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啦!
暖屋酒就摆在腊月二十八。
这天一早,秋东起床时,屋里就已经暖洋洋的,雇来专门烧暖气的大伯做事儿讲究,这边的锅炉二十四小时没熄过,夜里穿秋衣秋裤下床都不冷。
说真的,自打昨日搬到这里,昨夜可是秋东这小半年睡的最舒服的一晚上了。
从前那筒子楼,隔音差的没法儿说,夜里闺女翻身,儿子说梦话,他都听的一清二楚。
从洗漱间出来,站在廊下,白茫茫一片,雪,悄然无声下了一整夜,刚停。
继阳已经戴着棉手套在院子里铲雪了,还能听见来阳在胡同里的吆喝声:
“哎哟我说大娘,咱两家就住隔壁,这点雪放着我顺道儿就铲了,您快回去歇着吧,多大点事儿呀,真不值当!”
继阳见爸爸出来,扶着铁锨直起身歇口气儿,说话间,白雾从红围脖里往外冒:
“爸,我姐出门前用电热水壶烧了水,您先泡杯茶醒醒神,我姐回来咱们就吃早饭!”
秋东心道,可真是我的贴心好闺女,都觉得电热水壶方便又快捷,可你们爸爸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真不稀罕那玩意儿。
知道围炉煮茶吗?
讲究的是一个意境!
红泥小火炉他早就准备好了,待会儿就拿出来给没见识的孩子们开开眼。
当下,他朝院外喊来阳:
“先别忙活了,搭把手,咱爷俩把草帘子搬出来。”
就这出口成冰的天气,配上自家水磨石的走廊,甭管雪铲的多干净,走上去出溜滑,磕掉门牙都不稀奇,所以走廊铺草帘子地毯就是不二选择。
“嗨,爸爸您这东西准备的可真好,前儿我还觉得您弄一堆破烂儿回来占地方呢,今儿就用上了,姜还是老的辣!”
来阳认真给他爸拍马屁,秋东不是很吃这一套,摆手打发人:
“去胡同口接你姐去,路上滑,万一摔跤了呢,你帮着拎拎早饭!”
又说继阳:
“进屋暖暖手,剩下的回头让你弟铲。”
来阳在旁边吱哇乱叫:
“爸爸你偏心啊!”
秋东懒得搭理臭小子,看看你姐瘦弱的小身板儿,再看看你一米八的大高个儿,想想你姐学习上让教授都惊叹的天赋,你拍马也赶不上,谁是咱家脑力担当,谁是体力担当,不够一目了然吗?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4-01-1411:04:02~2024-01-1422:25: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浮世轻尘30瓶;天挺空罗、你猜10瓶;锦鲤大王5瓶;有錢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1章笑料百出
◎为了一口酒,上演三十六计◎
年前二哥送来了几十个大红灯笼,来阳踩着梯子,在姐姐们的帮助下,整整一下午才挂好。
夜里通上电,瞬间就有了年节氛围。
三哥挥毫笔墨,摆开阵仗,现场写春联儿,还不让别人碰他的大作,只能老二和老四亲自贴。
从办暖屋酒开始,整个正月,秋东都是在孩子们快活的笑声中度过的。
十多年了,孩子们终于可以在自家高声说话,放开嗓门儿玩闹,可以在自己屋里穿着秋衣秋裤活动,不用为了避讳时刻注意。
继阳在自己屋子里学习到深夜,也不怕打扰谁。
开阳也不用在学校就争分夺秒做教案,避免拿回家没地方写字的尴尬。
来阳终于得偿所愿,养了条大黄狗,成日带狗子去外面撒欢,几日功夫就和胡同里大家伙儿混熟了。
谁家有几口人,谁家的亲戚在哪个单位上班,谁家和谁家因为啥事闹矛盾,他知道的一清二楚。
这不,因为有他的存在,马家快速和胡同里的街坊邻居融合在一起。
秋东一抬头,隔着玻璃窗,就见外头又有人进来,端着好大一盆湿哒哒的衣裳跟他打招呼:
“马叔,借您家里洗衣机使使啊!”
人家也不白使,知道那东西金贵,还费电,上门总会带点啥,一把菜,两颗鸡蛋,都是心意,秋东也从不让孩子们在这种地方挑拣谁的不是。
秋东隔窗指指洗漱间,让她自便。
都是来熟了的街坊,知道洗衣机如何操作。一开始继阳还跟在这些人身后亲自操作,生怕人家给弄坏了。
后来发现那东西且结实着呢,轻易坏不了。她陪着人家,一天到晚啥都别想干了,才撒开手让大家自个儿看着办。
大冬天都不容易,厚衣裳一旦弄脏,洗了没十天半个月干不了。街坊们就在家把衣裳洗好,拿这边甩干。
渐渐的,众人发现这边舍得用炭,就连柴房都暖烘烘的,于是就有人上门试探:
“能不能把我家孙女的尿布搁你家柴房晾着?你放心,都是洗干净的,保证没味儿,就是一直不干,换洗不过来,大人孩子都遭罪。”
秋东知道这家人讲究,从不把他家孩子尿布拿来这边甩干,就指挥来阳专门腾出一间客房,在里面搭上简单的晾衣架,附近谁家有干不了的衣裳都能晾里头,基本上一两天就可以上身。
于是好些人甩干了也不带回家,转身就晾这边儿。
一天到晚家里从不缺串门儿的人,开阳几个也没见识过这种热闹的场景呀,就琢磨着有客上门,主人家得陪着吧?
秋东瞧的直摇头:
“该干嘛干嘛去,街坊邻居都知道你们在家有正经事要忙,不是非得让你们作陪。再说,都是些大爷叔伯婶娘的,人家能和你们小孩子有什么可聊的?就是瞧着咱家暖和,找个舒服地方坐一起闲唠嗑儿呢。
真想招待的话,早起烧两暖壶热水,外头八毛钱一斤的茶叶沫子搁东屋,其他的不用你们操心,他们自个儿就能乐一天。”
这不,刚过晌午,东屋就挤满了人,老少爷们儿搁一起,凑一堆儿打牌的,手里拿了毛线织毛衣的,纳鞋底的,笑声一阵一阵传出来。
跟背景音似的,马家父女都习惯了,就跟真什么都没听见一般,该干嘛干嘛。
东屋里,邻居老太太把针在头发里抿了抿,一抬头,进门的架子上挂满了花花绿绿的大衣裳,感慨道:
“老马这人真厚道,也是真舍得。我家冬天可舍不得这么烧炭,纳鞋底都冻手,不一阵儿就得放肚皮上捂捂!”
有人就夸:
“可不是,我这把老骨头不抗冻,冬天就靠缩着身子熬呢,从没像今年这么舒展过。”
“往年在家只有夜里上炕捂暖和了,才敢脱棉衣呐,大白天哪儿敢想在屋里穿夹棉?”
别看都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