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郝冬梅还是拒绝了这个令她心动的提议。
她是为人母,但在为人母之前,她先是为人子,不能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反而让父母承担风险。
一旁的金月姬,眼看女儿的态度很是坚决,纵使很想让女儿回来,也不得不暂时放弃。
她固然可以不事先征得女儿的同样,直接利用关系将女儿调回来。
可调回来之后该怎么办?
这事必须女儿心甘情愿才行。
况且女儿拒绝,也是为了他们老两口考虑,她更没有理由粗暴的干预女儿的未来。
再等等吧。
金月姬心里想着,人的想法是会发生变化的,现在冬梅的态度坚决,以后可就不一定了。
随后,金月姬退而求其次,提起了另外一件事。
如果可以的话,他们可以帮忙带带外孙,郝冬梅和周秉义在那边都有工作,带孩子多少有些不方便。
不像他们,空闲时间比较多。
金月姬已经想好了,倘若女儿愿意将外孙留下来,她就向组织申请提前退休。
这些年的经历,让她明白了一件事。
平平安安才是真,权利固然诱人,但站在高处是风光无限,也是风险无限。
她年纪大了,也累了,含饴弄孙的日子似乎也不错。
“让念念回来?”
听到这话,郝冬梅陷入了沉思。
把孩子留在吉春,她的第一反应是不同意,一想到孩子不在身边,她的心就空落落的。
可念念也快到了上学的年纪。
五道江那边什么条件?
吉春又是什么条件?
两者完全没有可比性,不说别的,单单只论师资力量,吉春市这边不知道甩了五道江多少条街。
一面是母子之情,一面是孩子未来的前途。
郝冬梅犹豫了,想着想着,她的视线就飘到了院子里,看到儿子和丈夫嬉笑玩耍的场景,她的嘴角不由多了一抹暖笑。
良久,她收回视线。
“妈,这事我得和秉义商量商量。”
其实,郝冬梅是倾向于把母亲的提议的,孩子的前途更重要,只是这么重大的事情,她怎么可能一个人做决定。
肯定得和丈夫好好商量商量,听听丈夫的意见。
“好。”
一看女儿没有直接拒绝,金月姬顿时松了一口气,让孩子留在吉春,一方面是因为她很喜欢念念这孩子。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曲线救国。
虽然这么做有‘绑架’的嫌疑,但为了让一家人团聚,金月姬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这场聊天郝少华全程几乎没有怎么参与,他尊重金月姬,虽然在外面他是位高权重的省级干部。
但在家里,大大小小的事还是由金月姬做主。
……
……
……
一转眼,又到了离别的日子。
团聚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今年春节,不论是对郝家,亦或者是周家,都是一个团圆年。
周家和郝家很多年都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年前,周家和郝家抽空见了一面,地点是金月姬安排的,在一家国营饭店。
因为是第一次见面,这场宴会的规格办的比较高。
当然,这钱是金月姬和郝少华自掏腰包的。
平反之后,组织给他们补发了工资,老两口一共拿了一万多,将近两万块的钱,以及一大堆的票据。
放在七十年代,这绝对是一笔巨款。
这场家宴办的很隆重,中途也没发什么不好的插曲,就跟千千万万的亲家见面一样,寒暄中带着客套,客套中又带着一丝疏远。
毕竟双方家庭的差距太大。
这场会面,也算是补上了长辈对小两口的祝福。
同时,周志刚也做出了一个决定,考虑到亲家公亲家母多年没和冬梅团聚,他主动提议让两个孩子留在郝家过年。
经过一番拉扯,最后决定中午在周家过,晚上在郝家过,到了大年初三,他们小两口在带着孩子回周家。
吉春市火车站。
今天是周秉义夫妇离开的日子,相比于来时的三人,回去时只有他们两个。
小两口商量了很多天,最终决定还是把孩子留下。
他们能吃苦,不代表他们愿意看到孩子跟着自己一起吃苦。
吉春市的条件好太多了。
教育、医疗、衣食住行等等,留在城里才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想孩子怎么办,忍一忍吧。
忍着,忍着就习惯了。
他们不能只考虑自己,孩子的前途才是最重要的。
“爸,妈,我们不在身边的时候,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尤其是爸,一个人在西南那边。”
月台上,周秉义不停的重复着早已说过无数次的言论。
今天,除了郑娟留在家里带孩子没来,周家可谓是全体出动,连蔡晓光都跟着来了。
周家的人都来了,郝家却一个人都没来。
好巧不巧,今天是组织找郝少华交流的日子,年过了,郝少华的职务也要恢复了。
这次谈话很重要,郝少华没法延后。
而金月姬则是因为受不了离别的场面,不止是她受不了,孩子也是受不了的。
所以,她和孩子都没过来。
过年这段时间,该说的都说过了,来不来送行,并没有那么重要。
“你爸在那边,万事都有组织,我在家有秉昆,有蓉儿照顾,哪用得你们操心。”
听着儿子的关心,李素华一边抹着泪,一边回道。
“你和冬梅才更要照顾好自己。”
说着,李素华心中的悲切更多了,眼泪就跟不要钱似的,漱漱而下。
离别总是伤感的,看到母亲如此,周秉义的眼眶也跟着红了,连说话的语气都带上了更咽。
“秉昆,这个家就交给你了,一定要把咱妈照顾好。”
虽然周秉义知道弟弟的工作很忙,但是他还是这么嘱咐着。
没有老娘,哪来他们的现在?
什么都没有家人重要。
“放心吧。”
李杰跟着点了点头,即使没有周秉义的嘱托,他也会照顾好李素华的。
原剧中李素华突发脑溢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病肯定不是一天两天得上的,而是日积月累的。
年后,他准备带她去医院看看,开点中药,然后再找机会把药换成他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