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驴得水》
西伯利亚寒流南下,84年走到了尾声。这一年,中华大地逐渐发生了巨大改变。
4月,我们开放了14个港口城市,这14个城市逐渐兴起了经济技术开发区。10月,十二三会,去定了政志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
刘红民请客的事情,被人捅了出去。
虽然不知道请客的原因,但是如此大肆吃喝,显然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刘红民的人品还是不错的,至少他的朋友没人出卖他。
很多记者想要上门采访,但是根本找不到刘红民。于是,他们只能在报纸上喊话,想要让刘红民出来解释一下。
王姓老人一连看了好几天的报纸,都没有找到刘红民的回覆。
「哈哈哈,这个混蛋是怕了!不过正好——」
说着,他拿起电话,拨打了一个号码。
「可以发动了。」
挂了电话之后,王姓老人不由得得意的哼起了戏,「我站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
这次策划行动,让他非常得意。如此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岂不是诸葛在世,周公复生?
第二天,各大报纸上开始出现讨伐刘红民的报导。他们认为应该处罚刘红民,不然的话不足以泄民愤。
可惜,这样报导同样石沉大海,根本没有人理会。刘红民虽然大摆宴席,但是花的是刘红民自己的钱。而且,那点花销,都比不上刘红民缴税的零头。尽管对普通人来说,花点钱有点多,但是也谈不上处罚的地步。
王姓老人自然也不会指望刘红民能够被处罚,而是想要解体发挥。
很快,媒体上就出现了大量的抹黑言论,污蔑我们制度不好,反而称赞建国前。如果不是小鬼子的入侵,肯定比现在要好的多。
这种报导一出来,刘红民就感觉到不对劲。
按照这年代对于舆论的管制,怎麽可能让这些人大肆宣扬呢?
想了想,他给邓女士打了一个电话,将这个疑问问了出来。
邓女士笑着说道:「不用担心,西苑那边已经掌握了这些人的动向。不过,他们如此污蔑你,你不想反击一下?」
刘红民忍不住笑了起来,西苑已经掌握了这些人的动向,那就是在钓鱼了?
那麽,邓女士让他反击,该不是想让他打窝吧?
既然如此,那就打个窝好了。
刘红民将这几天的报纸拿了过来,看看这些人都在放什麽屁。结果却看到很熟悉的套路,和后世的那些回旋镖文章一样,都是那我们的缺点,对比建国前的优点。一褒一贬之间,就能写出一篇看似合情合理的文章,很能蛊惑人心。
「就这点能耐吗?」
刘红民拿起笔,想要写一篇反驳文章。可是刚要下笔,突然想起了什麽,从报纸里面翻出来一篇报导。
上面写的内容是我们停止高考不注重教育,而建国前就非常注重教育,连偏远山区都有乡村教师,并且还能发放工资补贴。
这个故事刘红民熟啊!这不就是《驴得水》的故事原型吗?只是,这个作者刨除了驴的部分,足见用心险恶。
刘红民放弃了写文章反驳,他决定将《驴得水》写出来。你们不是向往建国前吗?那就让你们看看建国前到底是个什麽样子。
《驴得水》的故事只发生在几个角色之间,故事并不复杂,也不需要太多的描述性语言。它的精髓在于故事结构以及人物性格的转变,在没有特派员的时候,学校内一切都是很和谐。特派员一出现,整个学校立即妖魔化。哪怕是他还没有现身,只是消息传来,就让学校里面的「好人」变成了「坏人」。
这部电影是根据话剧改变而来,而这部话剧在舞台上演了五年,已经非常成熟了。
现在刘红民将这部电影写出来,对这些人就是降维打击。
刘红民奋笔直书,根本不需要多做思考,只要按照电影剧情写就行了。五天时间,一部两万多字的短篇小说,就写完了。
他拿起电话,给刘欣武打了个电话。
「刘老师,我这有个短篇,不知道你敢不敢发表?」
电话那头立即传来刘欣武激动的声音,「当然敢!有什麽不敢的!你在家等我,我马上过去。」
不到一个小时,刘欣武就一脸大汗的来到了什刹海。
刘红民笑着说道:「你这麽敢干什麽?我既然给你打电话了,这部小说肯定会给你。」
「我是想早点看到你的小说。」刘欣武说道:「这次又要捅出多大篓子?」
「你自己看吧!」
刘红民将稿子递给刘欣武,刘欣武没有接过来,立即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看了起来。他越看越激动,看到后面,不由得在大腿上猛拍了一下。
「太好了!太精彩了!红民,你是怎麽想到这个故事的?」
刘红民将那张报纸递给刘欣武,「这个故事我也听说过,只是和这上面写的很不一样。所以,我就将我听说的版本写了下来。」
刘欣武也笑了起来,「我知道你的想法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我来办。」
「那就靠你了!」
刘欣武扬了扬稿子,「包在我身上,我们可以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说完,他挥手告别,骑着车子返回单位。他召集了《人名文学》的编辑,将刘红民的稿子和那张报纸,展示给众人。
「同志们,国家让我们在文化岗位工作,就是要让我们守住文化战线。现在有人明目张胆的为敌人张目,使我们站出来的时候了!」
编辑们扫了一眼报纸上的内容,这篇文章他们都看过一两眼。之前感觉并没有什麽,也就没有多关注。现在刘欣武将东西摆在他们面前,他们才意识到这些文章的危害性。不管他们内心怎麽想的,现在都不会反驳刘欣武。
「主编,你说怎麽做,我们都听你的!」
刘欣武笑着说道:「马上就是11月15日,我们再发一次特别刊,同样只发《驴得水》。」
众人立即应诺,然后联络印刷厂和书店,解决了发表的一切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