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没错,恐怕任谁也想不到,项羽根本不在乎什么九五至尊,只想做天下第一的高手。
他虽然不想当皇帝,可也不想放弃这枚传国玉玺。
不过,面对魏豹的质疑,却没想出什么好的应对之辞。
于是,项羽故意轻描淡写,说:“魏王多虑了,天日可鉴,项羽绝无觊觎六国之意,更无称帝之心。只不过是出于好奇,想要将这玉玺拿来把玩几天而已。”
“哦?要是这么说,我对这枚玉玺也很好奇,可否请项王割爱,让我先把玩几日,然后再还给您,您看如何?”
项羽怒意渐增,语气冰寒,说:“魏王,你是什么意思?”
“项王,你是什么意思?”
还不等魏王开口,却另有一人起身发言,却是齐国相国田横。
这位在历史上也是个狠人。
田横的兄长田荣,在秦末起义的浪潮中自立为齐王,任用田横为相国。
在项梁与章邯对峙期间,田荣拒绝了楚国的要求,没有发兵支援项梁,最终导致项梁在定陶兵败身死。
项羽因此记恨田荣,在他自封为西楚霸王之后,便取消了田荣齐王的封号,而是另封了三个田姓王,瓜分了齐国。
转过头来,田横带人攻灭了这三个国家,将项羽封的三个田姓王全都杀了。
然后继续拥戴田荣做齐王,并起兵攻打项羽。
因此,在座的人里面,日后反对项羽最积极的,当属田横。
只不过,目前为止,二人还没有撕破脸。
而两天之前,田横也莫名其妙的收到一封写在白绫上的书信。
信中提到了田荣没有发兵支援项梁这件事,并着重分析了项羽的性格,说他气量促狭如妇人,不能容人之过。
还说他处事不公,分配奖赏时不是按照功劳大小,而是根据亲疏远近。
由此判断,如果项羽成为天下霸主,一定会剥夺田荣齐王的称号,如果项羽成了一言九鼎的天子,那么天之大也将再无他们兄弟二人的容身之所。
最后还告诫说,项羽称王之日近在眼前,还希望田横早做打算,不要等大局已定之后,再追悔莫及。
此前,项羽势大,田荣、田横无奈只能虚与委蛇。
可是,一段时间下来,田横发现,各国诸侯的怯懦和一再避让,让项羽变得愈发骄纵和目空一切,几乎到了一言断人生死的地步。
而这封信,将田横心中的忧虑进一步放大了。
不管写信的人是谁,他说的一点没错,再这么任凭项羽颐指气使下去,其结果必然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因此,这两天,田横心中一直憋着股劲儿。
现在一看魏王带头挑衅项羽,他也趁机跳了出来。
田横原本就是粗犷豪放,放荡不羁的性格,说起话来更是一点都不客气。
只听他继续说:“怀王传檄天下,与各路反秦义军相约,先入关中者为王。沛公率领区区一万人马出砀县,与秦军大小五十余战,败绩仅三,足以称的上是攻必克,战必胜。南阳一战,沛公领军围而不攻,最终说服守将出降,保全了士卒与百姓的性命。自此,沛公仁德之名大盛,兵锋所向之处,顽抗者鲜,迎降者众,经常是兵不血刃,克城破关。历时十一个月,终帅十万大军兵临咸阳,迫使子婴出城投降,这样的功绩在您眼中,真的就不值一提么?”
田横当着众人的面,结结实实将刘邦夸了一顿。
而刘邦这一边,却是差点就要跳着脚骂娘了。
卧槽,田横!老子跟你有仇么?!
我他妈的好不容易将自己说的一无是处,把项羽这个瘟神哄的高高兴兴了,你整这么一出什么意思?这不是把我往死路里逼么!
他连忙装出一副惶恐的样子,说:“齐相所言过誉了,在下那点微末功绩与霸王的成就相比,不啻与萤火与大日争辉。”
“行了,老狐狸,你就别装了,今天这个出头鸟你是当定了!没办法,如果不趁着这个机会打压项羽,真等他加冕为王,我等怕是连活路都没有了。”
这是田横的心里话,可嘴上却说:“沛公不必过谦,我等心中自有分辨。”
随即,他又转向项羽,说:“我等愿意奉您为西楚霸王,但是您也应该对天下诸侯,以及各路将士一视同仁,这样才是天下共主该有的样子,可您是怎么做的,不但褫夺了沛公该有的封号,还要将他的战利品堂而皇之的据为己有。如此背信弃义,您就不怕天下人寒心么!”
一席话,说的项羽是怒火中烧,额头青筋突突直跳!
他紧握双拳,就想要长身而起,直接抄起长枪给田横开两个血窟窿。
一旁的范增却死死拉住他的衣襟,示意他不要冲动。
但是项羽双眼赤红,用力甩开衣襟,就想要起身。
关键时刻,范增低声说:如果这个时候杀人,杀的还是其他诸侯国的人,那么好不容易形成的诸侯联盟瞬间就会土崩瓦解,到时候你的西楚霸王可就徒有虚名了!”
这句话,项羽总算是听进去了,他强压怒火坐了下来,深吸一口气,说:“关中王的事情可以再议,但是这颗玉玺我却是非要不可!”
“无需再议,沛公封关中王实至名归,还请项王如约而行,不要负了众望。”
这一次,起身说话的是赵王歇。
林奇的信并没有写给赵王歇,而是写给了赵国相国,张耳。
张耳和赵国大将军陈馀本是刎颈之交,但是巨鹿之战时秦军围困城池,陈馀却领兵在外作壁上观。
因此事后受到了张耳的指责,陈馀愤怒之下辞去大将军的职务,自此二人之间便有了嫌隙。
项羽称王之后,有人提起陈馀素有名望,于是便将他封为侯爵。
陈馀本来已经安心为民,封侯之后野心膨胀,认为自己不该不如张耳,于是向齐国借兵袭杀张耳,迫使张耳出逃,投降了汉王刘邦。
林奇写信告诉张耳,即便是刎颈之交,在利益面前也会变得脆弱不堪。
陈馀是个很有能力的人,既然你们之间的友情已经出现裂痕,那你就要对他十分当心,因为只要一有机会,这个人就会想办法报复你。
当然,你和赵王肯定不会再去主动启用他,可是项羽称王之后为了展示自己的恩典,一定会通过分封的方式笼络人心。
陈馀名声在外,必然成为项羽要拉拢的对象,到时候就是他东山再起的时机。
真有那一天,他会将自己受到的屈辱,十倍百倍的交还给您。
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扶植一股新的势力来与项羽对抗,不要让项羽一人尽掌天下之事,如此一来,您也有了靠山,陈馀就不敢轻易报复您了。
张耳看完信以后,也是大吃一惊。
写信之人对人心的洞察,以及对时局的把握,无不显示出过人之处。
其实林奇写这封信,就是想引起张耳对项羽专权的忧虑。
一旦张耳对项羽专权开始感到忧虑,那么紧接着各种各样的想法,就会像开闸之水一样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果然,张耳越想越是忧心,干脆找到赵王歇将项羽专权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弊端和问题,通通讲了一遍。
当然,他没有提级陈馀的事情。
二人商量一番,感觉当今世上,唯一在声望上能和项羽匹敌的就是刘邦,他不仅先入关中,而且背后还有怀王的支持。
因此他们决定,在机会合适的情况下,想办法助刘邦一臂之力。
可是今天刘邦一上来的表现,真的是让他们大跌眼镜。
好不容易看到风向转了,赵王歇急忙起身发表意见。
此时,秦国的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也纷纷起身,要求将刘邦封为关中王。
这三人自然也收到了林奇的信。
林奇告诉他们,如果项羽称王,必然会大封诸侯。
关中之地,金城千里,天下富庶所在,项羽绝对不舍得把它分封给任何一个已有的诸侯。
而项羽本人,一心只想功成名就后回到楚国,在家乡的父老乡亲前展示自己的荣光,也不会入主关中。
那么看来看去,只有他们三位最合适镇守关中,因为他们原本就是秦人,熟悉当地的情况。
同时,三个人没有什么名望,也不担心他们会搞出什么事情。
可是,这对三人而言却不是一件好事。
不要忘了,巨鹿之战,章邯率领二十万秦军投降了项羽,而这二十万秦军在兴安被项羽屠杀的一干二净。
关中的秦人,不但把灭国之罪按在了他们的头上,更是把这笔血债也算在了他们的头上。
但凡关中有点风吹草动,有人像陈胜吴广那样站出来反对你们,只需振臂一呼,响应者必然云从。
这其中的利弊,请你们考虑清楚吧。
这三位,本来只是秦将,对政治之事并不敏感,所以根本没往这方面想。
可这不代表他们没脑子,信写到这个份上,他们岂有不懂的道理。
一时间,三人心忧如焚,只能暗自祈求项羽不要下达这样的命令。
眼下,见众人都在推荐刘邦做关中王,他们心里简直乐开花了,这种机会不好好把握,更待何时?于是三人纷纷进言,保举刘邦为关中王。
最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项伯居然也出面保举刘邦。
项羽和范增气的脑袋瓜子嗡嗡的!
外人也就算了,自己家人怎么还能干出这种事,脑子是不是坏掉了。
真正悲愤欲绝的是刘邦,他眼含热泪的逐一扫视众人,心中一个劲儿的检讨,自己的人缘是不是太差了。
这一个个的跳出来都是什么意思?全都是唯恐项羽不够恨自己,欲将自己置于死地而后快呀!
他韬光养晦,为人低调,见人都要让三分,没想到不知不觉间还是得罪了这么多人。
特别是这个项伯,刚拿了老子那么多金银财宝,马上就跳出来补刀,肯定是做鬼也不能放过他了!
项伯见刘邦满眼泪花的看着自己,还以为他是感动的呢,连连摆手,示意不要客气。
妈的!刘邦更气了,还以为这孙子跟他招手,意思是:拜拜,好走不送,下辈子再见呢!
范增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眼见局势就要失控,他的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其实刘邦当不当关中王,项羽拿不拿传国玉玺,在他看来都无关紧要。
能借此机会除掉刘邦最好,若是不能,只要刘邦的言行举止能够引起项羽的足够重视,不给他韬光养晦的机会,再找时间收拾他也不是不行。
至于那个传国玉玺,更是死物一件,要它何用?
只要羽儿登上天下盟主的宝座,稳定好局势后,大可逐一剪除这些诸侯。
一统天下之后,玉玺还不是想刻印几个就刻印几个。
他所不知道的是,传国玉玺中蕴含有皇者之气,这对项羽而言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