洞察力:“方总,周总,我认为你们说的都有道理。”

“技术是我们的根本,市场也是我们无法忽视的现实。”

“但问题在于,我们的产品,必须要让消费者理解、接受并产生共鸣。”

“消费者不是技术专家,他们并不会关心你的多任务处理有多强,或者系统内核有多稳定,他们关心的是——这款产品,到底能不能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她稍作停顿,扫视了一眼在场的所有人,接着说道:“我们的市场调研显示,用户在选择电子产品时,更看重的是使用的便捷性、产品的美观和价格。”

“尤其是我们现在瞄准的企业市场和中产阶级家庭,他们关心的是性价比和稳定性,而不是纯粹的技术突破。”

她转向李凡,继续说道:“李总,技术创新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忽视品牌的塑造和市场的需求。”

“消费者的需求,是非常多元的,有时候我们太专注于技术,而忽视了如何让用户理解,我们为什么做这些技术创新。”

“我们不能做那种,单纯为了创新而创新的事情,这样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呢?”

“哪怕可以得到名气,还有行业地位,但是那样我们会很快的‘死去’。”

“那样不是纯粹给其他的竞争对手做了嫁衣,这种事情是要不得的。”

“品牌塑造,就是要让消费者感受到,这些技术的实际好处,而不是让他们觉得,这是遥不可及的未来。”

“我们是在做实事,而不是在给消费者画饼。”

-----------------

随着三方意见的表达,会议室的气氛开始变得紧张。

方东河不认同周汉祥的“市场优先”观点,觉得这是一种短视行为,会拖累星联的技术进步。

“市场的需求总是滞后的,”方东河声音渐渐提高,他显然对市场的迎合感到不满。

“如果我们只做市场认可的产品,那我们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

“真正的科技公司,是要引领市场,而不是被市场牵着走。”

“星联不能放弃自己的技术优势,否则我们会被巨硬,还有其他竞争对手赶超。”

而周汉祥则冷静地反驳道:“我不是让你放弃技术,我是说要找到一个技术与市场的平衡点。”

“你有再好的技术,产品卖不出去,公司怎么发展?”

“星联还需要赚钱,需要市场的认可。”

“这一点,才是我们当下最现实的问题。”

苏雅馨则希望两位同事,能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待问题:“消费者最终会用脚投票。”

“如果我们的产品再好,他们看不懂、用不顺手,甚至觉得价格不合理,我们就会被市场淘汰。”

“技术是重要的,但我们必须引导消费者理解这些技术,而不是一味地推销技术本身。”

“一味的推销技术,那是方总需要在技术行业论坛,和一些相关圈子里需要做的事情。”

随着讨论的深入,双方的分歧越发明显,会议室里的气氛也越发紧张。

方东河坚持技术为先,而周汉祥则要求务实以市场为导向,苏雅馨试图从中调和,但大家似乎都没有找到一个共同的解决方案。

-----------------

在接下来,分歧也开始了进一步的激化。但是他们的论点论据和说的话,也开始越来越重复了。

也可以说,就那一套说辞一直说,老生常谈、没有什么新意了。

方东河再次提出了他的观点:“我们不能总是考虑市场能不能接受,我们是科技公司,技术必须领先。”

“我们已经投入了大量时间和资源,研发新一代的StarOS,如果我们现在不继续走这条技术路线,那么之前的所有努力可能都白费了。”

周汉祥皱着眉头回应道:“我并不是反对技术创新,但你要考虑现阶段市场的接受度。”

“技术创新固然重要,但如果产品过于复杂或者不符合市场需求,那我们投入再多的资源也只是白搭。”

“我们需要推出一些更贴近市场需求的产品,比如StarFactory、StarMedia,或者其它的一些类似产品,现在正是它们进入市场的最佳时机。”

苏雅馨:“方总,技术创新的确重要,但周总说得也有道理。”

“消费者并不总是能理解复杂的技术,他们更关心的是,产品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实实在在的改变。”

“除非是专门面向技术发烧友的群体。”

“但是,我们现在,更需要平衡技术与市场需求,打造既有技术含量,又能被市场接受的产品。”

然而,方东河对这一观点显然并不认同。

他认为市场的需求,往往是短视的,只有通过技术领先,才能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

争论逐渐白热化,三个人的意见越来越无法调和。

-----------------

李凡一直坐在会议桌的另一端,双手交叉在桌上,听着三个人的讨论。

他并没有急于插话,而是认真聆听每个人的观点。

作为星联集团的创始人,他深知,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优先考虑的事情。

但作为领导者,他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整合团队的智慧,而不是偏向某一方。

而且,他也深知,团队之间的分歧,有时也是进步的动力。

但现在,显然已经到了需要他调和的时候。

当三人的争论陷入僵局时,李凡终于开口了。

“我想大家都说得有道理,”李凡的声音打破了僵局,目光从每一个团队成员身上扫过。

“但是我希望你们记住,技术、市场和消费者,三者是相互依存的。我们不能单靠其中任何一个方面来决定星联的未来。”

他首先看向方东河:“方总,我理解你的技术抱负,StarOS是星联的核心竞争力,但我们必须要让市场理解和接受我们的技术。”

“我们不能总是想着引领市场,我们也必须要理解市场。”

接着,他转向周汉祥:“周总,你的市场策略没有错,我们需要务实的市场策略,但星联的基因是技术创新。”

“如果我们只是想着,推出市场已经接受的产品,那么我们就会失去竞争的本质,失去创造价值的源泉。”

最后,他看向苏雅馨:“苏走过,你的市场洞察非常重要,我们需要让消费者理解,并认同我们的产品价值,但也不能只迎合他们当下的需求。”

“我们要做的是,引导消费者理解技术,而不是让技术,去适应他们的短期需求。”

“所以,接下来我们的工作,是找到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点,确保每个产品既具备技术创新性,又能符合市场的实际需求。”

李凡在白板上画出了一个三角形,三角的三个顶点分别是“技术”、“市场”和“消费者体验”。

他总结道:“我们需要的,是平衡这三个要素。”

“技术创新是基础,市场策略是推力,消费者体验是结果。”

“我们必须协调好这三者,才能推动星联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李凡的发言,会议室内的气氛逐渐恢复了平静。

团队成员们意识到,尽管彼此有分歧,但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让星联集团在技术上持续创新,在市场上赢得认可,并为消费者带来实际的价值。

“当然,我也非常感谢你们,为星联未来的发展,提出的宝贵意见。”

“正是因为你们的专业,才有了今天星联的成功。”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他站起身,走到会议桌旁边的白板前,用力写下了两个字:“未来”。

“星联集团的目标,是要为未来打造创新的科技,不仅仅是为了眼前的市场需求,也不仅仅是为了技术本身。”

李凡扫视着在场的每个人,继续说道,“技术创新和市场策略,并不是对立的,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让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相结合,为消费者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产品。”

他转向方东河,“方总,我理解你对技术的坚持,这也是我对星联的期望。”

“技术必须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StarOS这样的平台级技术。”

“但我们必须确保,这些技术能够被市场接受,不能只追求技术的高度,而忽视了消费者的需求。”

然后,他看向周汉祥,“周总,你说的没错,市场接受度很重要,我们要务实。”

“但技术突破,同样是星联立足的根本,如果我们只推出一些市场已经认可的产品,那么我们就失去了创新的动力。”

“我们要做的,是在技术创新的同时,找到一个可以让市场消化的节奏。”

最后,他走向苏雅馨,“苏总,市场推广当然重要,品牌形象更是我们成功的关键之一。”

“但技术,是我们产品的灵魂,如果没有技术,我们就失去了区分于其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我们在品牌推广时,不能只迎合消费者的短期需求,而要引导他们理解我们的技术创新。”

在李凡的调和下,会议室里的气氛缓和了下来。每个人都开始思考李凡的观点。

并认识到,他们团队之间的分歧,其实是来自于各自的职责和视角,但这些分歧并不矛盾。

会议室内,方东河、周汉祥和苏雅馨都默默点头。

经过李凡的调解,大家开始认识到,彼此之间的意见,并不是互相对立的,而是互为补充。

“接下来,我希望我们能够齐心协力,把技术创新和市场策略,去更好的结合起来,共同推动星联集团的下一步发展。”李凡结束了发言。

会议结束后,团队的氛围明显缓和了许多。

方东河、周汉祥、苏雅馨各自的脸上,也从之前的紧张表情逐渐变得平静。

经过这一场激烈的讨论,大家都明白了一个道理——虽然彼此的意见看似对立,但实际上每个人都在为星联集团的未来出谋划策,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推动星联集团的持续发展。

-----------------

方东河一向对技术,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坚持,之前的争论让他陷入了深思。

他站起身,走到会议桌边,用坚定但放松的语气说道:“李总说得对,我们在技术上,不能只是高高在上。”

“作为技术负责人,我有时会忽略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实际体验。”

“未来,我会带领团队,在技术创新上继续努力,但也会更加注重用户反馈,让技术更贴近实际应用。”

他顿了一下,眼神中流露出对星联未来的期待:“StarOS是我们的核心项目,接下来我们会加快完善它的易用性和稳定性。”

“确保它不仅仅是一个尖端技术产品,还能够被普通用户和企业广泛接受。”

“我们会继续优化操作界面,简化用户的上手难度,同时加强兼容性,让市场更容易接受我们的技术。”

周围的人都认真倾听着方东河的发言,周汉祥对方东河的转变感到欣慰。

他知道方东河是一个技术狂热者,但能在关键时刻冷静下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正是星联集团成功的关键。

-----------------

周汉祥一直是运营的实际执行者,他重视的是公司的发展脚步,是否能够稳健前行。

在听到方东河愿意做出调整后,他站起来笑了笑,语气依然坚定:“方总,我们技术上的突破一定是我们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但我们也必须牢记,市场永远是检验我们成功与否的试金石。”

“我会推动我们的运营团队,和技术部门更加紧密地合作,确保产品在进入市场前,得到最优化的调整,尽可能减少技术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差距。”

周汉祥继续补充:“我们接下来要更细化我们的运营策略。”

“比如,我们会根据不同用户群体的反馈,调整产品的推广方式。”

“StarOS可以针对企业用户推出高级版,提供更多的定制化服务,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我们可以提供简化版,满足日常办公和娱乐的需要。”

“总之,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市场看到星联的实力,同时也能真正体验到我们的创新。”

周汉祥的发言,获得了大家的认同,运营团队的精细化运作,能够有效降低星联在新产品推出时的市场风险。

苏雅馨对此深表赞同,她看到星联即将推出的一系列产品,也在思考如何为这些产品打造出独特的品牌故事。

-----------------

苏雅馨作为市场营销的负责人,一直以消费者为中心。

她深知,技术和市场的结合点,往往在于如何讲好产品的故事,并且让消费者愿意为此买单。

在周汉祥发言后,她迅速接过话题,补充道:“我们在推广这些新产品时,不能只从技术的角度去谈。”

“消费者关心的,是这些技术,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实际的便利。”

她认真地说:“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广告和市场活动,讲述星联集团如何通过创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比如,StarBook,可以结合现代办公场景,展示它如何帮助企业提高效率;StarFactory可以通过具体的生产场景,向工业用户展现它的优势。”

“我们必须通过这些,有故事感的品牌宣传,把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在市场营销方面,不只是在发布前、发布时需要进行市场营销,在后续的过程当中,只要我们公司还在运营,我们的产品还在售卖,都要去持续进行的。”

苏雅馨还建议,未来星联的市场团队,要加强与技术团队的沟通,确保每一个技术创新点,都能够转化为有效的市场卖点。

她认为,星联集团必须逐步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让“星联出品”成为一种品质保障的象征。

不能出现那种,明明是一个很不错的技术创新点,但是市面却是一点相关的消息都没有。

当然,也要注意不要去过度的打扰用户,过犹不及,这一点也是需要在后续当中需要着重注意和改进的。

李凡站在会议桌的另一端,倾听着每一个人的发言。

他知道,这场会议后,团队的思想已经发生了积极的转变。

分歧不再是障碍,而是推动星联集团更加全面发展的动力。

他走到会议桌前,微笑着对大家说:“今天的讨论非常有价值。我看到每个人都在为星联的未来尽心尽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走到今天的原因。”

他顿了顿,目光中带着坚定:“接下来,我希望,我们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协同合作的精神。”

“技术团队、市场团队、运营团队,乃至其他的部门和团队,你们每一个部门的努力,最终都会汇集到一起,推动星联迈向更高的巅峰。”

“技术创新是我们的根本,市场需求是我们的方向,消费者体验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李凡提出了几个具体的行动计划:

1、技术与市场紧密合作。

方东河的技术团队,将与周汉祥的运营团队,更加紧密地合作,确保每一个新技术的研发阶段,都得到市场反馈的支持,避免技术脱离市场实际需求。

2、产品推广的个性化策略。

苏雅馨将主导产品推广活动,特别是为StarOS、StarBook等核心产品,去打造有故事性的品牌形象,帮助市场理解技术的价值。

李凡要求市场推广,必须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让每个产品,都与用户的日常生活产生联系。

3、企业内部培训与跨部门交流。

李凡提议,星联集团内部,将开展一系列跨部门培训活动,尤其是让技术团队、市场团队、运营团队,乃至其他的支撑性部门和团队,能够互相理解各自的工作。

通过这种方式,确保未来的合作更加顺畅,减少内部摩擦和沟通障碍。

4、会议结束后的新计划。

在会议结束后,李凡和核心团队成员,依旧聚在一起,继续讨论具体的实施方案。

方东河向李凡承诺,技术团队将加快对StarOS系统的用户体验优化工作,确保产品在性能和易用性上达到平衡。

而周汉祥则负责跟进市场调研,确保新产品的定价和市场定位与消费者的需求契合。

苏雅馨则开始策划下一步的市场推广活动,打算让市场看到星联集团在技术和市场上的双重创新,尤其是针对海内外市场的差异化策略。

随着会议的结束,李凡走出会议室,感受到了一股新的力量,正在星联集团内部凝聚。

他知道,今天的这场讨论虽然激烈,但它让星联的每一个核心成员更加团结。

他们不再局限于各自的立场,而是开始站在整个公司的高度去看待问题。

分歧不是坏事,李凡心想,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分歧就会成为前进的动力。

星联集团,将从今天开始,迈向新的征程。

-----------------

在经过那场会议后,李凡意识到,团队的分歧,主要源自不同部门的关注点和思维方式。

技术团队,往往关注技术本身的突破和未来发展方向,而市场团队则更加务实,追求市场的反馈和当下的盈利。

因此,他决定在公司内部,推行跨部门培训与交流活动,以便不同部门之间,能够相互理解各自的工作和需求,最终实现更加紧密的合作。

会议结束后,李凡将团队的核心成员留了下来,进一步阐述他的想法。

方东河、周汉祥、苏雅馨等人围坐在会议室里,静静听着李凡的详细计划。

“我认为我们今天的讨论非常有建设性。”李凡一边整理会议桌上的资料,一边说道。

“但是我意识到,分歧的原因,不仅仅是技术路线,或市场策略的问题,更多的是我们各自所在的立场和关注点不同。”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我有一个想法——我们需要让彼此更加了解对方的工作和思维方式。”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我提议,我们在公司内部,开展一系列的跨部门培训和交流活动。”

“每一个部门的核心成员,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高级管理人员,应该定期去了解其他部门的工作模式和思维逻辑。”

“这样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才能更全面地考虑问题。”

方东河点了点头,认可了这个提议:“的确,技术团队有时候确实只关心技术的极致,而忽视了市场和用户的实际需求。”

“如果技术团队能够参与一些市场调研,或与客户直接交流,可能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调整研发方向。”

周汉祥则接过话茬:“没错,技术团队在某些项目上做出的研发成果,市场团队有时难以理解其价值。”

“如果我们能提前知道技术的潜力,我们在市场上的推广和定位就会更加精准。”

苏雅馨也表示了赞同:“品牌推广不仅仅是市场部门的工作,技术的创新也是品牌的一部分。”

“如果技术团队,能够和市场一起讨论推广策略,我们的品牌形象可能会更加有力。”

李凡看到团队成员都认同了这个想法,便继续详细说明,要如何将这个计划落实到位。

李凡首先决定,安排技术团队的核心成员,包括方东河及其技术研发小组,参与一线的市场调研活动。

技术人员将直接跟随市场团队进入用户群体,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使用反馈和实际需求。

“方总,我希望你和你的技术团队,能够定期参与市场团队的调研,去看一看消费者是如何使用我们的产品,了解他们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李凡看着方东河说。

“这样,你们可以更好地将这些反馈转化为技术升级的方向。”

方东河思考片刻,点头回应:“这确实是一个好主意,我们总是在办公室、研究院里进行工作,但很少有机会与实际用户直接接触。”

“我会安排我的团队成员和市场部门一起行动,这样我们可以实时根据用户的反馈做出调整。”

当然,为了让市场团队,更加了解产品的技术优势,李凡提议组织技术培训,向市场和销售人员详细讲解产品的技术原理和创新点。

这样,市场团队在推广产品时,能够更加准确地传达产品的核心价值。

“苏总,你们市场团队的成员,也应该了解产品的技术优势,这样你们在面对客户或媒体时,才能更自信地阐述产品的技术亮点,”李凡对苏雅馨说。

“我建议技术部门,定期为市场团队进行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我们产品的独特性。”

苏雅馨微笑着点了点头:“这是我们非常需要的,我一直觉得市场部门,在宣传时很难深入介绍技术。”

“通过这样的技术培训,我们也可以更好地向客户展示星联集团的实力。”

李凡提出的第三项计划,是安排跨部门的【工作体验日】。

每个月的某一天,技术、市场和运营等部门的成员,将互相交换岗位,短期体验对方的工作。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各部门成员,更好地理解对方的工作压力和需求,也能培养一种跨部门合作的文化。

“每个月,我们都会选出一些团队成员去体验其他部门的工作,”李凡解释道。

“这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了解彼此的工作,还可以帮助他们培养跨部门协作的能力。”

“我相信,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的合作会更加顺畅。”

“尤其是对于之后的实习生,还有刚进入公司的新员工,我想也可以更好的从基础开始培养这种,属于我们星联的工作习惯、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

“当然,这也是因为我们现在足以支付这样的制度和行为,所需要的代价和成本,以及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更多,同时避免更多的损失。”

周汉祥对此表示支持:“有时候,部门之间的沟通确实存在障碍,如果大家能体验到对方的工作,就能更加理解彼此的需求和压力。”

“特别是在运营层面上,这样的交流,能帮助我们做出更加协调的决策。”

......

在李凡的推动下,跨部门培训计划,得到了团队的一致支持。

每个人都开始意识到,星联集团,现在已经不是初创阶段的小公司,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将决定未来公司是否能够在市场上走得更远。

技术和市场的融合,不仅是产品研发与销售的关键,更是整个公司文化建设的重要一步。

会议结束后,李凡立刻安排相关人员,制定详细的跨部门培训日程,确保每个部门的关键人员都能参与到培训和体验中去。

方东河带领他的技术团队,开始更多地参与市场调研活动。

他们直接走访了使用【StarComm】和【StarBook】的客户,收集到了许多宝贵的用户反馈。

这让技术团队在后续的产品迭代中,能够更精准地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让他们更加清楚,用户的使用体验在技术优化中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苏雅馨的市场团队,也开始接受技术培训。

他们学习了产品的技术架构、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以及研发中的新技术亮点。

在下一次的市场推广活动中,市场人员更加自信地向客户展示产品的技术优势,并能够更深入地解答客户提出的技术问题。

当然,这也让更多的市场人员更加拥护公司新的制度——毕竟和自己的切身利益相关。

随着跨部门培训和交流活动的逐步推进,星联集团内部的合作,变得更加紧密。

各部门的成员不再各自为战,而是开始互相理解、支持。

技术团队,越来越能够从市场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研发方向,市场团队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传达技术的价值。

李凡对此感到非常满意。

他知道,技术与市场的融合,是星联集团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而通过这种跨部门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星联团队的凝聚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市场策略,星联都将以更加协调的方式,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

李凡站在窗前,注视着深市这座城市。

他知道,星联集团的未来,既需要技术的引领,也离不开市场的支撑。

而他的责任,便是带领这个现在看上去充满摩擦,但富有智慧、力量的团队,找到那条通往未来的道路。

-----------------

致星联集团技术团队:

您好!我是来自港府X公司的张凯,非常感谢贵公司,近日派出技术团队与我们进行面对面的调研和沟通。

在此次交流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星联集团对用户体验的重视和专业性。

尤其是在我们公司使用【StarComm】和【StarBook】系列产品的过程中,技术团队为我们解答了很多问题并提出了宝贵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想特别感谢星联集团的技术团队,在我们提出的几个技术问题上,所做的迅速反应和调整。

我们公司一直以来使用【StarComm】作为通讯设备的主要工具,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曾经遇到过信号不稳定的问题,这对于我们的外勤人员和应急部门带来了不便。

感谢星联集团的技术团队,为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信号覆盖调研,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优化方案。

目前,我们已经按技术团队的建议,在重点区域增加了信号增强设备,极大提高了外勤人员的通讯效率。

此外,贵公司最新推出的【StarBook】笔记本电脑,给我们的团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尤其是我们在多部门协作中,【StarBook】的轻便设计、强大的多任务处理能力、以及高效的数据同步功能,让我们感受到了明显的效率提升。

这款产品不仅技术先进,而且在用户体验上也考虑得非常细致。

我们技术团队反映,键盘手感和触控板的响应非常灵敏,符合日常工作使用的高标准。

在与贵公司技术团队的调研沟通中,我们也提出了一些细化需求,比如针对跨平台数据同步的性能优化,以及在复杂工作环境下续航能力的增强问题。

令人欣喜的是,贵公司团队不仅认真听取了我们的意见,还承诺将在未来的产品升级中对此进行调整与优化。我们对此充满期待。

作为用户,我们非常感动星联集团,始终将客户的需求放在首位,并且愿意倾听和快速响应。

在如今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贵公司这种以用户为核心、不断追求卓越的态度,已经让我们成为了星联集团的忠实客户。

而且,对于贵公司在近段时间推出的其他产品,我们也开始介绍给其他有需要的合作伙伴,我想这也是我们尽到的一点绵薄之力。

我们坚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星联集团一定会为我们带来更多创新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感谢您和您的团队所做的每一项努力!我们期待与星联集团的进一步合作,也祝愿贵公司在未来的技术发展中再创辉煌!

张凯

港府X公司项目经理

1993年6月10日

——来自港府的用户反馈与感谢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