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周瑜的境遇,不过两、三岁的周循自是不知。
不过,周瑜的兄、弟、叔、伯却是越来越对受到周瑜的牵连感觉不满。
“咳咳~”
就在周瑜以及妻子小乔与母亲加紧清洗衣物时。
一道咳嗽声响起。
却见,隔壁走出一个中年男人。
“兄长!”
看着中年男子,周瑜忙起身叫道。
此中年男子,正是周瑜的堂兄周正。乃是周景之孙,卫尉周忠之幼子,虽然地位在周氏一族不比周瑜。但是,凭借着周家的辉煌,在江淮之间,仍是过着享受的生活。但是,如今却也因为是与周瑜关系近,也被押到了襄阳体验生活。
其分配的工作,是修缮城池。
“嗯,公瑾啊,兄长有事想与你说说。”
周正面色有些不好看,对周瑜冷淡说道。
“兄长,你有事尽管说。”周瑜自然是明白周正为何脸色不好,柴碳司不容易,修缮城池更是劳累,或是心中有些愧疚,所以,周瑜对周正很是客气。
“公瑾啊,不是兄长要说你,实在是,你的脑筋怎么就转不过来弯呢?如今天下依旧是刘氏的,就算当初汉室倾颓,但是,天子依旧在位,被曹贼控制,而如今,楚王刘武是汉室宗亲,又恢复大汉半壁江山,手握兵马数十万,大汉威严正在与日俱增,而我江淮周氏一族乃是大汉高门望族,地位显赫从章帝晚年周荣开始步入朝堂,到祖父周景、吾父周忠皆任汉太尉,位列三公,周家地位长达百余年而不衰,乃是享尽了汉室给予的恩惠,如今,你却是为了效忠江东孙家一个后起家族,也要拒绝汉室正宗,拒绝天子旨意,而令我江淮周氏全族颜面扫地,正,虽不是周家家主,却也知道荒唐至极,公瑾,你说吾该气愤否?”
周正似乎再也压制不住内心的愤怒,对着周瑜大声愤慨说道。
“正儿,你说的声音太大了,周公瑾,你这是要毁灭周氏百年积累吗?”
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
周瑜却是面色僵硬。
若是说,周正如此说,他虽会不爽。
但也不可能太过难受。
但是,这四、五十岁中年男子突然出面说这话,却令周瑜难以招架。
“伯父!”
周瑜对周尚拱手,行礼道。
不错,这男子,正是出身庐江周氏,是周瑜的伯父,曾任丹阳太守,在孙策起兵时,周尚曾给予周瑜支持,周瑜也携兵投靠了孙策。
若是说,在孙策死后,孙权掌权后,周尚退居二线,周瑜作为江东大都督,是周氏门面。
那么,现在周氏一族中,周尚还是辈分与声望最长者。
“伯父,瑜岂会毁灭周氏一族百年积累!”
周瑜叹息对周尚拱手道。
“哼,公瑾啊,你糊涂啊。孙氏一族之前是称霸江东,因为汉室倾颓,所以,我周氏一族选择了助力孙氏,只是,天下依旧是刘氏的,那孙家也不过一个草莽家族,就算那孙坚在世,怕也不敢与天子对着来吧?你倒是好,竟欲带着周家选择孙家一个小儿,舍弃周家效忠百年的天子,你这不是要毁了周氏百年根基又是什么?”
“再说,就算当初那孙策对你有恩惠,你也助其了夺取江东了,就算依旧报答不完,这次,你在徐州为孙绍献策,保全徐州,并自己一人担了罪责,已经不欠孙氏的了。”
“因为你一人,牵连周家嫡系血脉子弟十余人,这些人都是周家根基啊,修缮城池,建造宫殿,上山砍柴,我周家何时遭受过如此境遇?那么长时间过去了,你还执迷不悟不成?”
“还有,你看看你母亲,她可是大家闺秀出身,如今为下人清洗衣物,染上了风寒,你可对得起你死去的父亲?”
周尚气的吹胡子瞪眼,对着周瑜一阵输出。
若是之前在徐州、或是江东,周尚自不会如此对周瑜说话,毕竟,当时周瑜确实位高权重。
周瑜听着周尚的话,并没有反驳,只是静静听着。
刚至襄阳时,周瑜还并没有现在的感受。
但是,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看着叔伯兄弟,周氏一族的主要人物十几人,全部因为他的牵连,被安排了工作,早出晚归劳作,周瑜内心自是不好受。
尤其周尚那句,天下依旧是刘氏的,那孙家也不过一个草莽家族,就算那孙坚在世,怕也不敢与天子对着来吧?你倒是好,竟欲带着周家选择孙家一个小儿,舍弃周家效忠百年的天子,你这不是要毁了周氏百年根基又是什么?
这是大汉啊,确实,一人犯罪,牵连三族,牵连五族,乃至全族都在正常不过。
一旁周母王氏此时听着族兄对自己儿子训斥,虽然焦急,但是也感觉愧疚,根本说不出话,只是眼泪流出。
“公瑾,董昭已经找过我们了,说是,若是你愿意效忠楚王,他愿意去亲自面见楚王,为周家做说客,让周家重回朝堂,你不可放弃这个机会啊,不然,你的哪些兄弟叔伯,定不会同意,这关乎这周氏一族兴衰传承,不可意气用事啊。”
周尚见周瑜并没有说话,语气顿时缓和了下来,对周瑜劝说道。
周尚做了大半辈子官,自是明白,周家有此困顿境遇是因为周瑜牵连,但是,周家重回朝堂,重回权力的中枢,能否继续兴旺下去,还是在于周瑜身上。
这也是,他们因为周瑜牵连,劳累那么久,还在忍着,一直到今天的原因。
“是啊,公瑾,你切不可置周氏一族不管不顾啊。”
“公瑾,楚王器重你,你抓住机会。”
”公瑾,孙家我们已经为他们做的挺多了,如今天下还是刘家的,纵然曹操都立身不正,孙家连曹操都比不上,不值得周氏放弃百年声望啊。”
此时,周围一个个周家主要人物,或是年轻,或是年老,却是周瑜的兄弟叔伯们都纷纷走走过来,对周瑜劝说道。
他们自然是明白周瑜的坚守,只是,这已经牵连到了周氏一族了,他们不可能因为周瑜一人的想法,而让周氏一族而消亡啊。
“唉,伯父,瑜明白了,瑜考虑一下吧。”
周瑜叹了一口气,对周围的长辈拱了拱手。
周尚听着周瑜这话,内心顿时一喜,明白事情有回转的余地,当即对周围人说道:
“那就这样吧,让公瑾想想,都散了吧,明天还要劳作呢。”
周尚对周围说着,周围人也是纷纷散去,董昭对他们倒是并没有针对,而是安排正常的工作,不过,纵然只是正常工作,便也让他们劳累万分,他们从没有想过,以前锦衣玉食,前呼后拥的他们,竟然有这么一天。
周围周家的人散去,周瑜对一旁擦着泪水的母亲,说道:
“母亲,之前是瑜儿不孝,明日瑜儿便找董昭吧。”周瑜内心在抉择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以周氏家族的传承为重,若是只有他一人,他或许会果断的沉寂于襄阳城下,但是,牵连着周氏全族兴衰,牵连到了妻儿母亲,他不能狭隘的要去为孙绍去守身如玉了,周氏不欠孙家的,当然,虽然忠义不能两全,但是周瑜心中还是有愧于孙氏,他需要与刘武谈谈。
翌日,周瑜便起了一个大早,并没有前往柴碳司报道,而是前往襄阳工正府面见董昭。
“哎呀,稀客,来人,快上酒。”
董昭见到周瑜来了,顿时脸上露出了笑容,忙招呼人上酒宴。
董昭自是聪明人,来到襄阳没有多久,便揣摩明白了刘武对周瑜的态度。
周瑜在江东有名气,但是放在整个大汉天下,却并不那么有名气了,但刘武还是派遣一支军队,把周瑜给拿了回来,显然,是看中了周瑜统兵之能,所以,不惜在见周瑜时,便进行了招揽。
当然,董昭还明白,刘武后院美人众多,对小乔怕是也有意思。
只不过,这是周瑜实在不知进退情况下,刘武才会做的事情。
刘武对周瑜有招揽之心,这在董昭看来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
难就难在,需要有个人做恶人。
但是,恶人,他还没有做,周瑜便来了。
“董工正客气了,瑜乃一介罪人,岂能担得起工正如此款待。”周瑜对董昭说道。
“哈哈,公瑾说笑了,楚王可是对公瑾之才甚是渴望,曾说,公瑾之才,就是古之韩信。”董昭笑着对周瑜赞道。
“古之韩信?楚王真这么说瑜?”周瑜明显一怔,没有想到董昭会如此夸赞他。
“此确实是楚王之言,那日,昭与楚王,二将军、三将军以及庞士元一起饮酒时,楚王亲口所言。”董昭笑道。
这倒并不是董昭信口开河,刘武确实在一次酒宴上说过,那是他主动提及周瑜的,他需要判断刘武对周瑜的具体态度,这也是他给周氏众人分派工作,并没有刁难的原因。
“这……楚王赞誉,瑜不敢当!”尽管周瑜对自己排兵布阵、指挥作战能力很是有信心,却也不能亲口说要与韩信相比。
毕竟,韩信那可是大汉立国璀璨将星。
刘邦言: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足见刘邦对韩信统兵的称赞。
萧何也曾说: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想着刘武对自己竟如此赞誉,周瑜对董昭拱手,道:
“这段时日,瑜思虑了,因瑜一人牵连周氏,实乃不该,楚王气量宽宏,又愿意给瑜机会,瑜不该拒绝,还劳烦董工正向楚王言瑜想通了,愿为楚王效力。”
大厅内,董昭听着周瑜改变态度的话,顿时笑容满面,笑道:
“好,公瑾想通就好,此事便交由昭身上了。”
周瑜见董昭应了下来,舒了一口气,又有些犹豫,说道:
“只是,孙氏毕竟是瑜之旧主,来时,瑜还豪言壮语,若是让瑜与孙氏厮杀,瑜自惭形秽,还请楚王见谅。”
周瑜此话一出,董昭顿时一怔,脸上笑容微微收敛,看了看周瑜。
这话,周瑜显然是在提要求,其不会带兵与孙家人厮杀。
不过,董昭依旧笑容满面,说道:
“此事,吾定替公瑾在楚王面前解释。”
“那便劳烦董工正了。”周瑜对董昭拱手谢道。
周瑜走后,董昭看着周瑜背影,仔细揣摩刘武对周瑜的招揽之意,没有差错后,才起身向楚王府而去。
……
楚王府,大殿。
“大王,周瑜来找属下了,其愿意追随大王,为大王效力了。”
刘武本正在看徐庶禀报的北方条陈,听到董昭的话,顿时抬起头,有些惊讶看着董昭道:
“周瑜愿意效忠了?他竟然改变主意了?”
“回大王,那周瑜为了周氏一族,自然不会如此目光短浅。”董昭笑着对刘武回道,只是,微微犹豫又说道:
“只不过,那周瑜还有请求,他不愿意与孙家在战场相见!”
刘武听着周瑜竟然真的愿意投靠他,为他效力,内心是很复杂的。
因为,周瑜投靠,他便没有机会与小乔发生什么了。
而相反,他多了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智勇双全,以少胜多的大都督。
孙策评价其:周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吾得卿,谐也。
孙权评价其:周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
曹操愤怒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刘备离间说: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杜牧感叹:周有齐太公,秦有王翦,两汉有韩信、赵充国、耿恭、虞诩、段颎,魏有司马懿,吴有周瑜,蜀有诸葛武侯……
苏轼拍案: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对于周瑜提出不欲与孙家厮杀,刘武只感其忠义,自不会强人所难,他却是收获了一个历史上周郎顾,美周郎,大都督,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