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陈饶的晋升可谓是破格提拔。
因为王莽钦定的符命功臣原本是按照职位来排定的,五威将封为子爵,五威帅封为男爵。
而陈饶作为五威右帅,理应封为男爵,但现在却直接被提升为子爵!
这让王骏心中更不是滋味。
他战战兢兢地回答:
“皇上,匈奴王对此事仍不服气,他已派遣其弟右贤王带着马牛来到常安。
表面上虽是入朝谢恩,但实际上他们还是为了那块旧印而来。
您看这该如何应对?”
王莽闻言大怒:
“为了一块破印,他们竟敢追到常安来!
就按照威德子的话去回应他们:
要印没有,要命有一条!
予倒要看看,他们究竟有何能耐能把这印要回去!”
王骏没说的是,他们一行人回来的路上,抵达匈奴左犁汗王咸的领地时,意外地发现了大量的乌桓人。
根据先前与匈奴签订的新约,匈奴是禁止接纳乌桓人的。
因此,他们毫不犹豫地向匈奴方面提出了严正要求,勒令其立即将这批乌桓人遣返。
然而,这一事件却成为了压垮双方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乌珠留单于回想起过去的种种屈辱,连劫掠一些乌桓人口都要受到新朝的干涉,心中不禁涌起了强烈的反抗情绪。
他决定不再对新朝服软,既然新朝坚持要送乌桓人回去,那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于是,单于派遣了十余名将领,率领万骑兵马,以护送乌桓人回故乡的名义,浩浩荡荡地屯兵在朔方郡的边境。
这一举动无疑是在向新朝示威,兵气骤然紧张起来,中原与匈奴之间维持多年的和平关系就此宣告终结。
与此同时,在西域诸国以及西南的钩町等地,五威将帅们也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印绶的更换工作。
他们的王号都被降为侯,也给这些国家带来了不小的心理打击。
虽然表面上他们仍保持着对新朝的尊敬,但心中却难免滋生出不满的情绪。
就在这个敏感的时刻,匈奴在朔方屯兵的消息传来,这无疑给已经动荡不安的局势又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诸国开始嗅到了一些特别的味道,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信号,预示着中原与匈奴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另一方面,前不久,由甄丰父子制造的符命风波,还未发作之前。
甄丰萌生了亲自前往西域“调研”的念头。
这一消息迅速传开,让西域诸国心中五味杂陈,
毕竟,接待这样一位高官,无疑是一项繁重的任务。
车师后国,这个从车师国分裂出来的小国,更是对此苦不堪言。
他们的领地紧邻戊己校尉的屯田之处,这位仅次于西域都护的高官,不仅负责军事,还掌管屯田事务。
甄丰若来,车师后国必然首当其冲。
车师后王面对即将到来的接待重任,满心忧虑。
他向大臣们抱怨,按照惯例,他们需提供牛羊粮食,还要负责向导、翻译等工作。
然而,整个国家不过一千户,三四千人口,五威将帅刚刚宣符命,他们已竭尽全力,仍难以满足要求。
如今甄丰这样的高官前来,国家恐怕要被掏空也无法完成接待。
绝望之中,车师后王萌生了逃往匈奴的念头。
然而,这个尚未付诸行动的打算,却被戊己校尉刁护得知。
刁护不问青红皂白,将车师后王戴上刑具,押送至西域都护府。
车师后王虽小,却也是一方之王。
尚未有叛乱的实据,就遭此羞辱,实在令人愤慨。
囚车离开时,许多居民哭着送别,他们深知中原的习惯,这位王怕是凶多吉少。
果然,囚车一到西域都护府,但钦立即斩杀了车师后王。
王的兄长闻讯,悲愤交加,带领国中两千多居民和大量牲口,举国投降匈奴。
单于正因前事恼火,见此情景,偏要违反与新朝的约定,不仅接纳了车师后王兄的投降,还派兵与其一同返回车师地区。
同时,车师国分出的另一个小国——车师后成国。
九月,匈奴攻杀了后成国的首领“后成长”,还击伤了西域都护司马。
匈奴来势汹汹,而戊己校尉刁护又恰逢病重。
为了防备匈奴进攻,他派遣属官屯兵各处。
然而,陈良、终带等四人却觉得形势不妙,担心西域在匈奴的压力下背叛,到时他们将孤军奋战,死于战事。
再加上他们对王莽登基的不满,便谎称匈奴来袭,率领军士冲入戊己校尉府,将刁护及全部男性亲属杀光,挟裹着女眷儿童及其他官吏家属两千多人,打出“废汉大将军”的旗号,向北逃入匈奴。
陈良、终带在匈奴被委任为乌贲都尉,住在乌珠留单于处,常伴单于左右,得到了信任。
匈奴屯兵朔方的挑衅和陈良等人的叛乱,让王莽不得开始不正视边境问题。
他未曾料到,更换一枚印章竟会引发如此多的麻烦。
他坚信将“四夷”降格并无不妥。
新朝的自己都取消了王号。
按照五等爵制,皇子只是公爵,高官也只是侯爵。
西域的城邦更是远不如中原的县大,降为侯有何不可?
然而,儒家今文经学却持有不同的观点。
他们认为“异内外”,即文明与野蛮有内外之别,华夏文明高于夷狄野蛮。
新朝虽比汉朝更“文明”,比匈奴自然更不必说。
在匈奴印章上加一个“新”字,本意并非要高其一头,而是希望文明的新朝能引领野蛮的匈奴一同奔向文明。
建立符合儒家理想的国际秩序,本就是新朝改制的重要一环。
其实,早在汉宣帝时期,朝廷就曾争论过对匈奴的礼仪。
当时呼韩邪单于来朝,丞相黄霸等人主张以诸侯王礼仪对待匈奴,位次在诸侯王下。
然而,太傅萧望之据理力争,认为不可。
他提出两点理由:
一,是匈奴虽与汉朝关系友好,但本质上是“敌国”,应以独立国家相待,不能以臣下之礼待之。
二,是若将匈奴视为臣属,将来关系一旦恶化,汉朝将陷入被动。
以兄弟之国待之,则无此忧虑,更能凸显华夏的文明。
萧望之的观点最终被汉宣帝采纳。
而王莽却推翻了这一政策,回到了当年被否决的意见上去。
于是,萧望之的预言不幸言中。
匈奴的兵马已经压境而至,北方边境几十年的安定被打破,百姓开始逃亡内地。
西域也出现不稳的征象,西域都护但钦已上书提醒,匈奴南将军有可能入侵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