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目标是先分析这十份病历,最先完成的人可以优先选择剩下的那一堆,陈鸣站在桌前,看着面前的病历资料,嘴角微微上扬,觉得这种方式挺有意思的。
用病历来开药方,这种竞赛形式挺新颖,尽管它有局限。
中医强调观察、听声、询问和触摸,如果病人不在眼前,许多信息就难以获取,不过,既然王家提供了这些病历,应该是经过筛选,可以处理的。
王振华宣布比赛开始,并给定了两小时的时间限制后便离开了现场,大家都很自觉地投入了工作。
陈鸣拿起一份病历,发现患者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并发症,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否则可能会危及生命。
“这题目还挺有分量的。”陈鸣心想,并对王家的实力表示认可,使用这么珍贵的病历作为测试材料,显示了王振华的气魄,陈鸣的目光变得坚定。
“瞧,他写得多快!”有人注意到陈鸣迅速地写下药方,他几乎是一目了然,随即就开始落笔,几乎不需要停顿思考。
在其他人还在琢磨时,他已经动笔了,旁观者对此感到惊讶,怀疑这种速度能否保证药方的有效性。
“看,他已经去配药了。”更令人吃惊的是,当其他人还在犹豫时,陈鸣已经开始熟练地配制药物了,动作干净利落。
陈鸣在配药时似乎一次就能拿准分量,无需复秤,手法精准无比。
人们纷纷议论,觉得这种技艺实在难以置信。
他们已经在中医学院学习多年,按方抓药对他们来说并不难,因为药方上都会清楚地标明所需药材的数量和名称,照着抓就是了。
然而,即便如此,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会有些许偏差,第一次可能抓多,需要减掉;也可能抓少,需要补足,要做到一次性准确无误,并不容易,哪怕经验丰富了许多。
只有那些行医多年的老医师,才能凭手感精准配药,但他们也未必每次都能分毫不差。
而陈鸣却做到了一次性完成,无需复秤,仿佛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有人认为这只是唬人之术,不愿相信是真的。
苏向霖,一个学医五年的学生,平时成绩优异,对开药方和抓药都已驾轻就熟,他认为自己的速度已属高手,本以为能赢过陈鸣,但陈鸣的动作却快得出奇。
他觉得,陈鸣为了追求速度而牺牲了药量的准确性,甚至认为这样做是对病人生命的不负责。
当苏向霖处理完一个病例时,陈鸣已经开始处理第三个病例了,他依旧迅速且熟练,每次抓药都果断且准确,仿佛他的手是经过精密计算一般,毫无颤抖。
“家主,我有话要说。”苏向霖最终忍不住开口,他认为陈鸣这种方式违背了比赛的公平性,如果大家都不顾药量随意配药,那医生岂不是成了凶手。
“家主不在,你有事可以找我。”
“有什么难题,我也能处理。”
张鹤在现场监考,每位考生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对苏向霖尤其留意,因为苏向霖一开始就与陈鸣产生了摩擦,这让张鹤对苏向霖多了几分关注。
“我想申请检查陈鸣抓取的药材。”
“他动作虽快,但我怀疑他每次抓药是否真能准确无误。”
苏向霖提出请求的同时,陈鸣已经迅速完成了药材的抓取,这次,陈鸣的动作比之前更快,仿佛一开始只是在适应,现在则完全进入了状态。
看着陈鸣加快的速度,苏向霖的表情变得有些微妙。
“好吧,随便查吧,我行得正坐得端。”
陈鸣依旧冷静,主动将一包已配好的药材递给张鹤,并说道:
“你们尽管检查,我还要继续比赛,不能因这而耽误时间。”
“比赛讲求公平,一旦开始就不能随意中断。”
陈鸣看出张鹤的真实意图,明白对方想让他单独暂停,以便其他人继续进行,然而,陈鸣毫不在意地揭穿了这一想法。
“好吧,我们来看看你的药材是否真的合格。”
“即使你看完所有案例,如果药材抓错,那又有什么意义?”
张鹤随即请来几位中医协助检查。
这是已经配好的药材,但要再次精确称重却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过,经验丰富的老中医们自有妙招,陈鸣便不再插手,任由他们处理。
张鹤带着陈鸣准备的药材走到一旁,那里有几位王家的老中医正等待着,他们仔细地重新分类并称量这些药材,当第一味药材称完后,老中医的表情变得惊讶起来。
“发生了什么?”张鹤神情凝重地问道。
“这种药材的重量完全正确,几乎没有任何偏差。”
“我们通常允许一定的误差,只要在这个范围内,药材的效果就不会受到影响。”老中医解释道,“但这味药材却精准无误,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张鹤听到这话,脸色微变:“接着往下称。”
“也许这只是偶然吧。”张鹤心想,如果陈鸣每次都能如此准确,那就太让人震惊了。
然而,随着称量的继续,类似的话一句接一句地传来:
“第二味药材,准确无误。”
“第三味药材,同样精准。”
……
每一味药材都经得起检验,结果无一例外地准确,最后,所有药材都经过了重新称量,结果依然分毫不差。
负责称量的老中医激动得声音发颤:“这简直是个奇迹,每一味药材都称得如此完美。”
张鹤的脸色阴沉得像锅底,心情沉重。
尽管他对医药不太精通,但作为王家多年的管家,他知道即便是最有经验的人,也不可能每次都做到如此精准,而陈鸣的表现,无疑打破了常规。
王家挑选药材的标准远超市面上的一般标准,正因为标准高,所以备受认可,陈鸣如果稍有差错,就会被人揪住不放,然而,陈鸣每次都能精准无误地称量药材。
“没想到他能做到这么精细,真是低估他了。”
“不过,我一定会找机会再挑他的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