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楼蓦地嗅到了桂花香,掐着时节已过了寒露,又近了重阳,想来今年的这缕桂花香来得确是迟了些。近来清早与日暮时分,轻雾和晚风中着实带了些寒凉,仅一日没及时添件秋衣,便坏了嗓子。
小长假晃一下就过去了,很快地,半期也会过去。前一段时间,班里的学生实在是太浮了,太浮了,以至于在阶段性的测验评比时都需要蒙面遮羞。闷头的“一棍”敲下来,倒也不能算什么坏事,至少能让所有人清醒一段时间了。
比天气更让人心生寒意的是接下来的安排,纯粹的筹备什么事倒还好,最难的是要经手收钱,什么都要钱,什么钱都要经手,事情一旦扯上利益,目的就不再单纯。事本不难做的,钱却很难收,钱不好收就展不开后续,也就转变为事难做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世界开始变得不容许普通人过得轻松一点,凡有闲下来无事的,皆要冠以懈怠、懒惰之罪。凡是当歇不歇而超负荷劳作者,皆要树作榜样以供效仿。
下到举国上下的学生,中到以教师为代表的三教九流之末者,上及干事、领导,总之谁也别闲着,就对了。一切行动的内驱力都被定义为谋求行事的意义,没被规范为有意义的事若有人做了,他将为人不齿。
曾几何时,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作的意义是为创造价值,息的意义是为了养足精神从而能持续更好地作。而如今,作确还是有意义的,多作便有更大的意义,且还要彰显美好品德;而息就不同了,息似乎是毫无意义的,谁要得空休息了,那定然是在伟大的事业上有所懈怠,若是因歇息而比不过别人了,似乎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反复鞭笞的。当然,这类情况只限于普通人,因为规则总是为富人牟利益,为权贵行便宜,却又为普通人量身定制的。
上一个时代,鲁迅先生以他深邃的眼睛洞穿了太多的真相,又用那入木三分的文字写出振聋发聩的言论,昔人已矣,如那般掷地有声的呐喊也少了。难道真的没有内心清明之人了吗?确没有吗?也不是!只是众人习惯了随波逐流,甚至浸没在时代的浪潮里,亦有看透世事而活得清醒的人在,但他们窥得这无力改变的时势后多选择了独善其身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