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袁书把在粮油杂货店买的东西摆了一堆。
贫民窟一共有51户人家,她便选了51样东西。
当然,种类肯定没那么多,只是同一品类有好几种不同的产品,比如五谷类,就包含了稻黍稷麦菽五种,其中稻类还分了普通米、香米、糯米等。
再比如油,从动物油到植物油,加起来就有八种,且都是古代百姓常用油。
“从明天开始,你们可以在我这里进货,货品就是眼前这些,我会以批发价卖给你们,比如米,批发价一文钱一斤,每天至多可以批发五十斤。”
众人听一文钱一斤,惊得不敢信,白米是精贵东西,最便宜也没低于四文。
有人小心翼翼问:“一文钱一斤全是这种白米吗?我批发五十斤,岂不是只要五十文?这样就算是我们,也能吃得起白米饭了。”
卖凉粉的这些天,大家几乎都赚了一两,按照这个批发价来算,他们就算顿顿吃白米饭,也能吃得起。
袁姑娘真的说到做到,说让大家顿顿白米饭,就真的顿顿白米饭,要知道,就算没逃荒之前,白米也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吃。
难民们想到这里,就激动地抹泪,袁姑娘真的是活神仙。
“只要是我贫民窟的人,我肯定会让他吃饱穿暖,大家的好日子还在后头。”袁书肯定道。
众人情绪越发高涨了。
眼见又要高呼,袁书赶紧转移话题,“种类很多,每个人选一样,今天先批发五十斤,明天一早我再给你们五十斤。”
“另外,每样东西的批发价都不一样,卖价也有规定,白米的批发价是一文一斤,城里卖七文,我们卖五文,并且明天要以开业削价的名义,卖四文一斤...”
袁书花了半个多时辰,把所有产品的批发价卖价以及削价都讲了一遍,最后道:“你们可以先回去和家人商量要卖什么,决定了就来找我,以后就固定卖。”
“不用商量,我选白米,批发五十斤。”一人率先拿出钱袋子,怕被别人抢,先把那一斤白米抱在怀里。
有人带头,其他人也稳不住了,一时拿油的拿油,拿酱的拿酱,好在袁书有提前规定卖价,利润都差不多,否则按照城里的卖价来算,有些东西能被抢疯。
还算有序地分完了东西,大家都回去拿背篓。
李高五人留在最后。
“袁姑娘,这么多人摆摊,我们要摆在哪里?而且也没有摊位...”李高顾虑。
“我正想跟你们说,你们带几个人,去砍些粗一点的竹子,削成筷子那么长的竹片,竹片尽量宽一点,六十个就够了。”
李高虽不明白,但立马带人去办,而其他难民们,也拿着背篓来找袁书进货。
因为批发便宜,平均批发价约三文,最后算下来,袁书收了七两六钱有余。
贫民窟所有人,一直忙到子时,才终于歇下。
许氏和袁瑾放下最后一块竹片,起身去洗被炭染的黝黑的手。
袁书点开系统「建筑」面板,进入居民住宅页面。
第一列是各种各样的房屋,从茅草屋到豪华大院,价格也依次递增。
第二列的装修就显得有很多可以操作的空间。
首先是铺路,其中最便宜的就是石板路,一文钱一平方米。
这片林子的尽头走出去就是城门,但城门前那片空地,一来晒,二来也不准摆摊,昨天只是因为她们不起眼,又离得远,守卫才没注意到。
袁书选择的摆摊位置,就是这片林子的尽头,距离城门约莫两三百米,一眼就能看到城门。
五十一个摊位,再算上客流量,五百平差不多。
袁书点开领地平面图,先将摊位上的树全部移位,又把其他地方的竹子移过来,栽成一个规矩的三面竹墙,朝着城门口的那一面则空着,以便顾客进入。
但这样一来,中间全空,太阳出来就会很热。
袁书又将剩下的竹子移成五纵队,将五百平的空间一分为五个区,这样一来,头顶竹子就可以起到遮阴效果,而竹与竹之间的距离也足够顾客在各个区域穿行。
布局好“墙”后,袁书开始铺地板,唯一麻烦的是,地板只能一块一块铺,五百平的地板足让她铺了小半个时辰。
不过铺完后,摊位立马就显得有模有样了。
袁书又在装修栏买了五十一个长木桌,一张桌子一钱,总共花费五两一钱。
她将桌子均匀摆在摊位上,等明天把各摊位名牌摆上,这个集市就成了。
袁书关掉系统界面,才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一个时辰。
许氏和袁瑾都已经熟睡,时不时在睡梦中挠一挠蚊子。
她们被赶出袁家,身上连块多余的布都没有,此时屁股下的破棉絮,还是难民给她们匀出来的,好在夏天也不冷,天干也不下雨,娘三这些天才对付过来。
袁书又点开系统。
凉粉进账五两二钱,批发粮油进账七两六钱,再扣去刚才装修的五两六钱,系统目前还剩七两二钱。
袁书再次打开领地平面图。
这块领地很大,但因为一侧挨着官道,另一侧又是山,所以整体呈S形。
房屋如果建在靠官道一侧,肯定很吵,袁书选来选去,最后决定把房屋安置在靠山一面,临近集市。
选好位置,她依旧先把树移走,然后在领地里选了一棵最大的梧桐树,枝繁叶茂,像一把撑开的巨伞,树干粗到需要两人环抱。
袁书把梧桐树栽在房屋右前方,然后下单一个茅草屋,面朝官道背朝山,一键建造,简直不要太快乐。
做完这些,系统还剩二两二钱。袁书干脆又花二钱,买了两百平的石地板,在家门口铺了一条宽两米的石板路,以后其他难民安家,就顺着这条路依山而建。
这条百米长的石板路,在难民们翌日早醒来时,立马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路面实在太干净,大家虽然昨天已经把自己拾掇干净,连鞋底的泥都刷干净了,可还是没人敢站上去,生怕踩脏。
“袁姑娘,你快来,出现了不得了的东西。”李高急匆匆跑过来,指着靠山那方,“那边...那边...”
“我知道。”袁书叫上许氏和袁瑾,来到茅草屋前。
茅草屋比她想象的要好,虽说是草屋,但主体是用泥墙建成,还带了个十平米的院坝,一圈泥墙围住,带一扇双开木门。
推门进去,院坝也自带石地板,不用担心下雨家里泥泞。
中间一个主屋,左右各一个耳房,挨着左耳房是灶房,灶房的下方是一个带草棚的圈,用泥墙围了三个圈,看起来是养鸡鸭猪的地方,而挨着圈,就是茅房。
屋内该有的东西也一应俱全,桌椅碗筷这些都有,连床褥子都有换洗的套装。
难民们堵在院外张望,羡慕又惊奇。
“这房子造得可真好,墙泥抹得比咱村最好的泥瓦匠还要好。”
“石板路比咱镇上的路都要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