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治疗口臭
-------------------------------------
春节腊月二十一封印,正月十九开印。
封印期间,王公贵族也可以四处走动拜年。
位份低的宫嫔只有怀孕后才有资格让家人进宫陪伴。
可是皇上体恤年家在前西北征战辛苦,只剩了一个体弱多病的大公子年熙留守京中,便允准年熙进宫拜见华妃,以解华妃思亲之苦。
年熙进了翊坤宫,也不敢多行多看一步。
“年熙拜见姑母,愿姑母岁岁安康,福寿永年。”
华妃看着恭恭敬敬跪拜于地的侄子,想着他上一世刚到二十就不幸离世,这样一个被老天薄待的孩子却祝自己福寿永年。
华妃眼角不由划过一滴泪,很快被自己擦去,只有颂芝敏锐地注意到了。
“大公子你快起来吧,身子这样弱还要行礼,华妃娘娘看着得有多心疼。”周宁海看着颂芝的眼色将年熙扶起坐下。
年熙毕竟是外男,华妃能见一面已是不易,自不好多做些什么。
“本宫派了太医给你,身子可有好些?”
华妃调整心态,说起正事。
“多谢姑母挂念,温太医医术高明,侄子觉得今年冬天比往年好过许多。”
看来温实初说的古籍上的方子确实有效,华妃心下稍安。
“姑母,本来皇上属意侄子前往浙江作监察御史,开了春,侄子本就要动身前去,但是侄子想姑母一人在京,难免孤寂,已经上折子向皇上请辞了。”年熙抛去顽疾不谈,实际上是年家子侄中在科举之路上最有天资的孩子,其继承了其外祖纳兰性德的才情。
华妃听到年熙辞官,如何不着急,这个孩子本就有可能早逝,若是在有限的时间里都不曾做官,不曾施展才华,那他的人生该有多少遗憾。
“怎的能随便辞官?“华妃有点着急,其实她也不想年家在朝中为官之人太多,但是一个青年俊秀的人生因为家族命运而被埋没,华妃还是不舍。
“姑母,年家在朝中如日中天,这烈火烹油的富贵虽让人看着眼热,但是年家现在想激流勇退亦是很难。那不如从侄子做起,今后,年家子侄会一点一点从朝堂抽身出来。”年熙语气沉稳,眼神坚定地与华妃对视,华妃便知晓年熙是知道了什么。
其实年熙收到了父亲的来信,年羹尧在信中告知自己的大儿子自己做了一个年家倒台之梦,年熙觉得不吉,为防患于未然,年熙觉得还是早做准备的好。
“如此,你心中有成算,姑母也不拦着。”华妃觉得自己果然没看错自己的这个侄子,果然多读点书的脑瓜要比他二弟、三弟聪明的多。
说到读书,华妃之前的那个想法又冒了出来。
“既然不做官了,不如在京里找点其他事务做做?”
“姑母有何指教?”
年熙见姑母眼睛晶晶亮,就知她已经有了主意。
说来,年熙和华妃岁数相差不大,华妃在年府未出嫁时,天天带着年熙、年富几个玩儿,上树掏鸟窝,下河捞鱼,这些都是华妃带着他们兄弟几个干,年熙体弱,只能在一旁看着他们嘻嘻哈哈,那也是极快乐的回忆。
“不如开个书铺吧。”华妃差点脱口而出,不如卖话本子吧。
想到自己侄子是个读书人,话到嘴边,华妃又改了口。
“侄子与姑母倒是不谋而合。”年熙近些日子细细盘算了很久,年家武将出身,朝中文人势力太弱,若是年家倒台,朝中那些文人一人一口口水都能淹死年家。
可是如今自己这辈中,自己是个体弱多病的,年富、年兴笔杆子握不了几秒就得扔掉,年家要培养读书人,得从下一代开始。
如今自己辞官归家,不如就从书局入手,开了书局,和文人打交道就方便多了,日后给子侄们请先生、找老师,走科举仕途之路也会顺畅很多。
自己的外祖纳兰性德当年就曾开通志堂,自己刻书、印书,出版的书籍广为流传,结交的文人墨客也数不胜数,祖父当时的才情也是盛名远播。
当初康熙爷时期一个流放到宁古塔的文人吴兆骞就是靠一首词打动祖父,祖父才着力营救他出了那苦寒之地。
有时候,文人的笔杆子能杀人,但关键时候,也能救人于水火。
当然了,姑母爱看话本子,有了书局,给姑母搜罗话本子就更方便了。等开了书局,就把那个散尽先生签下来,让他每天狂写五千字给姑母看,省的姑母等的心焦。
听周公公说,姑母最喜欢看散尽先生写的话本子,奈何散尽先生更新太慢,姑母经常在翊坤宫发脾气。
除了最后一句年熙没说,其余的年熙都一条一条分析给华妃听,华妃听得头头是道,连连表示赞同,前朝和宫外有年熙,自己在后宫坐镇,这一世年家必定安然无恙。
华妃不由得感叹会读书的脑子就是好使啊。
送走年熙,安陵容就带着宝鹊过来了。
宝鹊是个机灵丫头,收到颂芝的消息后,就暗中拿一盒宫女都流行用的香粉买通了富察贵人的身边的丫鬟桑儿,桑儿一大早找小宫女递话给宝鹃说有治口臭的秘方,宝鹃听了喜不自胜,见安陵容没啥事,就跑去找桑儿了。
“臣妾参见华妃娘娘。”安陵容自从上次来翊坤宫给华妃送了暖炉套子后,就再也没有私下里见过华妃。
今日宝鹊劝自己可以给华妃拜个年,刷刷存在感,安陵容觉得很有道理,上一次华妃说会帮自己承宠,看那样子不像是假话,如今连个宫女都比自己受宠,自己或许可以努力一下。
“起来吧,颂芝给安答应上茶。”华妃让安陵容起身坐下。
华妃见安陵容今日披的是上次自己赏的那件灰鼠皮披风,安陵容也见华妃手中握着的暖炉套子是自己绣的那只。
两人视线相对,自是明白彼此心意。
明人不说暗话,华妃直接进入主题。
“多谢妹妹来给本宫拜年,本宫听闻妹妹的绣工是跟你母亲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