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285章理财祖宗
坐在赵孝骞面前的苏轼容貌不算出众,脸上的皱纹有点多,皮肤也比较黑,身材有些瘦削,仙风道骨的模样。
表情随和,眼神有光,看起来像一个和蔼的邻家老头儿,能蹲在门口台阶上一起崂家常的那种。
谁敢信这平凡的模样,竟然是大宋文人士子们争相崇敬爱戴的文坛领袖?
据说这位苏轼是个典型的大吃货,基本什麽都吃。
人家神农尝百草是为了甄别毒与药,苏轼呢?
他就是馋,纯尝味儿。
赵孝骞只有点奇怪,苏轼这麽爱吃,为何却这麽瘦?
不合逻辑。
对比一下赵颢,这位活爹其实并不馋,每日饭食都比较克制,可他却胖达两百多斤,再看看苏轼的身材·····
苏轼这次回京,是被朝廷召回的。
他原本已被贬谪惠州,任宁远军节度副使,这个官职基本是个纯吃朝廷俸禄的,没有任何实权。
可哪怕已被贬到这个地步了,去年新党得势后,作为旧党人物的苏轼,
仍然继续被打压。
朝廷这次召回苏轼,是打算让他回京述职。
一个远在惠州,毫无实权的官儿,莫名其妙把他召回京述职,本身就很不寻常,以苏轼的猜测,估摸述职之后,可能会继续将他贬谪。
新党得势,章怀手握权柄大杀四方,当年的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也算是旧党中的风云人物了,新党上台后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他。
可惜后来苏轼被一贬再贬,无论新党旧党,都没有任何人站出来为他说话。
因为苏轼太正直了,新法诸多弊端,苏轼激烈反对,于是人们理所当然把他划入旧党阵营。
然而没想到元佑年间,旧党掌权,苏轼又上疏痛斥旧法的种种弊端。
这下把朝臣们整不会了。
大哥,你到底哪头儿的呀?
最终苏轼被贬谪,无论新党旧党,都没人帮他说话求情,因为他把两个阵营同时得罪了。
朝堂上唯有感天动地的扶兄魔苏辙站出来,为兄长苦苦求情,然而并没有什麽卵用,苏轼该滚多远就滚多远。
踏入朝堂大半生,有一半的时间不是被贬谪,就是在被贬谪的路上。
然而,令赵孝骞感到敬重的是,人生遭遇如此大的打击,此时的苏轼眼里的光芒却仍未熄灭。
他多了几分沧桑,但他并未放弃自己的人生,身处任何困境,他都能乐观地面对。
这样一个人,很难不跟他交朋友。
「苏学士认为这次回京,可能又会被贬?」赵孝骞斟着茶水问道。
苏轼端杯饮尽,露出享受的表情,淡淡地道:「庙堂之高,高不可问,
江湖之远,随遇而安。无论朝廷如何处置老夫,老夫接下便是。」
赵孝骞微笑,不出意外的话,这次苏轼可能真要去海南岛住海景房了。
章怀不是什麽大度的人,莫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不挖绝户坟都算他宽宏大量了。
对曾经的旧党风云人物,章可不管他是什麽文坛领袖,该整则整,该弄死便弄死,他的眼里没有领袖,只有罪人。
深深地注视着苏轼,赵孝骞的眼里也有光。
前世托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福,赵孝骞的语文成绩还算不错,不过他太讨厌课本里的朗读并背诵全文。
除了有限的几位古人的诗词,其中就有苏轼和李白。
苏轼的词,读来有一种看透世情的洒脱和豪迈,也有几分年华不再,报国无门的悲怆,读来总令人感到怅然。
可以说,苏轼算是赵孝骞的偶像了。
粉丝对偶像,首先要尊重,其次,趁着见到活的了,能的尽量,千万不要矜持,持则生变。
不谈沉重的庙堂话题,赵孝骞当即命人取来纸笔。
很快下人将纸笔送来凉亭,赵孝骞将它铺在石桌上,苏轼笑道:「久仰赵半阙之才名,阁下诸多词作里,老夫犹喜「沙场秋点兵」那句,莫非世子今日打算泼墨挥毫赠老夫?」
赵孝骞笑道:「苏学士恰好说反了,是小子打算请苏学士泼墨赠予小子,随便写点啥都成,重要的是落款一定要写赠予我,写全名———」
苏轼呆:「你想让老夫现作一阙?」
「小子怎会如此为难苏学士,随便写点啥,您以前的旧作也行,比如那首『大江东去』,又或者『千里共婵娟』,小子特别喜欢。」
苏轼的性格倒是洒脱,让他写就写,再说文人之间互相馈赠自己的作品,也正是文人聚会的应有之义。
于是苏轼提笔就写,把曾经的得意之作写了两首,就照赵孝骞说的,一首大江东去,一首明月几时有。
一笔龙飞凤舞的行楷洋洋洒洒,字如其人,苏轼的字也是分外俊秀灵动,又带着几分阅历半生的老练,看起来赏心悦目。
重要的是,落款处果然题上了赠汴京安乐郡公赵子安。
赵孝骞不由大喜,搓着手兴奋不已。
不愧是偶像,粉丝的要求从来不拒绝,这不发了麽!
这些词作将来留给后人,哪怕后代是个败家子,凭着苏轼的亲笔词作,
多少能换几日酒钱。
写完之后,苏轼揉了揉发酸的手腕,笑道:「依你所言,两首已写完,
世子可满意?」
赵孝骞一惬,满意?当然不满意!
两首怎麽够!
赵孝骞搓着手,陪笑道:「苏学士受累,多来几首呗?小子犹喜苏学士之词作,若能每夜对着词作念诵入眠,定是人生幸事。」
文人相轻,但文人最受不了的是追捧,只要有人欣赏他,并且勇敢表达出来,一定会心花怒放,尤其是赵孝骞如今在文坛的地位也不低,能得到这般分量的人的尊重与肯定,苏轼愈发欣悦。
于是苏轼挽起袖子,大干特干。
「莫听穿林打叶声」,写上!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写上!
「老夫聊发少年狂」,写上!
渐渐地,苏轼写得满头大汗,手腕又酸又疼,字迹都有点走形了。
然而赵孝骞却浑然不觉,挥手又令下人再次取来一宣纸。
苏轼当即脸色一苦:「还写?」
赵孝骞满眼冒星星:「多写点儿,让小子对您的崇拜多元化————」
「还想写啥?」
「词作字数太少,咱选个字数多的,《赤壁赋》如何?」
苏轼怒了:「你想累死老夫?」
看着凉亭长椅一写好的词作,苏轼眼晴一眯,终于醒过味儿来。
「你小子不会是来老夫这儿进货的吧?」
赵孝骞正色道:「苏学士误会小子甚也,大家同为词坛成名人物,小子岂会做出如此不要脸的事?」
苏轼想了想,觉得也是。
能作出「募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等绝佳句子的人,怎麽可能如此不要脸?
苏轼于是很痛快地道歉:「是老夫误会世子了,不过,《赤壁赋》老夫是不会写的,想都别想了。」
赵孝骞也不介意,嘴角的笑意压都压不住。
手头上至少有七八首苏轼亲书的词作了,这是什麽?
这是我老赵家子孙后代的致富之道啊!
若能在手里保存数百年,后世送上拍卖会,每一幅至少千万起叫。
什麽「富不过三代」,那是老祖宗不懂理财!
看看赵孝骞这位老祖宗,带给子孙后代多大的好处,以后老赵家的祠堂里,赵孝骞的牌位必须站C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