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方逸看几人义愤填膺的模样,微微摇了摇头。
目光深邃地望向窗外,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阻隔,回到了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
“你们所言非虚,但历史的真相往往比表面看到的更为复杂。”
随后缓缓道,“崖山之战,不仅是南宋的终结,更是华夏文明的一次重大挫折。
那场战役中,无数文人墨客、工匠商贾,乃至普通百姓,选择了与国同殇。
他们的牺牲,不仅仅是生命的消逝,更是文化、智慧与精神的断代。”
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而明朝的覆灭,更是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激烈碰撞的缩影。
满清入关,带来政权更迭。
剃发易服,看似是简单的服饰变革,实则是对汉人身份认同的强烈冲击。
许多汉人为了坚守自己的文化信仰,不惜以生命为代价,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抵抗。”
这些都是中华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细节,是那些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过往。
然而,它们并非仇恨的种子,因为所有这一切,都不过是历史长河中正常的变迁与演进。
说到这里,不禁又要回到之前的问题——何为“中国”?
在当今时代,我们对于“中国”这个词的理解,已经简化为一个国家的名字,指代着一片具体的土地。
然而,在古代,“中国”的含义远非如此简单。
它指的是“天下的中央”,即全世界的文明中心。
这是一个文明意义上的概念,代表着人类所应追求的方向。
在那个时代,达到了文明最高水准的地方,就被誉为“中国”。
“中国”这个称呼最早出现在西周刚成立,迁都洛邑之时。
当时的人们都认为那里就是“中国”,是周天子应该居住的地方。
称之为“宅兹中国”,意味着那里是文明的发源地,是世界的中心。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中国”这个地理范围逐渐扩大。
大秦、大汉、大唐、大宋、大明……华夏文明如同璀璨的星光,辐射到了整个亚洲地区。
那时候的人们普遍认为,文明应该是所有人共同的精神财富,并不专属于中原地区。
有个典型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
在甲午海战之后,清朝与小日子签署马关条约时,双方在条约中对自己的称呼产生了分歧。
清朝自称“中国”,而小日子却坚决不同意,他们嚣张地宣称:
“你现在如此落后,哪里还是什么中国?我们大日子帝国才是真正的中国。”
即使在那个已经步入19世纪末,即将进入20世纪的时代,东亚世界的人们仍然从文明的角度出发来理解“中国”。
他们并不认为“中国”是特定于某一群人的,而是认为文明是属于所有人的。
只是恰好中原地区的文明水准最高,所以人们应该以它为榜样。
既然文明水准才是定义“中国”的标准,那么“中国”就并不必然是指我们现在脚下所说的这片土地。
它是一个流动的概念,随着历史的演进和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问询室内一众人听得面面相觑,虽然感到颇为惊奇,但却不知道他想要表达什么。
老年方逸顿了顿,继续道:
而草原游牧民族与华夏文明的渊源,两者本就是共生共荣、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宛如血脉相连的两兄弟。
这段历史,可以追溯至大禹建立夏朝的初期。
那时,江河在广袤的平地上肆意流淌,湿地沼泽遍布,这样的环境并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稻田的耕作需要精细的灌溉与排水系统,以及适宜的水滨田块。
于是,大禹及其族人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造湿地、开发平原的征程。
在那个时代,社会人口相对稀少,自然资源丰富。
人们只需简短的劳作,便能收获足够维持生计的草籽。
三口之家,仅凭短短两个月的辛勤,便能储备下全年所需的粮食。
这份丰饶与安逸,让当时的人们沉浸在无比的幸福之中。
然而,命运所有的馈赠,都暗中标好了价格。
既然不用太多工作,就可以有吃不完的粮食,那就天天在家研究怎么生猴子吧……
随着岁月的流逝,人口迅速增长,原有的粮食储备逐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开垦更多的荒地,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
这条道路虽然艰辛,却也是当时唯一的出路。
夏朝人,从此过上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汗水与泥土中辛勤劳作。
从渭河、汾河几条很有限的河谷地区走出来,渐渐地向华北平原,向长江流域一点点地扩散。
然而,即便如此,人口的增长势头依然不减。
耕种的面积不断扩大,人们的辛劳也日益加重。
这时,一群探索者发现了在北方广袤无垠的草原,那里水草丰美,是放牧的理想之地。
他们召集了那些对农耕生活感到厌倦的人们,共同商议着前往草原发展的新计划。
这个决定并非易事,意味着要踏上未知的旅程。
经过与各族长老的深入沟通,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
他们并不需要农耕所需的种子,只请求带走一部分牲口,尤其是马匹。
马这个物种,如果不考虑战争,对农耕生活用处不大。
论力气,不如牛,搞运输,不如驴。
而且马和驴的对比来说,驴的优点就是更好养、不挑食、不容易生病、耐力强、能走地形复杂的路、性格相对温顺。
马匹在农耕社会不重要,但对于游牧民族而言,却是驰骋草原、追逐自由的灵魂伴侣。
当时夏朝并无大规模的战争,而这一群人走了,农耕地区的人口也得以释放,双方一拍即合。
起初,北方的农耕与游牧两种生活方式如同交织的画卷,紧密相连,互为依存。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界的法则悄然划分了界限——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分水岭,
长城以北的广袤地域,逐渐成为了游牧民族的驰骋之地。
而长城以南,则被农耕民族稳稳占据,耕耘出一片片肥沃的田园。
于是,农耕与游牧,中原与草原,这两条历史的长河,在地理与气候的引领下,缓缓流向了各自不同的方向。
它们虽在生活方式上渐行渐远,但内心深处那份对故土的眷恋与对文明的传承,却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紧紧相连。
双方并未因地域的分割而断绝往来,反而时常交流贸易。
游牧民族带着丰富的乳制品、皮草等特产,与农耕文明交换着青铜打造的马具、锋利的匕首、绚丽的丝绸以及各种生活必需品。
这些物品的流通,不仅满足了双方的生活需求,更在无形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农耕的细腻与游牧的粗犷,中原的温婉与草原的豪迈,共同构成了最初华夏文明丰富多彩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