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天竺只有和尚与佛经了?
朱高炽的话,让夏原吉一时间有些疑惑,连忙开口问道。
“陛下此话是何意?”
朱高炽微微一笑,满脸自信的说道:“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你们不知道,这天竺大地,可是一块难得的宝地啊!”
“你们翻开地图仔细看看,在天竺大陆上,是不是除了河流以外,甚少有山川谷地?”
这话一出,夏原吉几人连忙把地图重新拿起来细看。
果不其然,在标注天竺的地图上,除了几条密集的河流水网外,山川标注几乎没有,有也是在南方。
他们一开始没注意,只以为这是一幅普通的平面地图,但现在仔细一看天竺以外的其它地域。
别说是大明、漠北这些比较熟悉的地方了,就连海外的新大陆,也在特定区域标注了巨型山脉与五大湖。
可能不是太标准,但相比较这个时代的世界地图,已然是相当详尽。
地形、水脉、疆域面积、国家势力分布,全都囊括其中。
杨士奇捋着胡须说道:“天竺之地几乎没有山川谷地,有也是位于南方狭窄土地。这要么是林先生画漏了,要么就是天竺地形真的如此。”
夏原吉点头说道:“应当确实如此,昔年大唐玄奘法师前往天竺,曾著书《大唐西域记》。此书虽然时代久远,很多记载都已不可取,但其中对天竺的地理风貌,却也有过简单描绘。”
明朝对天竺、西域也并非真的全不知情。
早在永乐十一年,大明就曾与中亚的帖木儿帝国,互相派遣过使节团。
使节团的典书记陈诚,还将沿途的国家风貌文化地理,合编撰写为了《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用于汇呈御览。
一直到今年,这位专职写“出差报告”的典书记官,都准备再次跟随使节团,出使一趟帖木儿帝国。
只不过才走到半路,永乐帝就驾崩了,使节团只能中途返回。
夏原吉、杨士奇的话音落下,另外四人杨荣、黄淮、金幼孜、蹇义没再开口。
要知道,在大明的地图上,林煜都按照地形,画出了几处密集的山脉区,包括广阔的青藏高原、四川盆地这些。
而天竺的北面,大片却都是光秃秃的,压根没有山脉不说,还有几条与黄河相差无几的大河流过,形成了密集且复杂的水网。
没有山脉,还水网密布,这意味着在天竺的北方,不仅有大片的平原地区,而且还背靠充足的水源,以及密集水网冲出来的河流冲积平原。
古人可能不知道啥叫“河流冲积平原”,但他们知道依着山水的土地,必然肥沃可开垦。
“难怪……”
黄淮指着地图点评道:“这天竺北方的诸多藩国,几乎每个都必定占据着一片河流水网。尤其是这孟加拉苏丹国,国家不仅临海,其中又有两条大河交叉流过,国内也无大片山脉,必然极为适合发展农业。”
金幼孜却是皱着眉:“可是,天竺北面并无什么山川谷地,又充满大河水网,为何还会分成如此多的细小藩国?”
蹇义跟着点头:“的确,莫不是这天竺崇佛,所以不喜兴兵杀戮?”
夏原吉淡淡说道:“若果真崇佛,天竺就不可能会分为如此多的藩国。”
眼见几人又要因此而争论,朱高炽及时开口打断道。
“几位爱卿不用争吵,关于这天竺,林先生早已在讲课中说过……”
说着,就将林煜之前给朱瞻基、于谦他们讲课提到的天竺“种姓制度”,还有一连串被异族来回反复入侵统治的历史给说出。
如今天竺最根本,也是最糜烂的“种姓制度”,还是第一代入侵统治他们的异族——雅利安人所创建出来。
朱高炽用着尽量简短的语言,将天竺的“基本国情”以及“历史风貌”,全都与杨士奇几人说了一遍。
杨士奇、杨荣、金幼孜、黄淮、夏原吉五人,全都被震撼得目瞪口呆,就连蹇义也不例外。
实在是皇帝给他们说的东西,有些太过超出他们的三观认知。
虽然他们几个都不是什么信佛崇佛之人,但皇帝……那位林先生现在却是告诉他们,这佛教的发源圣地天竺,居然是一块极度糜烂的腌臜之地。
那将人分为三六九等,阶级严格的“种姓制度”,几乎一度让他们有了种梦回大元朝的错觉。
再加上天竺曾经还被异族反复入侵统治过,真正自己崛起的时候,历史上居然只有过两次。
其实,本来在唐朝时期应该还能再雄起一次的,但很可惜,他们碰到了王玄策。
彼时的天竺,正好是玄奘西行取回真经后的第二年,王玄策带队出使天竺,顺带完成了“一人灭一国”成就。
“天竺孱弱,其国四分五裂,再加之种姓制度,将天竺之民分为三六九等,所以根本不可能有人大一统。”
朱高炽说道:“林先生还说,天竺的北方都是大平原与河流冲积平原,比那海外新大陆,还要适合耕种,而且雨水充足。”
“只要我大明出兵天竺,几乎不必怎么打仗,他们就会自动投降归附,甚至只要不去动他们的种姓制度,天竺的百姓也不会在乎谁去统治他们。”
几人都沉默了,因为皇帝说的都是事实。
天竺的百姓早就被“种姓制度”给彻底驯化了,这套制度有多么腐化人,根本都不敢细细想象。
毕竟,一群人天天抢着来给你当奴隶,你不收他们就会因为这个而造反。
这要是放到华夏大地,就是脑袋被门挤过的人,都很难做得出这样的操作。
如此方便攻打,甚至可能都不用攻打,只需要出动少量精锐。
一来二去,稍微赢个一两场,就能轻松占领天竺。
大明这要是都还能忍住不去攻打,那着实是有些天与弗取,反受其咎的味道了。
“陛下,为何要出兵天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