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在六朝时,还是四百八十寺,到如今,何止四千八百寺。
就说眼前这金陵城内便有十几座有名的寺庙,那些小院庙更是繁如牛毛,概不能细数。
看着昏聩天色,紧闭的门户,秦浩打趣道:进了城没想到还是要露宿街头,倒不如在城外的好,还有个棚屋遮挡呢。
诸葛玄嗤笑一声,这靠近城门口的住宅都是一些小门小户,商家酒楼定然是不会在这里做生意的。
大明没有市集管理制度,商家想要在哪开店便在哪,随你的意,小商小贩倒是会选择城门口这种人流量大的地方摆摊,那些大商则不会了,大部分还是聚集在金陵城最为繁华的街道,形成市集规模。
不过他们初来乍到,不知道在哪罢了,而这金陵城太大,一时间也寻不到。
询问陈虎,他也摇头不知,十数人便在街道上傻愣愣地站住跟脚。
就在此时,恰巧遇上刚刚守门的将士,那领头的守备看了一眼几人,就知道他们没找到住宿的地方。
他也不知道今天这么了,发了善心就冲他们遥遥喊了一句:“去鸡鸣寺看看吧,那里收留宿客。”说完还指明了方位。
诸葛玄不放心,特意上前细问了一番,回来后便充当了向导开始带路。
鸡鸣寺位于金陵城鸡笼山东麓山阜上,始建于西晋永康元年,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是金陵最古老的梵刹和皇家寺庙之一,香火一直旺盛不衰,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的美誉。
爬了半个时辰静谧的山路后,终于是到了所谓的鸡鸣寺。
这寺庙倒真是恢弘高耸异常,一眼望去,大大小小排列着几十座宝刹雄殿。
山路两侧的寒露随着月光渐渐起来,站在门外吹着冷风可不是个好主意,秦浩便让赵昶上前敲门。
“嘭!嘭!嘭!”
一连敲了半盏茶的功夫,也不见门内有人回应。
这偌大的寺庙竟没个人。
就在疑惑时,身后突然传来一声斥责的声。
“别敲了,手指敲断了也不会有人开门的。”
秦浩回头一瞧,却是个少年,年纪不大,12、3岁,穿着一件灰蓝粗衣,头上光溜溜的。
是个小沙弥。
“你是这寺里的?”秦浩问道。
“嗯。”小沙弥应了一声,拿着油灯走近了几步。
此时小沙弥也看清秦浩等人,顿时慌了神,吓得小心脏扑棱棱直跳,说话声音颤颤巍巍,没了之前的高昂。
“你...们..是谁,...要干..什么。”
鸡鸣寺作为金陵城最大的寺庙之一,每日都有行人、恩客在此留宿,他的职责就是接引,安排好住所。
本以为敲门的是投宿的行人,便来瞧看,没想到却遇上一伙“强人”。
刚想回去禀告方丈,就发现自己两脚腾空。
“小师傅,我们并无恶意,只想借宿一晚,不知可否。”
“不行!”小沙弥一口回绝。
这一大帮十数人,个个还都带着刀,说不是坏人,都没人信的。
秦浩示意赵昶把人放下,待小沙弥落地后,才开口道:“我们真不是坏人,我们是官府的衙役,路过此地,见太晚了,便上山求宿的。”
秦浩不想纠缠,于是撒了一个谎,说着还让陈虎将刀剑令给他瞧,料想他一个小沙弥也不识字,就说这是上头发送的案令。
“真的是路过官差?”小沙弥拿着案令半信半疑,想想拿去给方丈看,但看天色这么晚了,方丈怕是睡了。
“小师傅,我们真是的官差。”诸葛玄也走上前来打圆场。
小沙弥看了看秦浩,又瞧了瞧诸葛玄,暗自嘀咕:这两个倒是看起来面善,要不放他们进去住宿一晚。
沉思了片刻,松了口,说道:“随我来吧。”
有了这句话,他们今晚也算是有了住所了。
“之前你们敲门的地方是正殿,每日辰时到申时才开,供上山之人烧香拜佛,不过咱们寺庙又和别处不一样,求姻缘很准,一般上山来的多是青年公子、女客。我看二位公子生的倒是好,不怕找不到好姻缘。”
一路上,小沙弥倒是放开了心,和秦浩、诸葛玄开始介绍鸡鸣寺起来。
“我看小师傅将来也有好姻缘的。”人家说了好话,自己也不能冷场,也回了这么一句。
小沙弥也是一笑不语,继续带着路。
倒不是要嘲弄这位小师傅,主要是秦浩看他头上没有戒疤,估计是个半路和尚,终究是要还俗的。
民间大户人家,要是家里子嗣不繁或是多灾多难,便会送孩子去寺庙里当上几年和尚,祈求平安、家里无灾,这种情况在明朝最为流行。
毕竟谁叫朱元璋早年间当过和尚呢,明星效应不论什么时代都是不缺的。
过了几处小道,就到了后山,这里是寺庙留宿的地方,厢房不少,有个4、50间之多,少许已有了人。
“你们就住在这一片,屋子里都有被褥,要是有什么需要,就去找我,我就住在一排的第三间。”小沙弥热情的给众人安排住宿。
“要是没问题,我就先走了。”
明日他还要早拜,要是睡晚了,早拜时八成是要打瞌睡,挨骂的。
“多谢!”秦浩道了一声谢,待小沙弥走后,才进屋子。
他们12人,分了三间厢房,秦浩、诸葛玄、赵昶、陈虎住一间,其他侍卫住在另两间,隔得不远,都在百步之内。
将两盏油灯点上,房间里还是不亮,只透些微弱的光芒,大抵看得清人脸。
“明日怎么说?”秦浩问道。
按照预定计划,应该是要找金陵的大商户售货的,不过现在有了新的目标,这计划便自然作废了。
这应天府府尹阮大铖是绝对要去商讨的,但秦浩自己并不想去。
大明虽无清朝的跪拜之礼,但是繁文缛节也不少,拜帖、揖礼一样是少不了。
且秦浩自认为他也不是什么能说会道之人,去见阮大铖一个不顺心就有可能干起来。
“公子,明日让陈虎领我去见阮大铖便可,我与他商讨。”诸葛玄自告奋勇,他也知道自己大人的脾性,不太适合应对这种官场上的扯皮事件。
“好!”既然有人去,秦浩自然是高兴,“有你在,我就放心了。”
诸葛玄绝对是最合适的人选了,能说会道,善于琢磨人心,政务上很少有他解决不了的问题,对付阮大铖这种官场的老油条,还得他出马。
他们来江南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这么一件,如此一来,便算是解决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