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历史 > 风雨如磐中条山 >第11章 剿灭巨匪王三春(1)

第11章 剿灭巨匪王三春(1)

作者:汉城老道字数:5019更新:2024-09-25 11:14

王三春,本名王汝仁,乳名仁娃子。

清光绪十年(1884年)生于四川平昌长垭一户农家。

话说那幼年时的王三春!真可谓天赋异禀,尤其记忆力惊人得很!想当年他于私塾求学之际,别的孩童尚需反复诵读方能熟记之书,他却只需通读一遍便可了然于心。

如此奇才,自然引得众人惊叹连连。

不仅先生对其赞赏有加,就连乡里乡亲们也纷纷夸赞道:“此子他日必成大器!”

更有人预言说,以王三春之才学,将来定能考取功名,为官一方;届时既可封妻荫子,又能光耀门楣,实乃家族幸事也!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事与愿违。

短短几年之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降临到了王三春身上——他的父亲毫无征兆地离开了人世。这一沉重打击使得王家陷入了困境之中,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庭经济状况更是雪上加霜,已经无法继续承担王三春上学的费用。

无奈之下,年仅十几岁的王三春只能辍学回家,帮助身体有恙且身有残疾的母亲一同务农,并操持起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务。

自小王三春便是个性格刚毅、争强好胜之人,但如今父亲早早离世,母亲亦因身体原因对其疏于管教。再加上当时正值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秦巴一带更是战乱频仍、满目疮痍。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各种卑劣行径充斥其中:土匪猖獗肆虐,四处抢掠杀戮;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流离失所……

面对这样一个残酷无情、弱肉强食的世道,王三春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他的性格也因此越发孤僻怪异,平日里沉默寡言,很少与他人交流。

1904年,王三春已经年满20岁,家里就寻思着给他找个婆娘,也算是成家立业了,后来经人介绍,与邻村老实本分的农家姑娘杨氏结为夫妻。

日子过得虽然清贫,但是混个肚儿圆勉强还是可以的。

但生逢乱世,弱肉强食,虎狼当道,王家在当地也没有什么势力,不免受人欺负。在其婚后不久,王三春就因争田地和山林树木与族长王宗林发生了冲突。20岁的王三春气愤填膺,一时脾气上来,冲上去打了王宗林两拳。

王宗林这个人可真是不简单!他不仅在官场和商场中游刃有余、左右逢源,还善于运用自己的手段和权谋,让人们对他敬畏有加。再加上他还是一族之长,这就让他更加肆无忌惮地横行霸道了。

他常常仗着自己的权势,向百姓们强行索要财物,甚至霸占他们的田地和产业。

那些受到欺凌的人们虽然心中愤恨不平,但却不敢有丝毫反抗,生怕遭到更严重的报复。

就这样,王宗林渐渐成为了当地的一霸,人人都对他避而远之。然而,尽管众人敢怒不敢言,却并不代表没有人想要惩治这个恶贯满盈的家伙。

王三春年轻气盛,偏不吃这一套,公开与王宗林从骂嘴打架最后发展到要提刀动武。

当晚,有个堂叔劝他:“仁娃子,你哪搞得过王宗林嘛,你还是去官府告状吧!”

谁能料到王三春竟然会哈哈大笑着说出这样一番话来:“这可是个乱世啊!所谓‘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别进来’!想要去恳求那些当官儿的?哼,那还不如求求我自己让自己痛快点呢!”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嘲讽和不屑,似乎对这个世界已经看得无比透彻。

时间没过多久,王三春和王宗林之间再度爆发激烈冲突。

怒不可遏的王三春竟然纵火焚烧了王宗林的好几间牛圈和猪舍。

当熊熊大火燃烧之际,王三春还不忘对着四周的人们撂下狠话:“这次只是给你们一点小小的警告而已,等老子下次再回来的时候,可不仅仅是放火这么简单了,老子还要大开杀戒呢!”

他的声音充满了暴戾与威胁,让在场的每个人都不禁心生恐惧。

说罢头也不回地钻进了了巴山,消失在茫茫丛林之中。

王三春踏上前往巴山的道路,这一路走来,他不是赌博就是抽烟,年轻时听了恶魔张献忠屠四川的故事,于是有样学样的结交些三朋四友。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身边逐渐聚拢起一帮臭味相投之人。

人多力量大,众人开始思考未来的方向。

经过一番讨论后,他们认为成为一名“棒老二”(即土匪)才是最快活之事。这样一来,便能尽情享受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和大把分钱的生活!

大巴山地区森林茂密,自然环境复杂多变,然而这里却不乏那些啸聚山林、打家劫舍的亡命之徒。

这些人以暴力为生,无视法律与道德的约束,过着肆无忌惮的日子。

而王三春及其兄弟们恰好看中了这种自由自在、无法无天的生活方式,决定投身其中。

他和几十个同为职场新人的兄弟伙,为了搞到枪弹,就经常埋伏在林子里面观察行人,以便相机行事。

这天傍晚机会总算来,这天晚上,一伙小股土匪队伍在山下吃饱喝足,歪挎着枪从林子里面过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三春等人定睛一看,心中了然,纷纷手持一根青杠木棒,悄然跟上。

这些个老土匪怎么也不会料到,居然会有这么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毛贼胆敢对他们动歪脑筋!

就在此时,树林中猛然窜出十余道黑影,如鬼魅般扑来。

俗话说得好:“打架最怕遇上愣头青”!老手尚且需要斟酌权衡利弊得失,但这些初出茅庐的生瓜蛋子可不管那么多,抄起棒子就是一顿猛揍,毫无顾忌!

果不其然,还不等这几个土匪回过神儿来,王三春一伙人已经将粗壮如臂的木棒挥舞得虎虎生风,狠狠地朝那几个土匪砸去。可怜这几个土匪连枪都来不及举起来,便被打倒在地。

顺利抢到枪弹之后,王三春一行人立刻像脚底抹油似的钻进了茂密的森林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最初他招抚地痞流氓,懒汉恶棍五六个人,持大刀,梭标打劫过往客商,富户,自上次他搞到几支步枪(汉阳造)和几发子弹后,如虎添翼。

随后又抢了镇公所,得枪支三支,子弹几百发,有了枪的他,立马招兵买马,壮大自己,扩充地盘,训练土匪,队伍越聚越多,恶名远扬,让远近客商闻风丧胆,绕道而行。

一个冬天,他率部下经过矛坪,见一美貌妇人,当着其丈夫的面将其强奸,其丈夫怒起反抗,他让手下土匪将其丈夫捆绑在柱上,亲自操刀,活挖其心下酒取乐,其部下更加佩服他的胆量,这恶毒的操作,也镇住了手下,让手下见识了他的毒辣手段和残暴的性格。

王三春不仅杀人不眨眼、更厉害的是手段非常残酷。

春节期间,他的一个小老婆跟他说话时,把他的名字说成大春。王三春二话不说,一枪毙命,他的小老婆还没有明白怎么回事,就见阎王去了。

王三春在镇上的旗杆,被风刮倒了。按王三春的规矩,倒旗必须杀人祭旗。王三春命令土匪,到镇外村庄抓来一个地主家的儿子,站在旗杆下,被他举枪射击,杀死后用来祭旗。

王三春与匪徒饮酒取乐,王三春对手下说“今天我们换一种玩法:杀人饮酒。”

王三春命令下属去抓了几个供奉少的地主家人。在酒席场上,王三春一枪杀一人,接着喝一碗酒。六个人杀完了,王三春喝了六大碗酒,醉的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王三春把当地大地主李百万的女儿抢来,通知李百万把500条枪、1000块银元、200套军服送到匪窝,赎回女儿。

李百万筹款花费时间多了几天,王三春把树干顶部削尖,将李百万女儿衣服全部脱光,将箭头对准肛门直接捅进去。一直插到嘴巴,将树干弯曲,再把人弹出去。这就是王三春发明的一种叫做“坐椿”的刑法。

李百万把枪、钱、军服都备办齐全送到匪窝,来赎人时,他女儿已被掩埋几天了。

由于杀人手段过于残忍,周边地主土豪提到王三春,都是不寒而栗。

王三春不满足于小打小闹,晓得就凭这几支枪在大巴山也成不了大气候,迟早也得被人给吃掉。于是他们东奔西走到处打探消息,又得知土兴场的民团有50多支枪。

但是凭自己手里这几支破枪,王三春等人哪敢抢民团。

但是读过书的土匪就是厉害,王三春想到了智取。

这一天深夜时分,万籁俱寂,他示意自己的同伴分别前往小村庄的两端点燃了数枚威力巨大的鞭炮,并时不时地开枪射击几下。

随后,王三春稳稳当当地站立于街道中央,吹起一阵尖锐刺耳的口哨声后,扯着嗓子高声呼喊道:“各位兄弟们,请稍安勿躁,暂时莫要动手动脚,待我前去同此地的团总好好谈一谈再做定夺。”

其实,他这番话原本就是讲给那位团总听的。

此时此刻,团总刚刚听闻那阵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根本无从知晓敌方究竟带来了多少兵马和枪支弹药。

面对如此情形,团总惊慌失措,惶恐不安!

一得知有人前来主动提出“谈判协商”,简直喜出望外、求之不得啊,赶忙亲自现身,表示非常乐意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只求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无虞。

就这样,王三春轻而易举地得到了五十余支枪械。至此,那五十多个手持棍棒的“棒老二”兄弟们终于如愿以偿地被正式装备成为全副武装、荷枪实弹的凶悍匪徒。

1914年起,王三春就在四川北部的大小通江河及大巴山一带山区,坐青山,把坳口,掌红吃黑,坐地分赃。秉持“”抢富不抢贫,抢远不抢近“的经营原则,迅速做大做强起来。

话说当年,王三春刚刚在大巴山落草为寇之时,年轻气盛,野心勃勃。

那时候,他曾多次与巴中地区的军阀郑启和发生冲突,皆因双方实力悬殊太大,而每次都是以王三春落败收场。

无奈之下,王三春只得率领手下众人辗转至陕西省镇巴县一带。这个为害镇巴十余年的川北土匪头子竟还拉起了一支队伍,给自己的匪部起了响当当的名字------镇槐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27年------1928年,王三春伙同他的“镇槐军“,在汉中的镇巴、西乡、南郑、汉台区等县区拉肥绑票、敲诈勒索、抢劫财物、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成为当时一大祸患。

国民政府实在没有办法给受害的百姓交代!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派张维玺率部进驻汉中剿匪,请缨出战的手枪营是精锐,每人挎了长枪短枪各一支,背插一把大刀,上山死命追赶王三春土匪。

土匪察觉官军只有三百来人,以为总像往常那样贪财惜命,一触即溃。

王三春立即调来一千余名匪徒,选了险要地形布下口袋阵,派出老婆女魔头领一百余名匪徒与官军边打边退。

手枪营派出加强连一百五十人,携带三十挺机关枪,紧紧咬住匪徒,余部埋伏在一箭之地的山坡上。

王三春以为官军全部钻进了口袋阵,指挥五百名悍匪扎住了口袋,不料埋伏的官军从侧后追杀上来,匪徒伤亡两三百人;官军内外夹击,机枪打得像过年放鞭炮,又毙伤匪徒两三百人,活捉匪营长以下二百余人。王三春收集残匪,苟延残喘,假装接受了杨虎城收编,列编四个团,女魔头当个团长,王三春趁机自任司令,扩匪五千余人。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便来到1929年,这一年对于王三春来说意义非凡。

他率众流窜至镇巴渔渡坝地后,王三春的队伍逐渐壮大起来。

在这一年里,四川军阀刘存厚对陕南地区虎视眈眈,企图将这块肥沃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于是乎,他派遣了得力部下廖雨辰率领军队前往镇巴,与当地守军争夺防线。

面对来势汹汹且实力强大的廖雨辰所部,王三春深知单凭自身力量难以抗衡。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采取以退为进之策,主动放弃防守阵地,以此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损失。

然而,时间来到1930年,局势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廖雨辰所属部队遭遇冯玉祥、王志远等敌对势力的联合打击,最终一败涂地。

王三春抓住时机迅速集结队伍,并向镇守此地的廖雨辰的部下陈德三攻击。

经过一番激战过后,王三春成功驱逐了陈德三及其手下人马。

至此以后,王三春便稳稳当当地坐镇于镇巴的广大山村。

不久,他又率领土匪连夜攻打镇巴县城。镇巴县国民党驻军见杀人不眨眼的恶魔王三春人多势众,装备精良,竟然吓得仓皇出逃!

王三春进城安抚百姓,从此他在镇巴扎下了根。

安顿下来的王三春,发出布告,老百姓经商的经商,开店的开店,并约束部下:不准抢老百姓,奸淫妇女,违者杀头,就这样镇巴在他的治理下还算太平。

随后王三春在镇巴开钱庄,铸造银元,贩卖烟土,开大烟馆,开赌场,妓院等,狂敛钱财,买军火巩固地盘,继续招兵买马,次年攻下万源。

站稳脚跟后的王三春开始积极扩张势力范围:他一方面广泛招揽过去失散的旧部归队;另一方面则大肆招募新兵入伍增强军力。

同时,通过屯田垦荒广积粮草,确保军需供应无虞;此外还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征收税款实现财务自主且无需上交朝廷;不仅如此,更是建立起铜币铸造局以及军火制造厂,以便自行制造武器弹药满足战备需求……

通过以上种种举措使得其实力日益壮大,逐渐成为一方霸主雄踞于此。

当地国民党政府眼见着他的势力范围越来越大,如滚雪球般不断扩张,心中不禁暗自焦急。

他们深知,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必将对自己构成严重威胁。

于是,经过一番紧急商议之后,决定将此事上报,希望得到上级部门的支持和指示。

接到报告后,陕西省国民政府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经过深思熟虑,他们紧急派遣了当时陕南地区最高级别的军事将领——直系军阀第七师师长吴新田率领军队,前去镇巴,实施第二次围剿王三春“镇槐军“的行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