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都市 >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第九十七章 保守派

第九十七章 保守派

作者:放羊小星星字数:2134更新:2023-02-14 22:21

丁谓在史书上的名声虽然不好,但未来是未来,现在是现在。

毫无疑问,他就是大宋目前最有势力的大臣。

宰执天下!

放眼两府,一小半都是他的人。

内朝有官家和太后,外朝有首相丁谓!

飞龙骑脸,怎么输?

因此,即便后续仍然有人反对,但浚河一事,还是通过了此次廷议。

最后,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丁谓居然提议由晏殊前去苏湖地区覆查浚河议桉。

这一点,确实让人倍感意外,连晏殊在接到这份诏书时,也是一脸懵逼的状态。

我要下江南了?

而且是考察浚河一事?

他懂个屁的修河啊!

晏殊自十四岁以神童试入仕,先后历任秘书省正字、集显校理、同判太常礼院、直史馆、太子舍人、知制诰、翰林学士。

这些职位,全都是文学类的职务,或者说基本都和文学相关。

从晏殊的入仕履历来看,也不难看出,他是没有地方官的经历,同时也没有什么实务性的职务。

论文学修养,论辞赋,他必然是当世第一流。

但人无完人,真让他去考察浚河,他真没那么能力。

所以,一接到诏书,他当天连忙上书,以兹事体大,能力不足为由,拒绝了这一差遣。

宫中的回复也没有让晏殊等太久,隔天李杰就批复了这份上书。

晏殊,确实不太合适。

其实,丁谓当时提议由晏殊下江南时,李杰就料到了今天的局面,而他之所以不反对,主要是想看看丁谓的葫芦里到底再卖什么药。

政事堂。

丁谓看到晏殊的札子以及宫中的回复,他一点也不意外。

晏殊的反应,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

承明殿议政时,丁谓提名晏殊,不过是把晏殊当做工具人而已。

这么做,其实是为了打一个时间差。

浚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要用心办事,一个大功是跑不掉的。

并且如果工程修的很扎实,当地老百姓甚至会铭记上百年,甚至几百上千年。

一如李冰的都江堰。

千年已过,川蜀地区仍然留有李冰的美名。

“罢了。”

“便宜这厮了!”

思来想去,丁谓也没有想到更好的人选,于是便在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使、礼部郎中苏维甫的名字上画了个勾。

好歹也是丁谓在地方上的耳目。

此外,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使的职责本是总领东南六路转运岁供粮粟,同时亦有监察地方的职责。

由苏维甫总领浚河一事,合情有合理。

即便旁人明知苏维甫是自己的人,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而这,也是丁谓发出感叹的原因。

天时,地利,人和,苏维甫全都占了,不是便宜他了,是什么?

做出决定后,丁谓立即召开了政事堂会议。

会议的结果也是在丁谓的掌控之中,苏维甫以高票,赢下了监督浚河的事务。

对于此事,王曾罕见的没有和丁谓唱反调。

已经输过一次了,又何必把脸凑到丁谓面前,继续让丁谓再打一次?

王曾很清楚,以丁谓目前的实力,如果没有外援入场,他是没有资格正面和丁谓硬碰硬的。

之前在承明殿上,王曾本以为太后,或者官家会站出来。

然而,事实的发展远远超乎了他的预料。

官家和太后,不仅没有站出来,反而默许了丁谓的奏议。

这突然的反转,令王曾格外的不适合。

纵观官家之前的态度,他一直以为官家是不喜欢丁谓的。

毕竟,士林的发言权依旧掌握在北方士人的手中,给官家授课的大臣,大多也是北方士人。

虽然没有明目张胆的吹耳旁风,但潜移默化的改变却是有的。

只是,官家似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或者说,官家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转变?

……

……

……

傍晚。

王相公府。

一想到朝廷又要兴大役,王曾就忍不住长吁短叹。

他有负王相(王旦)、寇相所托啊!

这些年,朝廷大大小小的征调,几乎就没怎么停过,如今,这一次修河,也不知会造成什么影响。

王曾并不迂腐,官场中的某些潜规则,他是心知肚明的。

历数前代,本朝官员的待遇绝对是最优握的。

然,欲壑难平,人的贪欲岂是那么点俸禄可以打发的。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把所有官员全砍了头,可能会有冤枉的,但隔一个砍一个,多半会有漏网之鱼。

洁身自好的,太少,太少!

尤其是长期担任地方官的选人,以及长期于衙前服役的胥吏,这些人的心剖开,多半都是黑的。

上升无望的人会做什么?

钱财,美色,取其一,或者两者兼而取之。

正因为了解,王曾才会忧心,这次大修河道,不知又要肥了多少人,又不知道多少百姓要遭罪。

出身底层的王曾,毫不怀疑这些人的胆子。

没有他们不敢贪的东西!

甚至,王曾有时也会想,倘若他考不中进士,或者说考得不是那么好,他能有今日的际遇吗?

泰山大人(李沆)会看中他吗?

若是没有泰山的提携和帮助,他又能不能坚守本心,出淤泥而不染?

王曾没有答桉。

论迹不论心,凭空臆想,没有意义。

况且,王曾也没有那种开天辟地的勇气,这群人的势力太大,他不敢,也不能轻举妄动。

退一步而言,即便真有决心,这些人都没了,朝廷的诏令,又该怎么实行?

他们趴在国家的身上吸血,这是真的。

可没了他们,政令不达,会面临什么?

政令不达,天下必乱!

宋朝开国不过六十余载,王曾虽然没有经历过五代时期,但他的父辈,他的老师,都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

在师长的描述中,那个时代,它吃人不吐骨头。

底层百姓便如那野草一般,任人踩踏,朝不保夕,说不定哪一天就被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

人命如草芥,不外如此。

而这,也是王曾趋于保守的主要原因,国朝的弊端,他不是看不到,不是毫无察觉。

他只是想稳健一点。

眼下虽然不是政通人和,也不是盛世,但活在当下,总比活在乱世要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