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科幻 >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 >第20章 禾下乘凉梦

第20章 禾下乘凉梦

作者:少面多肉字数:2733更新:2024-10-22 03:45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一位慈祥的老人正在接受记者的采访:

“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能绊倒一个国家,

“你年纪轻不知道,历史上大饥荒饿死人的,大家都吃不饱饭。”

“您是不是特别害怕这样的场景再次出现?”

“不可能了!”

一句轻轻的“不可能了”在各个位面的帝王耳边却如同一个炸雷

他说不可能了?

怎么可能?

要如何做得到在饥荒时代不饿死人?

即使是历史上的盛世之年,

百姓也只是不饿肚子而已。

遇到饥荒,别说吃树叶啃树皮了,就是观音土都得抢着吃!

这后世之人居然敢说不会再有人饿肚子了!

他哪里来的自信?!

莫非此人是神农下凡?

天幕中视频画面一转

一张袁老的照片出现在天幕

“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在杂交水稻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953年,在父亲的极力反对下,袁隆平选择了西南农学院,农学系,从这里开始了他和水稻的不解之缘。

“1960年袁老被分配到湘省安江农校担任教师。”

“他起初教俄文,也研究过红薯,后来因为粮食短缺,他便开始研究起了水稻增产”

“他立志解决华夏人挨饿的问题。”

1966年,他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在论文中他指出:“水稻具杂种优势,尤以籼粳杂种更为突出。要想利用水稻杂种优势,首推利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他深信,通过水稻杂交育种,一定可以大大的提高水稻的产量!”

看到此处

大明位面

朱元璋腾的一下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这就是他的自信来源吗?

这就是后世不再有人挨饿的方法吗?

此事如果真的做成了,那真的是功在千秋。

如此功业,建庙立祠享受万民香火也是当得的!

因为吃不饱肚子才造反的朱元璋

深刻的明白

粮食对于国家的重要性,稷乃国之根本!

如果人人都能吃饱肚子,就不会有下一个朱元璋!

想到此处转身下令:

“传太史令,给咱详细的记录,让户部的人仔细的研究。”

“这杂交水稻之法给咱好好的学,如果产量能增加哪怕一成,他们就是大明的功臣!赐爵封侯!”

在老朱心中,这杂交育种之法,如果能提高水稻产量超过三成,已然是不世之功了!

大唐位面

唐太宗李世民肃然起敬

“禾下乘凉梦!好一个禾下乘凉!”

“古有神农尝百草,为百姓分辨药材粮食”

“后华夏有人能为百姓解决吃不饱的问题”

“此乃无上功德啊”

天幕中关于袁老的视频还在继续

“1961年7月袁老在试验田里发现一株水稻‘鹤立鸡群’长得特别好。”

“他大喜过望,认为发现了好品种。”

“他小心翼翼的收了种,准备在来年种下一片,看是否有奇迹发生”

“第二年,稻株抽穗后的结果并不理想,高的高,矮的矮,参差不齐,远没有当初发现的样的好”

“这次的失败,并没有让袁老放弃。”

“他又重新带着放大镜在田间地头寻找新的野生稻种”

“一次他从稻田里14万株稻穗中,找到6棵水稻雄性不育株。”

“到了1968年,6株水稻雄性不育株培育成700多株,插在两分地的试验田里。可一天早上,袁隆老发现实验田被踏成烂泥塘,田里的禾苗被拔得精光”

“实验被人为的破坏了!”

“接二连三的打击并没有使袁老的研究热情有丝毫的减退!”

“他依然孜孜不倦的奔波在各个田间地头。”

“事情在71年出现了重大转机,这一年袁老在野外发现了‘野败’——野生雄花败育株。”

“‘野败’的出现成为了突破三系配套的关键!”

“两年后,已经在农科院工作的袁老正式宣告: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1976年,杂交水稻开始了大面积推广种植,全国推广面积达到了208万亩。”

“此时的杂交水稻亩产量已经突破了:一千斤!”

大明位面

刚刚坐下的朱元璋被震惊的站了起来,

“多少?”

“一千斤?”

“标儿你说这个天幕里讲的是真的吗?”

此时的大明,水稻亩产才刚刚接近三百斤。

即使是在富庶的江南地区,一年两季也不超过五百斤的亩产!

一千斤的亩产意味着,大明现有的土地能够养活多一倍的人口!

这意味着什么?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语气都微微的出现了颤抖。

朱标自然明白老朱问话的意义,略微思考了下说道:

“这杂交育种之法比我们之前想象的还要重要”

“儿臣一定亲自督办,为我大明种出更多的粮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2006年华夏停止了接受国际粮食计划署的援助”

“自2007年开始华夏成为国际粮食捐助国”

“与此同时,我国水稻的亩产记录依然在被不断的刷新着”

“2019年第三代杂交水稻先锋组合‘叁优一号’在衡南县稻区试验田内取得了单季产量超过2000斤的惊人成绩”

“2020年,‘叁优一号’在同样的一块试验田内进行了双季亩产测试,晚稻平均亩产为1800斤,早稻平均亩产1300斤。”

“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测产为3100斤,成功的创造新的纪录。”

............

弹幕飘过:

——这世上没有神仙也无需立庙,因为每一缕升起的炊烟,都飘自人间的怀念。

——神农真的来过这人间!

——袁老曾叫我们好好吃饭!

——袁老请放心,后继必有人

——袁爷爷,您此刻是否已经在梦中的禾下乘凉了呢?

——袁老配享太庙

——袁老,国士无双

大明位面

老朱和朱标相互对望一眼,双双愣在了原地

“三千斤!?”

他们梦里都不敢有这么大的胆子!

朱元璋长叹了口气,

这后世能有如此人物,后世幸甚!华夏幸甚!

朱标拱手道:“父皇,儿臣建议为袁先生刻碑立传,遍传大明”

朱元璋:“先人为后人立传,千古未有啊。”

“正因为千古未有,方可彰显袁先生的不世之功”

“不单为我大明天下,亦为后世华夏贺!”

“有先生如此,天不负我华夏!”

“准奏!”

大明位面

崇祯年间

一间书房内,案几之上,放着尚未编撰完备的《天工开物》“乃粒篇”

宋应星看着天幕中关于袁老的介绍,不由得眼含热泪

这后世竟然出了这般人杰,岂不是救天下百姓于水火?

这后世也有如他一般为天下百姓研究农桑之人。

宋应星喃喃自语道:“前有《天工开物》后有‘禾下乘凉’吾道不孤!”

大清位面

乾隆皇帝

在刚开始看到杂交水稻亩产破千斤的时候并没有特别的在意。

毕竟自己康乾盛世,虽然水稻产量不高只有每亩300多斤

但此时番薯土豆都已经在广泛的种植,

有些地方土豆的亩产也达到了1000斤。

百姓虽然过得不怎么好,但在乾隆爷眼里,这已经是千古未有之盛世。

乾隆心想:“这后世,亦不过如此”

当看见杂交水稻亩产突破3000斤时。

乾隆皇帝满脸的不可置信:“这......是真的?”

“我大清的盛世情不是被比下去了?”

“这后世该是个什么模样?”

不过一会,天幕中刷出了新的视频《这真的是大学生军训吗?》

喜欢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