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这莫非就是张真人的太极神功?”有人惊呼道。
“正是如此,我曾有幸亲历武当开山大典,那气息与此刻如出一辙。”另一人确认道。
“佛光渐隐,太极之意却愈发浓厚,难道说张真人已在这场较量中占据了绝对优势?”众人议论纷纷。
“少林真要就此没落了吗?”有人不禁担忧。
“怎会如此轻易?少林千年传承,底蕴深厚,岂能轻易言败?”另一人反驳道。
“这太极之道,果然是玄妙莫测,张真人能称之为天下第一人,实至名归!”众人纷纷点头,对张三丰的武学修为赞叹不已。
瞬间跨越万里疆。
张三丰陡觉自身仿若翱翔于九天十地,身形飘逸,如同乘风踏云,游弋于无垠的天际。
在这片浩瀚的天穹之下,一抹若隐若现的威严与肃杀之气悄然弥漫,似是触怒了某位天界的尊者,不愿让他轻易涉足这片神圣的领域。太极图案疾速旋转,犹如星辰轨迹,汇聚着来自一千零八位沙弥的浑厚内力,这股力量如江河奔腾,滔滔不绝地涌入张三丰的体内,其速度愈发迅猛,势不可挡。
张三丰的眼眸中,猛然迸发出一道锐利的光芒,仿佛能洞穿天际。
“启!”
他低沉而有力地吐出一个字,声音中蕴含着无尽的威严。
随着他的声音落下,四周的云雾仿佛被无形之手轻轻拨开,露出了无垠的蔚蓝天空。张三丰体内的真气,犹如狂风暴雨中的闪电,迅猛无比,瞬间席卷全身,跨越了空间的限制。
“轰隆隆!”
他的体内,隐约回荡起雷鸣般的声响,那是内力澎湃至极的象征。在这一刻,少林寺内一千零八位高僧的精纯内力,竟被他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吸纳殆尽。
这一壮举,不仅让他的武道境界实现了质的飞跃,更让他从九转玄功的第九转第八层,跨越到了至高无上的第九层。
霎时间,张三丰的体内仿佛有江河湖海在翻涌,磅礴的真气如同怒潮般汹涌澎湃。一股强烈而令人心悸的气息,以他为中心,向四周汹涌扩散,所过之处,空间都似乎为之震颤。
那由一千零八名沙弥共同构筑的少林大阵,其成员几乎在同一瞬间发出低沉的呻吟,随后无力地倒下,他们的内力已被张三丰彻底吸纳,身体仿佛被抽空,连站立的力气都失去了。
张三丰的身躯,不借助任何外力,悠然升起,悬浮于半空之中,宛如仙人临世。九转玄功达到第九层,这不仅是武学的巅峰,更是通往修行大道的崭新起点。
在这一刻,张三丰深刻感受到,一扇通往未知领域的大门,正轰然在他面前开启。这扇门后,不再是单纯的武学技艺,而是触及了天地奥秘、超脱凡尘的修道之路。他意识到,自己已隐约跨越了武功所能达到的极限,踏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张三丰闭目凝神,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天地间的灵气都纳入胸中。随后,他缓缓睁开眼,目光穿透云层,望向那更加遥远、更加深邃的未知之地。在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以及对自身修行之路的坚定与执着。
他的眼神穿越重峦叠嶂,投向那遥不可及的天际,那里,仿佛有更加壮丽、更加迷人的景致在等待着他去探索。
少室山下,万众瞩目,所有人皆能感受到自山顶倾泻而下的那股非凡气机,它悠远、深邃,又充满了不可言喻的玄妙。
“天地之道,竟如此显化!”有人惊叹。
“紫气浩荡,自东方绵延三万里,这是何等的祥瑞之兆!”另一人慨叹。
“难道说,是有人正踏上修仙问道之路,欲求超脱?”人群中有人猜测。
“看那气机中蕴含的柔中带刚,阴阳相济,莫非是张真人的太极奥义已达化境?”有识之士沉吟道。
“莫非张真人真的已经修炼至臻,即将羽化登仙,成就那传说中的不朽仙体?”此言一出,四周哗然。
“这气息,超脱凡尘,显然已非世俗内力所能及,张真人之名,果然非同凡响!”众人议论纷纷,皆被这股惊世骇俗的气息所震撼。
“哈哈,张真人,张真人,其名号响彻云霄,又岂是虚传!”有人放声大笑,对张三丰的修为与境界充满了敬佩与期待。
少室山上,十万少林弟子,皆面露惊愕,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张三丰的眼神,逐一掠过每个人的脸庞,带着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
玄慈方丈缓缓闭上了双眼,内心涌动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情绪。“未曾想,少林寺千年的辉煌与传承,竟会在我的手中走向终结。”他心中五味杂陈,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与空虚。
少林,这个武学圣地,此刻仿佛已失去了它的灵魂。一千零八名高僧,作为少林的中流砥柱,他们的内力被一吸而空,意味着少林的力量源泉已近乎枯竭。
悔恨如潮水般涌来,淹没了玄慈的理智。“为何当初张三丰上山之时,我不能以大局为重,向他低头示好呢?为何非要固执己见,将全寺之力孤注一掷,与他硬碰硬呢?”他心中不断自责,深知这一切都是无法挽回的错误。
“少林若真因此走向衰败,那么我这一生的努力与坚持,又还有何意义?”玄慈的心中充满了痛苦与挣扎,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的眼前崩塌。
“若少林真的走向没落,那么过往的辉煌与坚守,又何以为继?”玄慈的内心充满了挣扎与反思,正当他陷入深深的自责时,张三丰的身影如同一片轻羽,缓缓自空而降。
“道长我素知以理服人之道,如今,你们是否愿意与贫道心平气和地交流一番?”张三丰的声音温和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玄澄闻言,不禁长叹一声,眼中满是无奈与悲哀。“这一千零八沙弥大阵,汇聚了少林最为精英的力量,而今,却都因你而失去了内力,成为无法再战的废人。少林之基,几乎毁于一旦,你究竟还想如何?”
张三丰听后,轻哼一声,语气中并无丝毫得意,反而透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贫道从无意将少林置于死地,更未曾有过要抹去其存在的念头。今日之举,实属无奈,只为让诸位明白,武力并非解决一切纷争的唯一途径。”
“然而,少林若执意与贫道为敌,贫道也只能无情应对,还望诸位体谅。”
“如今,诸位内力虽失,但身为佛门弟子,更应潜心向佛,方为正途。”
“若连此理都无法领悟,又何谈出家修行,更枉称和尚之名?”
玄慈大师闻言,心中五味杂陈,沉默不语。他本是拥有非凡智慧之人,只因担忧少林千年的荣光因自己而蒙尘,方有诸多筹划。未曾想,这些筹划最终却成了自我束缚的枷锁。
正当此时,少林寺内,众弟子纷纷闻讯疾奔而来,口中高呼:“师父!”“师父!“
呼喊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那些被张三丰无意间散去内力的少林僧人,皆是寺中中流砥柱,各院首座及长老,他们门下的弟子更是众多。眼见师长们一夜之间功力尽失,成为普通人,弟子们无不义愤填膺,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与对师长的担忧。
“张三丰,我们与你拼了!”
有人叫嚣着。红了眼睛。
玄慈轻轻摇头。
“都回来!”他的声音不大,但还是让这些弟子,很快安静了下来。
玄慈的目光,望向张三丰。
“少林称尊武林数千年,如今少林高僧,尽数失去内力,成为废人。”
“即令你不杀我们,那些江湖魔道,也不会放过少林。”
“如今的少林,虽有十万弟子,却没有一名顶尖高手,终究难以与他们相对抗。”
张三丰目光如电,盯向玄慈。
“贫道说少林不会就此灭去,那就是不会。”
“我不灭少林,谁敢灭少林?”此言一出,他的身上,一股王霸之气,油然而生。
玄慈大师轻轻颔首,嘴角竟缓缓勾起一抹笑意。在这一刻,他仿佛顿悟,只要少林的精髓与传承得以延续,其余种种,皆是过眼云烟,不足为道。原来,那些所谓的少林颜面、江湖声望,终究不过是浮云,总有释怀放下之时。过往的执拗与抗拒,不过是内心执念过深的映射罢了。
“往事如烟,少林确有错失之处。”他声音沉稳而坚定,“老衲在此承诺,将为觉远大师昭
雪,并恭请其灵位入驻少林寺塔林,以慰其在天之灵。”
少林寺塔林,乃是历代高僧安息之所,每一座塔都承载着一位高僧的修行历程与功德圆满。在这里,根据高僧生前的佛学修为、声望及所积功德,塔之形制、高度与层数皆有所不同,既是对高僧们的致敬,也是激励后人的象征。玄慈大师的承诺,无疑是对觉远大师一生贡献的最高肯定与缅怀。
能安息于少林寺塔林,是无数少林弟子梦寐以求的归宿。张三丰闻言,轻轻点头,心中为觉远大师感到欣慰,他一生虔诚修佛,终得此殊荣,实乃理所应当。
然而,就在这宁静的氛围中,无色禅师的声音却如同惊雷般响起,带着无尽的悔恨与自责。“昔日一念之差,我亲手断送了觉远的性命,更让少林陷入今日之困境,我何颜面对世人,何颜苟活?”言罢,他竟毅然决然地自断经脉,以死谢罪。
“阿弥陀佛!”玄慈大师低诵佛号,声音中既有慈悲也有无奈。张三丰则沉默不语,心中五味杂陈。无色禅师虽为觉远之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他的死,却也为这段恩怨画上了一个沉重的句号。或许,在觉远大师的灵魂得以安息之处,也能宽恕无色的过错。
今日之事,对玄慈而言,无疑是心灵上的一次巨大冲击。他经历了太多的变故与抉择,对于无色的离世,虽感惋惜,却也并未表现出过多的情绪波动。或许,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他已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命的无常与佛法的真谛。
“张真人方才施展的太极奥义,真乃超凡脱俗,老衲由衷钦佩。”玄慈大师语带敬意,“至于张真人所倡导的三教合一,同源共流之论,老衲亦深感赞同,此乃大道至简,殊途同归之理。”
“张真人修行有成,境界高远,不知可否屈尊于少室之巅,开设讲坛,传经布道?”玄慈大师话锋一转,诚恳地邀请道,“我少林上下十万弟子,皆愿诚心向学,聆听真人教诲。”
此言一出,四周少林弟子面面相觑,难以置信之色溢于言表。他们心中暗自嘀咕:张三丰前辈虽修为高深,但此前与少林之间确存恩怨纠葛,方丈此举,岂非太过大胆?莫非是失心疯了?
然而,张三丰却以深邃的目光回视玄慈,心中了然。他明白,玄慈此举,一方面固然是对自己修为境界的认可与钦佩,另一方面,也是借他山之石以攻玉,希望借助自己的讲道,为少林弟子带来新的启迪与感悟,促进武学与佛法的交融互鉴。这份胸襟与气度,实属难得。
融合并蓄,方能持续卓越。
此外,此举亦是对世间展现的一种胸襟与气度。
少林与张三丰化干戈为玉帛,甘愿以武当为尊,此举实属高风亮节。
诚然,三教虽言同源,但让一位道教宗师踏入少林圣地传道,对少林而言,确是一番心理考验。
更何况,张三丰此前之来势汹汹,已传遍四海。玄慈大师能毅然作出此等决定,足见其心胸之宽广,真正做到了释怀过往。
彻底舍弃了少林长久以来的“荣耀”,唯愿少林寺能得以延续,不因己而陨落。玄慈大师的这份决绝,实属难能可贵,展现了非凡的智慧与勇气。
“放下”,这两个字虽轻,践行之路却异常艰辛。
张三丰的目光温柔而深邃,逐一掠过少林僧侣的脸庞。
“也罢,今日贫道便在此与诸位共参大道。”
过往与少林之间的种种纠葛,他选择以一颗平和之心面对,有恩报恩,有怨解怨,力求恩怨两消,而后洒脱离去。至于传道授业,对他而言,亦是修行的一部分,是心灵的又一次升华。
只要听众有心,他便乐于分享。更重要的是,少林接纳他的讲道,这一行为本身便是一种宣言,象征着少林从此与武当并肩,置于武当的庇护之下,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举无疑会将武当的威望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
张三丰从容不迫地盘膝而坐,缓缓开启了他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