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死死盯着这一片白茫茫雪地。
正当其他人都以为他还要做点什么发泄时,那人像是再也无力承受一般扑通跪倒在地,大滴大滴眼泪涌了出来。
“有本事出来啊……老子不怕你……”
“凭什么……”
众人心有戚戚然,几个和死去那人生前关系好的别过头去抹了把泪。
“凭什么啊……”
……
上车后,阿寄心情还是很不好,怏怏不乐。其他人也高兴不起来,各自闷声赶路。
这一路上总算没再遇到什么事,被姜遗光警告过的那人起先气血上头,冷静下来后渐渐感觉到了后怕,他知道姜遗光颇有些神异之处,便骑着马一直跟在对方后面,脸都被吹僵了也不肯进马车里坐着。
正午太阳升得老高。今天日头格外好,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不过对赶路的人来说就更困难了,路面结的冰融化了一些,马匹踩上去稍有不慎就打滑跌倒,一行人走得更慢。
那人跟在姜遗光身后,就见前头马车窗户掀起个缝,一个小脑袋探出来。然后姜遗光策马稍稍往马车边靠近了些,他也赶紧跟了过去,听到了两人的对话。
阿寄听上去还是放不下昨晚的事,问:“公子,你说……为什么鬼一定要害人呢?”
姜遗光:“我不知道。”
阿寄:“我听人说许多鬼有自己的忌讳,只要不触犯它们的忌讳就不会出事,这是真的吗?”
姜遗光的声音很平静:“不是。”
他看了一眼阿寄,知道有人在听,便稍微提高了声音,“鬼就是鬼,它们杀人不需要理由,也不需要任何契机。我虽不知道鬼为什么要杀人,但我知道,一味躲避是避不开的,人也无法和鬼抗衡。”
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论什么人都不行。”
阿寄半懂不懂,忧愁道:“那……那怎么办?就只能等死吗?”
姜遗光:“靠运气吧。”
阿寄觉得很怪,听了以后心里闷闷的不舒服,想反驳又不知道怎么反驳,他也想起了击垮整个白家的那场闹剧,喃喃道:“真的没有一点办法吗?我家常请高僧来做法,佛祖也不能保佑吗?”
“佛祖?”阿寄听到了姜遗光似乎嗤笑了一声,可他掀开帘子仔细看时,对方面上无悲无喜,什么也没有。
今天还算顺利,天黑前他们找到了一间驿站。一切安顿好,睡前,阿寄忍不住又问了一遍姜遗光白日问过的那个问题。
这回,姜遗光说出了一个他完全没有想到的答案。
“因为,没有佛祖。”这个年轻男人残忍又平静地告诉他,“没有佛祖,没有神仙,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除掉鬼。”
“神也好佛也好,都是前人捏造出的虚假,就是为了让人心里有个慰藉。原本鬼也是这种捏造的东西,用来警示人不要作恶。但捏造的神并未成真,想象的鬼却变成了真实。”
到最后,他又听见这个可怕的公子轻轻呵了一声,不知在笑什么。
阿寄没有听懂这个答案,只能默默记在心里。
大约是彻底进入了蜀地,一路上遇到的怪事陡然多了起来。
譬如走在一条路上,突然发现已经是第三次经过同一棵树,比如路上遇到的卖炭老翁,掀开竹篓一看,里面装的的确是炭,却是些被烧成炭的枯焦人骨。再比如路上借宿一户大户人家,第二天醒来时却发现这家所有人全都整整齐齐吊死在大门口。
越往前走,越可窥见人心惶惶之象。不必刻意观察都能发现各种寺庙、道观变多了,一条街上能有七八家庙宇,即便大雪天这些庙宇门口也排着长队,香火鼎盛。
而当地的官府也几乎不存在了。
途径好几个县时,都听说他们的县官不知招惹了什么,一夜间全家死绝,几次过后,上面也不再派人下来。有些老百姓都怀疑可能上面的官儿也遭遇了不测。
绝大多数百姓这辈子一个字都不认识,才有愚民一说。可“愚民”有时候又是敏锐的,就像风雨来临前的鸟儿会不安地四处低飞,天灾前的生灵也会从山中跑出来。
眼下老百姓们便是如此,他们一辈子都不会离开家乡,靠着游商打听外面发生了什么。但冬天游商也少了,许多百姓只知道自己村里或镇里的事,对外界一无所知。但他们都生出了不安的感觉,好像有什么不妙的事情在暗中发生一样。
他们什么也做不了,脚下土地就是他们的根,所以即便感觉到了危险,老百姓们也不会离开,只会选择多盖几间庙宇祠堂,多向神仙和老祖宗们祈求保佑。
越往蜀地深处走,人烟越少,不安感愈甚。
若不是姜遗光坐镇,忠诚一词又几乎刻在了近卫们的骨子里,他们都想打道回府算了。
尤其是在听说白家祖宅的地址后,更是感到了畏惧。
无他。
白家祖宅就在酆都。酆都城向来有鬼城之称,放在以前他们可能不在乎,可现在……他们当中还有谁没见识过恶鬼啊?
这群人对姜遗光更加恭敬了。
酆都之行不可避免,只能祈祷姜遗光能庇护他们一二。
半月后,赶在新年到来前,一行人终于来到了酆都城。
乍看下,酆都城城门高大古朴,并没有想象中的阴森,甚至城中来来去去的人比外头还多些——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准备置办年货。
验关牒,进城门,人流如织,趁得这大雪天也多了几分热闹烟火气。一直闷闷不乐的众人心情也好了几分,身上都不觉得冷了,跟着几个领路人顺利地找到了客栈住下。
根据白家老仆所说,白家有一分支就在酆都守着老宅,他们递帖子过去就行。
一夜无事。
第二天天还没亮,他们就被外面嘈杂声吵醒了。往窗外一看,似乎满城的人都从家里出来了,街上到处都是穿着鲜艳的人,满面欢笑地往某个方向涌去。
客栈里有些从外地赶回家过年的人,他们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群人聚在楼下想问个清楚,结果客栈里的掌柜和小二也走了。没奈何,众人只能草草吃了些东西跟着追出去。
街上到处都是人,明明还有几天才到年关,可早已充满了年味儿。道路两边屋檐下挂着大红灯笼,贴着红剪纸。人们穿着新衣新鞋,头戴新帽,小孩也穿着崭新的虎头鞋,手里捧着灶糖、糍粑、糖葫芦、面人等跑来跑去。个别顽皮的,见着两边房子没人,扔个小炮仗,很快就被自家大人抓起来往屁股上狠抽几下,放下以后又混不在意地跟着人群往前跑。
因为人多,也好打听,随便问了几个,都说是去天子庙进香的。
天子庙是今年才盖起来的,里面有当今天子的塑像,还有几位公主皇子。下一任天子也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