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人就暗中有了谋算想要反唐,可笑的李隆基还真以为这两人有多忠心耿耿。】
嬴政扫过孙叔通,不得不承认,他也喜欢听马屁,但若是孙叔通敢造反,他哼了一声。
刘彻咋舌,对两个外邦人这么好,他是忘记了匈奴怎么掳杀汉人的吗?
李世民真是想晕过去,这样就不用听李隆基做的糟心事,接连封突厥人为将军、节度使,是忘了当初渭水之盟的耻辱了吗?!
他怒气冲冲,“把渭水之盟的耻辱记下来,挂在朝堂上!”
他要让李唐皇室必须记住这一耻辱!
武则天看着李隆基惨白的脸,心道了一句可惜,这样的人她不敢把江山交到这种人的手中。
开元年间。
李隆基和张九龄可算是知道了安禄山他们在哪,不过此时并不是打草惊蛇的好时机,张九龄安抚着愤怒的李隆基,“陛下,一切要从长计议。”
起码要先将节度使的兵力一点点收回来,再去抓那两个人并除掉。
至于张守珪,张九龄叹了口气,此人之前三番四次战胜外邦,哪知道竟然会成了安禄山和史思明的贵人,真是世事无常,让人意料不到。
此时的张守珪愣在原地,满脸不知所措,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还是造成乱世的帮手?
他身旁的将士急忙开口,“张大人,还不快将那两人拿下送到长安,这样也能减少罪责。”
张守珪立即回神,来不及多想,“快去!”
天宝年间。
所有人都鸦雀无声,他们终于意识到了安禄山和史思明两人是叛徒。
李隆基目呲欲裂,指着他,“安禄山,你竟敢!”
“来人,给我拿下!”
安禄山也不装了,冷笑,“陛下,这皇位你做的时间也够长了,也该换换人当了。”
从殿外窜进来一群人,领头的人正是史思明。
李林甫、高力士等人都大惊失色,怎么突然就变成这样了?
朱元璋啧啧两声,那时已经昏庸的李隆基能看出来才怪。
【间接性造成安史之乱的人还有一位,那就是当时的宰相李林甫,这就不得不说当时李隆基身边的高力士,晚年的李隆基不理朝政,沉迷酒色,高力士身为他的宦官从这个时候起就开始逐渐掌权,最后权倾朝野,臣子上奏的文表都得先送到高力士的面前,大事由皇帝做主,小事由高力士自行决定。】
【公元733年,武氏向高力士请求举荐李林甫担任宰相,虽然没有直接答应,但还是让李林甫成功入朝为官,公元736年,李林甫进谗言,唐玄宗因此罢免贤臣张九龄,描述李林甫也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词,‘口腹蜜剑’,在李林甫担任宰相之后,凡是有能力、才能的人都必定会受到他的打压,就像杜甫。】
【李林甫为了防止有能力的人来到朝廷,还给唐玄宗编了一个‘野无遗贤’的考试闹剧,参加这次考试的学子认真准备却全部落榜,其中就包括杜甫。】
【杜甫之后投献无果,仕途失意不知道有没有李林甫的手笔,两人的名中可都有‘甫’字,毕竟李林甫这个小人什么都能做得出来,至于其他未知名的学子估计也都认为是自己的原因才没有考中,谁都想不到这竟然是李林甫为了拍唐玄宗的马屁制造的一场闹剧,李林甫,你对的起那么多认真备考的学子吗?】
嬴政又想起了赵高,果然如果君主昏庸,就会被那些贼臣牵着鼻子走。真是可惜了那么多的人口,900多万户人口啊。
刘彻一直听天幕提起杜甫,也被杜甫所作的诗震撼过,一时间也有些惋惜。
这样的才子应该得到重用才是,却因为一个小人郁郁不得志。
李世民还曾亲自誊抄杜甫的诗,现下听到李林甫的所作所为,气的脑袋要爆炸了,“李隆基,你该死!”
还‘野无遗贤’,他真想撬开李隆基的脑袋看看他是不是有病,不然怎么会这么不要脸!
连他都不敢这样说,李隆基真是好样的!
开元年间。
高力士抖着身体跪在地上,他慌乱地求助张九龄,“张大人....”
张九龄听到自己被罢免只怔住好一会,随后他垂眸,“陛下,断不能让此人祸乱朝堂。”
李隆基一时语塞,他看向高力士,狠狠心咬牙,“将高力士关入大牢,抓到李林甫之后即刻处死!”
高力士面如死灰。
天宝年间。
李林甫没想到自己做的事情被天幕揭露出来,他来不及求饶,那边安禄山和史思明便已经开始让人行动,一时间殿内外无比混乱。
李隆基连忙逃窜,都顾不得在人群中的杨玉环。
朱元璋也喜欢杜甫做的诗,可惜有此等小人作乱,不然杜甫一定能平步青云。
已经年迈的杜甫听见天幕的话,泪洒衣衫,他也是现在才知道是因为这个才落榜的,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心酸的?
其他一同参与当年那场应试的学子们,有的疯狂大笑,宛若疯子;有的喃喃自语,要去京城杀李林甫;有的家中亲人擦拭眼泪、崩溃大哭,只因那人已经去世,到死都不知道当年的那场考试落榜不是因为他们的才能不足。
第87章弱国无外交
87
【张守珪、李林甫两人都可以说是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但最该死的还是你——李隆基!】
【一个皇帝,受天下百姓供奉却丝毫不理朝政,只顾着同抢来的妃子饮酒作乐,重用小人、奸臣,更可笑的是在安禄山造反之后,李隆基还认为是别人为了诬告安禄山而编造谎言,你对得起那些守护大唐江山的将军战士们吗?】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1]。李隆基你永远都对不起他们!】
【公元755年,拥有20万兵力的安禄山以讨‘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叛军所到之处,皆闻风丧胆,很快就控制了河北,过了几日,李隆基终于相信安禄山在造反,于是与杨国忠商量,杨国忠当宰相的时候朝廷小人当道、腐败至极,那肯定是指望不上的,由于杨国忠的无能,安禄山的军队在仅用了一个月就攻入洛阳,公元756年正月初一就在洛阳称帝[2]。】
【此时的李隆基在干什么?他在听信宦官监军边令诚和宰相杨国忠的谗言,杀了将军封常清、高仙芝、之后更是逼的哥舒翰出战,最后害的哥舒翰等将领被活捉逼着投降。】
【人家几个将军都已经想好对策,坚守城池便能战胜叛军,李隆基却非要逼着哥舒翰出城迎敌,使得唐军大败,潼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不明白李隆基你到底在想什么?】
每个古人都能感觉到声音中隐藏不住的怒气,他们也不约而同地想,是啊,为什么打仗不听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