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仙侠 > 大秦:穿越成扶苏秦始皇你别慌 >第80章 天下雄文

第80章 天下雄文

作者:作家qLs8u0字数:2499更新:2024-10-04 22:38

扶苏决定趁势而为,为了让张良心悦诚服地加入,得展示点真本事才行!于是,扶苏为他们引路道:“子房兄、横阳君,请随我来!在我的聚义堂墙上,有一篇《过秦论》,历数秦国的过失,请子房兄不吝赐教!”“嗯?”张良稍显惊讶,旋即明白过来,这是兰陵公子在考验他的学问,便欣然答应:“妙哉!我倒是要看看,聚义堂上所列的秦国之过,究竟包含哪些内容?”

扶苏和红拂立即引领他们俩以及麾下的英雄豪杰们,步入了聚义堂的大厅!

张良一眼望见聚义堂墙面上那些飘逸灵动的字迹,苍劲有力,似隶非隶,却比小篆更为易读。他流畅地诵读起来:

“始皇帝借六世之余威,振长策驾驭四海,灭两国、吞并诸侯,登九五之尊,统一天下,以严刑峻法统治四方,声威震四海!南取百越设郡,媲美长城之伟岸。”

“于是废弃先王治国之道,焚烧诸子百家之书,意图蒙蔽民众!毁名城,戮英雄!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于咸阳,销毁锋刃,削弱民众的力量!”

读到这里,张良不禁握紧了拳头,沉声说道:“秦王赢政之功,实则是我们关东六国的灾难!墙上的文字所述,大秦始皇帝的功与过,在我看来,除了南取百越、北筑长城,其余皆为过错!”

扶苏淡然一笑:“子房兄,接着读吧!”

张良继续往下读:“而今国家安定,忠臣良将在朝,精兵强马散布原野,军队所向披靡,无人敢敌!始皇帝自以为关中稳固,金城千里,是万世基业!然而,百姓长久以来深受秦朝苛政之苦,其苛刻甚于猛虎!君与民,好比舟与水,水可载舟,亦能覆舟!若秦朝短命而亡,成为后世笑柄,皆因仁政未能施行啊!”

张良看完许久,心中激动,赞叹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真是字字珠玑,当世雄文!不知是哪位高人所书?”

没等扶苏开口,红拂女悠然道:“这篇《过秦论》自然是我们堂主兰陵公子酒后兴致所致,泼墨挥毫,留于聚义堂的壁上!”

“妙啊!实在是妙!”张良连连称赞,拍手叫好!

横阳君韩成也不禁感叹,佩服至极:“兰陵公子真乃大才,名副其实,实至名归!”

张良感到遇到了知音,感慨地说:“公子之志,恰与我志相投,皆为天下苍生福祉!我愿意与公子一同解救民间疾苦!”

“好!”扶苏拍拍张良的肩,笑道:“有了子房兄的帮助,就如同得了姜太公、管仲、乐毅这些古代贤臣,大业必成无疑!我还有一个疑问,子房兄如何看待现今坐镇云州城的,秦太子扶苏呢?”

说到此,扶苏目光炯炯,透过银面具掩盖的神情,他期待着张良对自己的评价。

张良沉思片刻,说:“我虽初到云州,但路上听闻不少扶苏太子在此的善行,见到牛羊成群被赶往雁门关内。扶苏宅心仁厚,与始皇帝性格迥异。听说他师从儒家,不像始皇帝那般残暴。”

“当初始皇下令焚书坑儒,作为大秦公子的扶苏,不惜冒险,甚至与父皇争执,极力劝阻,最终遭到贬谪至长城边疆。这足以彰显扶苏的仁德之名!”

韩成也附和:“秦太子扶苏的仁厚名声远扬,无人不晓!他受儒家思想熏陶,精通孔孟之道;而我师从叔父韩非,信仰法治,与他道路不同。谁能想到,大秦公子扶苏,如今的太子殿下,竟是儒家的传承者!也难怪始皇帝老儿一怒之下罚他去守长城!”

“更令人意外的是,这扶苏还真有两下子,竟然在长城边疆指挥大军,建立了不朽的战功!连强大的漠北匈奴都被彻底平定,东胡等各部落也都臣服,实在令人刮目相看!”

扶苏轻轻点头,他渴望听到的并非此类夸赞,无需他们来阿谀奉承。

但这件事也反映出,像张良、韩成这样的六国贵族,心中认定,秦国的太子扶苏是个仁慈善良、忠诚敦厚的人物!

他们对扶苏的评价,与对那位开创帝业的始皇帝截然不同,没有咬牙切齿的痛恨,没有咒骂其为暴君。

扶苏在心里暗暗盘算:“今天邀请张良、韩成加入我们的聚义堂,为我所用,将来总有一天要亮明底牌!看他们对我印象不错,这事儿就容易多了。”

于是,扶苏装作满不在乎地说:“关于秦太子扶苏的那些过往事迹,包括征讨匈奴的战功,都是过去的事了,不值一提!子房兄可否看看他如何治理国家、管理百姓?我听说,他对原六国的民众以及关中地区的老秦人,都一视同仁!子房兄对此有何见解?”

一提到治国理政的策略,张良立刻来了兴趣,笑道:“秦太子扶苏身为儒家弟子,自然推行仁政,爱护百姓,与他父亲截然不同!据说,自始皇帝随太子到云州后,颁布的法令和太子的公告,都已传遍天下各郡!张贴在各地城门和驿站,我也都一一过目,与以往相比,变化颇大!”

扶苏满意地点点头,他赞赏的不仅是张良的对答如流,更是因为诏令一经发出,就能通过驰道迅速传遍大秦各郡!

张良掰着手指数说:“始皇帝与太子扶苏的第一个诏令,便是在各郡推广种植土豆!据说这种作物,每亩产量可达两千斤,甚至有时能到三千斤!

“我和横阳君起初也不信,直到我们到了雁门郡,再到这塞外之地,沿途亲眼见到太子扶苏治下百姓种植的土豆,路上我们也尝试了不少,用土豆充饥。确实,亩产两千斤是事实!如果全国都种土豆,那么全天下的百姓就不会再有饥饿之苦了!”

横阳君韩成接着说道:“岂止于此!土豆味道不错,吃了耐饿,而且听说能长期保存不坏!这可不得了!难怪扶苏治下的百姓能安家乐业,迁移那么多燕赵难民到这里开荒,连韩地的百姓也被吸引而来,迁往塞北的路上,我还遇到了不少同乡。”

扶苏没想到,他们俩急匆匆来云州,一路上观察得竟如此细致!当然,这也是他们在旅途中的亲身体验,云州与别处大不相同。

……

张良又道:“这是太子扶苏的善举,对当世乃至后世影响深远!只要百姓们能吃饱穿暖,过上安定日子,他们所尊崇的王是秦王、韩王、赵王还是楚王,就不那么重要了!谁能让百姓吃得饱,百姓自然拥戴谁为王!”

“不得不提,扶苏提议推广土豆,让百姓温饱,的确是好事!但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我们推翻暴秦的难度!”

……

韩成附和:“可不是嘛!百姓不再忍饥受冻,我在路上遇见韩地的乡亲,问他们远离故土是否还怀念家乡,结果他们个个衣食无忧,享受安宁,乐意在此,在太子扶苏的管辖下生活得很好,不再想回那贫瘠的韩国!”

扶苏心中暗笑,张良这家伙心里亮堂得很,明白百姓若是富足安康,怎会起义反抗大秦?放着好日子不过,非要干那掉脑袋的买卖。即便他们出身高贵,身为韩王室后裔、韩相之子,如今也只能算作落魄贵族,在云州召集韩地百姓,怕是无人响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