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西北除了战报,还有一封章杰带来的奏疏,在其中除了向郭天子问好外,极尽吹捧之能事。
称赞天子文成武德,用兵如神,如韩信在世白起转世。他在西北听说西南之战后与幕僚同事研讨许就,都觉得官家深得兵家精妙,每一步都走得如此正确且英明,西南叛军对上他这样的稀世之才没有半点胜算。
别说几万大军,就是叛军有几十万也不是英明神武的天子对手。之后又以像是哄孩子的口气不断表示,他本人和当地军民都对官家用兵打仗都崇拜不已。
总之按他的说法,好像自己已经功高盖世,用兵如神,比韩信白起还要厉害。
郭天子看得很高兴,妈的终于轮到别人来拍自己的马屁,不过高兴过后也很快就明白章杰这样做的用意是用称赞夸奖天子军事才能的方式来让他增加军事上的信心,这样以后说不定会更加支持西北的战争。
搞得郭天子哭笑不得,用得着像哄小孩一样吗?不过他在章杰眼中确实是个孩子吧。孩子确实意志力不坚定,需要多哄哄。
郭天子放下奏疏,从范灵韵衣裙里抽出另一只手道:“代朕写封信给章公,让他安安心。”
范灵韵脸红红的领命,去准备笔墨纸砚。
信中郭天子先慰问了老人家,在西北为国守边辛苦了,也肯定赞扬了他为国守边的功绩。并十分明确的告诉他,自己知道西北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也透露了自己驱逐西夏,收回河套与河西走廊的决心,以此来让他安心。
书信很快走枢密院的渠道送出去,可过了一两天后,左拾遗,右谏议大夫,监察御史等弹劾章杰的奏疏也到了。
他们弹劾章杰谄言媚上,夸大其词,误导天子等。
之所以他们能知道一个边疆大吏奏疏的内容并且立即开始弹劾,是因为所有奏疏都必须过中书门下,所谓令不出中书,是为乱政。
郭天子不是傻子,他很快就猜到这些人弹劾章杰肯定是蔡雍等人支持的,因为太快了,如若没有蔡雍这个东府首官告知他们消息,这些御史、谏议大夫得到消息至少很久之后。
这章杰奏疏到京不过一两天他们就闻风而来,能给他们消息的肯定只有主理批阅奏疏的蔡雍等中书官员。
他们这么着急弹劾,大概是怕天子会在章杰鼓吹下真向西夏发动战争。
郭天子心里很不爽,也意识到在此模式下中书门下对他造成的牵制,他想要设计一种地方官员能绕过中书门下给天子上奏疏的办法。
很快他想到康熙雍正时候的秘折制度,既然给一些心腹大臣直接上奏皇帝的权利,撰写奏折不得泄密,不经任何机构、人员直达御前。
这么做的好处是地方官员的奏折不会被宰相等先看一遍,很多想对天子直言的话也敢说,另一方面大大提高行政效率,真正实现及时的下情上达,在军事上必有奇效。
当然万事皆有两面性,这也会扰乱当前制度施行,加剧君臣之间的信任危机,所以是把双刃剑。
郭天子想的是将这种制度用于对信息传递要求很高的战争领域,比如给重要边将上秘奏,不走中书门下不走枢密院,而是直达御前的特权。
不过近来郭天子与臣子们对着干的事已经很多,这种必然遭遇阻力的事不能立即上台,不可一蹴而就,他需要一步步来,先找一个特例突破口,温水煮青蛙让大家习以为常之后再图穷匕见。
......
“你们帮老丈物件全拿下船来,手脚轻些。”汴水渡口人来人往,黄鼎苏吩咐自家下人道,他说的是一个和他们同乘一船,带了两个童子一头驴的老人家,身材矮小却精壮,皮肤黝黑,应该是种庄稼的读过一点书。
半道上在扬州附近询问能不能搭他们的船顺道去大梁,言辞恳切礼貌。黄鼎苏是受官家召见入京受赏,心里正高兴,也就答应下来。
沿途他也把自己要受官家封赏的喜事道给老人家听,老丈听后拱手道贺,满脸羡慕,这让他更是得意。
老丈作揖答谢,便要告辞。
黄鼎苏这次回头见妹妹站在河边,侍女为她打起伞遮阳,她却有些恍惚。
忍不住笑道:“在江宁时天天念着官家,怎么到大梁来又害怕了。”
小妹回头瞪他一眼,连解释:“不是念着官家,只是想官家做的那些事而已。官家是非常之人,所行也是非常之事,我感兴趣研习,你不懂。”
“是,为兄不懂。”黄鼎苏摇头,他和小妹一块长大那么多年,岂会不懂。
以往小妹最喜欢与那些江南的才子才女名士们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上探讨,比个高低,在江南声名远扬,母亲及家中不少人也以此为傲。
可自从与官家几次相遇之后,她便很少与那些以往的朋友相约,自官家得胜路经江宁归师后更是,谢绝许多邀约,对词赋书画之类的也没像以往那么痴迷。
她的好友不解她是怎么了,自己也好奇问过,她只摇头说了些莫名其妙的话:“此小道也,曾经沧海难为水。”
家里人多数不懂,黄鼎苏有些理解妹妹的意思,或许是官家让她见识到很多东西,见过了更加高远宏大的东西之后,突然觉得自己往日的坚持与骄傲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或许这就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意思。
在官家身边,与官家说话,明明只是寻常话语,官家说话也向来让人如沐春风,可偏有一种令人高山仰止的感觉,仿佛自己都变得渺小了,他也有过这样的感受。
就在这时,渡口上有两匹马过来,马上官差身着淡红色服装,背后带着令旗。
渡口众人连让开条路,好奇张望指点,因为那是大内皇城司的传令兵,大多是传递天子口谕的,可不得了!
其中一人高声叫:“黄鼎苏!”
“在这!”他连答应,对方下马过来,拱手道:“官家口谕,传黄家兄妹入宫。”
“得令!”两人连拱手。
那传令兵拱手随后上马:“某回去复命了,两位赶紧吧,官家在大内等着呢。”
两人点头送别,黄鼎苏连让下人从包袱中掏出一块银子想塞给传令的士兵,那士兵却不似往常,根本不敢接,像是要他命似的赶紧打马去了。
黄鼎苏一脸疑惑,这是怎么了?给银子还能害人不成。
旁边一位大梁船家看出他的疑惑,连搭话道:“这位贵人有所不知,官家才因为收受贿赂,杀了一个大内的供奉官,一个西南的知府,现在你给他银子是害这军官呢。”
他这才恍然大悟,抬头看去却惊讶发现,来的另一个传令官正在方才与他搭船那老人面前传递官家口谕。
他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