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到过关于成都的小视频,说什么成都除了电线杆,其他都是弯的。重庆也这样吗?”
“我只能说,重庆离成都挺近的,都属于川渝地区。”
“等一下!我好像记得……好像哪里说,重庆的gay比成都多啊?”
“额……好像是有这么个数据。但我也不知道是怎么统计出来的。”
“那你……”我有些深意地笑道。
“我?我怎么了?”
“你有没有经历过……”
“经历过什么?”
“你在装傻,是不是?”
“昂。”
“……不爱说算了!哼!”
“哈哈哈!明天和你说明天和你说。”
“哼!”
“哎呀!爱你~~”
“不理你!”
“不要嘛~~~”
我故意不看屏幕,抬头看房间里的墙壁。
“真的!我明天跟你说,我保证!”
“不——管——用——”我一字一顿地说。
“呜——好难过……”
“难过也不管用。好了。不和你扯皮了。我要回去看我的小说了。”
“好吧~~~”
“明天见~”我和郝瀚挥手告别。
“明天见~”他也挥挥手。
“挂了哈~”
“嗯嗯~”郝瀚点点头。
摁掉视频通话,我靠在床头发了会儿呆,让自己的手臂休息了一会儿。
接下来也没什么心情继续看小说了。
于是,打开一个视频软件,搜索好看的电影或电视剧。
然后就看到软件的主页在推荐《唐朝诡事录之西行》。
还记得当初第一次看《唐朝诡事录》的时候,很喜欢苏无名这个角色。
觉得这个人很有趣,破案的时候很认真,事无巨细,有时候又有些促狭的小言行,配上他脸上的小胡子,真的是——绝了!
当时刚好也在看一本主角叫无名的书,也是讲探案的,本来以为是《唐朝诡事录》的原版小说,却发现内容不一样,但写得也很精彩。
后来搜了一搜有关唐朝的探案小说,发现真的很多。
可能是因为唐朝有狄仁杰这么一个传奇人物吧?所以就有很多人以他为背景基础,衍生出很多离奇的故事。
犹记得小时候还在外婆家看过有关探案的电视剧,被吓到的感觉还记忆尤新。
哥哥和我那年暑假不知道为什么,住在外婆家,我们一般都是过年去外婆家拜年,然后在外婆家住几天。
那是一个暑假的下午,天气很晴朗,阳光也很晒,哥哥和我已经看了一天的电视了。
那段时间,电视上每天都会播放好几集《少年包青天》,那会儿哥哥很爱看这类探案的小说或电视剧。
我还记得那时候,初一的哥哥,曾经从学校图书馆借回来过《神探夏洛克》,然后,我借哥哥看完的看,也因此爱上这类小说。
《少年包青天》除了主角包拯,其他的角色中的展昭、公孙策,也都让人印象深刻。
小时候不像现在,好像很容易将自己沉浸到那样的环境中去,跟着剧中的人物经历剧中的一切。
因此,剧中发生诡异事件的时候,小时候的自己也就很容易地觉得害怕,而大案告破的时候,也会非常佩服包拯包青天。
……
我点开《唐朝诡事录之西行》,开始观看。
一直看到12点,才不舍地关掉,将自己投入睡眠。
第二天醒来,觉得自己好像做了一晚上的有关诡异事件的梦。
素素早就起来了,坐在客厅沙发上看书。
我打着哈欠拖拉着脚步,走到客厅,和素素打了个招呼。
“早~啊~~哈!”
素素抬眼看了我一下,轻轻地笑了。
“早~昨晚又熬夜了?”
“没啊~~12点就睡了。”
“医生的建议是,11点前睡最好。”
“我知道。但总觉得11点睡觉的话,就亏了一个小时的时间。”
“为什么?因为一天必须24小时?”
“嗯……不知道啊~可能是吧~你不会这样吗?”
“我习惯了,一般10开始就困了,11点眼睛就睁不开了。”
“我有时候也是困得眼睛睁不开,但我发现还是可以努力用缝隙看的,然后看着看着就能睁开了。”
素素不可置信地看着我笑,“还可以这样……”
“对啊,神奇吧?”
“非常神奇。”
素素的眼睛又落回自己的电子书上。
我慢慢地挪过去,问她。
“你现在看什么书?”
“余华的,《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哇~~余华还写过这样的一本书啊。我只看过他的《活着》。”
“哈哈哈。很多人应该都只看过他的《活着》。不过他最近挺出圈的。之前还有人调侃他长得像‘潦草小狗’。”
“哈哈哈~~这个我也知道,还别说,那个对比图一放,真的挺像的。”
“网友真的很有才。”
“是啊~~我现在看网文,我都会点开评论区看评论,真的会被里面的评论笑死。”
“是哦~~感觉幽默的人都生活在网上。”
“哈哈~~是呢~~欸!你知道吗?有些评论还能发语音呢!”
“这么高端了吗?哪里啊?”
“起点读书。我第一次发现的时候,也是被惊艳到了。果然,不愧是起点。”
“嗯……起点,多少年了啊?”
“很多年了吧?20年有了。”
“嗯嗯。我记得以前大学的时候,还在网页上看过小说。”
“对啊~~那时候就有人在网络上写小说了呢~~”
“是啊~~你说,那些人当时都是怎么想的呢?怎么会想到在网页上写小说呢?我只会在空间写写感慨。”
“哈哈哈,我也是。不过,现在好多大神级别的作家,好像都是那个时候开始写的,大部分都是写了十几年的。可牛了!!”
“做一件事,做了十几年……的确不一般啊~~”
“是啊~~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一件事坚持十年就会怎么样?”
“十年磨一剑?”
“不是。我记得大学的时候在某本书上看到的,说无论学什么事情,学了十年,就会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