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科幻 > 我的戏剧年华 >第247章 那点意思得多少呢

第247章 那点意思得多少呢

作者:司马白衫字数:2231更新:2024-10-29 05:34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人艺,于是之办公室的门,开着。

今天上午,他想把江浔的《芳华》重新读一遍,可是办公室里人来人往,就跟菜市场似的。

他是个好好先生,为人宽厚,善良心软,人情味也浓,抹不开面子,什么分房子、评职称,杂七杂八地全找他,半个上午就没喝上一口水。

“浔子……”

江浔进来的时候,正瞅见一人在跟于院打官司呢,院里出国演出,这位呢,争着要去,于院心一软,就把这人的名字加上去了,把另外一人划了下去。

可划掉的那個人又来找他,质问为什么把他划掉,他只好改正过来。

结果今天被划掉的人又来找他,弄得他两头不讨好,进退两难。

看着于院的样子,江浔是又心酸,又好笑,

“浔子,你来了,中午在这儿吃饭。”于是之好不容易把这人打发满意了,这才瞅到江浔,就跟看到孩子似的,他下意识地拉开抽屉,想找点好吃的,“你来找小濮?”

哥俩好,人艺人所共知,江浔不由有些心酸了。

从八四年开始,他的记忆力就开始衰退,老忘事,这两年,剧院里的人名,常走的地名经常“掉线”,今年,他的嘴巴一直动,怎么控制也控制不住。

“是您让我来的啊,您不是说中午请我吃羊肉馅的饺子吗?”江浔笑嘻嘻地坐在他办公桌一角,一边拿起一本书翻着。

“下来,没规矩。”于是之就跟王利发似地拍拍自己的头,“我记起来了,你说我这记性,本子我看了,是好本子,写得真好。”

一句话,江浔差点破防。

他看着本子,上面有铅笔写的意见。

这也是于院的习惯,即便提意见,一定是要用铅笔写,这样可以随时擦掉。

他,对别人的劳动非常尊敬,给别人的剧本提意见,都得事先提前读两遍,他觉得人家辛辛苦苦花了好长时间写了个剧本给你看,你看完一遍就给人家提意见是不够的。

“这本子,我没有什么意见,感觉很成熟,”于是之笑道,“好啊,我们人艺又出了位编剧,这不,知道你爱吃羊肉馅的饺子,中午我们爷俩喝点。”

嘿——

江浔嬉皮笑脸地把胳膊肘支在桌上,托住自己的下巴,就没皮没脸地往前凑,惹得于是之笑着往后坐着,“去去,有话好好说,别弄些鬼把戏。”

“我是说啊,于大爷,我得梅花奖,您不请我吃饺子,这写了一本子,您又要请我吃饺子,又要请我喝酒,这是为什么呀?”

于是之笑,他伸手在江浔的脑瓜上弹了一下。

“浔子,你说,为什么作家、诗人不会说自己是语言艺术家?为什么演员就觉得一个演员的称呼不过瘾,非得要加上表演艺术家、一级演员、二级演员……什么什么奖的获得者?”

嗯?

“得奖不得奖不都是演员吗?一个奖,有那么重要吗?”于是之就这样看着江浔。

窗外,零星的雨点飘来,钻进窗子,湿润了窗台上的一棵君子兰。

江浔沉默,对,不管什么时候,我,都是一名演员。

“可是我毕竟年轻,不象你们老同志,你们吃得盐比我们吃的饭多,您看,苏民老师给了我一块表,您不也得表示表示?”

“我不象苏民有的是金山银山,那你要什么?”于是之露出王利发无奈的表情,好象眼前就是宋恩子和吴祥子在敲诈他。

“啊,那……王掌柜不愿意咱们看,王掌柜必会给咱们想办法!咱们得给王掌柜留个面子!对吧?王掌柜!”江浔笑着说着茶馆里的台词。

“我出个不很高明的主意:干脆来个包月,每月一号,按阳历算,你把那点……那点意思送到,你省事,我也省事!”

江浔脸上一幅宋恩子的表情,逗得于是之直笑。他也顺着这台词往下走,“那点意思得多少呢?”

“多年的交情,你看着办!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江浔笑道。

于是之大笑。

他是太喜欢这个年轻人了。

他认识的演员当中,他以前最欣赏的一位是李保田,另一位是姜文,现在又加上了一个江浔。

这孩子,肯吃苦,悟性强,性格也好,不象别人那么拘谨,聪明中还带着一点狡黠,现在还会写本子了,第一个本子就写得这么好。

“浔子,你可别掉钱眼里去……”于是之笑着用手指着江浔。

“没办法,我困难啊……我变尽了方法,不过是为了活下去。”江浔是太喜欢茶馆,台词张口就来,“我得活下去啊,您不得把您的什么秘籍、感悟传授给莪?”

是要这个啊。

于是之笑了,他站起身,八七年的时候,他写过一本《于是之论表演艺术》,现在正在写的是《论北京人艺演剧学派》。

对,人艺的表演自成一派!

“您这……也是……”江浔手捧着稿子,手写的稿子,这还没付梓,自己怕是第一个拜读的吧。

“多给我提提意见,”于是之道,他假装不耐烦地挥挥手,“来了就跟我要东西,吃完饺子你就回去,离我远远的……”

“让咱走咱就麻溜着吧……”江浔说着就假装往门外走,正碰上一群人拿着饭盒进来。

“顾导,濮哥,龙云哥……”

这个时候北平人艺有十几个编剧,人称“小作协”,李龙云、何冀平、过士行、王梓夫、顾威、林兆华、任鸣、濮存昕……

一批批青年剧作家、导演和演员在舞台上绽放才华,成为北平人艺的中坚力量。

于院在人艺最开始主管的是创作组,人艺所有创作组的人都特别喜欢他。

平时编剧们的生活非常自由,于院每周都会组织六七个编剧一起聊天吃饭。

编剧中午也都是从食堂打了饭去他那吃,他提供酒,泡了枸杞之类的,每天中午大家就在一起吃饭、喝酒、聊天,但其实都是聊本子,相当于工作餐。

“你们都来看看,看看,我们人艺又出了一位作家……”

哦,濮存晰是知道的,江浔他们正在准备参加世界大学生戏剧节,本子创作好,也送给苏民老师一份,他还没得及翻。

“你们看着,我去打饺子……”江浔瞅这空当,跑到食堂,打了三份羊肉饺子,又拿了几头蒜。

“光看开头,是好本子!”还没走到门口,里面就传来林兆华的声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