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操作下来,第一波匈奴人的叙述十分混乱。
内容没有太多逻辑,完全是他们凭借自己印象,想到哪里讲哪里,后需要不小的工作量去拼凑复原。
幸亏有于毒等经历过战斗的军吏,能够搞清主线,不会被他们搅乱。
但第一轮还是确定了匈奴人对火牛阵无事先准备,也无人知晓这个计策。对方偷袭了一些新西凉军,而且是在脱离他们防区围歼的他们。
第二轮,张既、于毒等人提问,按照主线和事件,挨个询问发生的顺序。
这一次效果显著,这些匈奴人逻辑虽然混乱,但大体的顺序还能记清楚,汇总后与于毒等人的角度高度吻合。
复原整个事态,完完全全的讲述出来。不过,此时讲得版本是有汉人奴隶当奸细,献计献策,出力引诱守军的版本。
结果,所有匈奴人都认为张既等人的讲述符合当时他们的角度,火牛阵是突然实行的,汉人守军被引诱离开丘陵,才被他们分割消灭……
张既、于毒对视一眼,发现如果是个别奴隶主污蔑那个老奴隶,绝不会出现在敌我两方眼中,整个复原事态高度吻合的情况。
于毒大怒,想要拷打那汉人那老奴隶,张既却阻止道:“还不用这样,我们只需将复原的事态,拿出来震慑此人,看看他的反应便知。”
“一会他要是说谎,你就全力斥责,让他感到恐惧。我则从逻辑上指出他的荒谬,攻破他虚伪的话语和其心理防线。”
两人在一个幽闭的牢房中,询问那何姓老奴隶,整个询问不让他讲述,而是张既诵读事态过程,让老奴隶指出不妥之处。
张既刚讲了一小段,那老奴隶大冷天就汗流浃背,说到有人献火牛计时,还没说是什么人做的,那老奴隶就狡辩说,没看到火,似乎只有匈奴人驱赶牛羊上前。
于毒大怒,吼道:“混账!你撒谎!”
这吼声在幽闭的牢房中震耳欲聋,吓得那老奴隶想都没想过就慌忙解释,可能是时间太久,导致他记错了。
张既看他首鼠两端,知道这是谎言被揭穿后掩饰的行为。
他表现出亲近地态度,坐到老奴隶身旁,安慰道:“你别慌啊,我们这位于校尉就是当年截杀匈奴人的主将,他这是要抓到真凶报仇,一时心切,不是故意吓唬你的。”
那老奴隶听了以后,不仅没有安心,反而更加恐惧,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口不择言,说了更多谎话,试图掩饰有奸细引诱守军的情况。
甚至连这一年来,在市场见过胡人都矢口否认,只说他去汉人那里买东西。
张既心中鄙夷,这些临时开设的市场中,汉人都是卖军屯、民屯稍微过剩的粮食、手工产品,只有胡人卖一些屯民平时没有的东西。
他是一个民屯屯民,怎么可能去买自己过剩的东西呢?他为了掩饰什么,逻辑彻底混乱了。
张既给于毒一个眼神,于毒会意,突然暴起,边打边揭露他刚才所有的谎话。彻底从、心理两方面,撕烂他最后一点点防线。
那老奴隶辩解不过,只得承认他刚才说谎,但不说为什么,也死不承认他做过这些事情。
张既最后说道:“刚才有一个细节,你可能没注意到,那就是我所说的奸细,根本没有说是你。你却在所有关键节点否认、撒谎,不是你自己心虚,又是为何呢?”
事情已经大致确认,张既、于毒又让人拷打老奴隶的那些同伙,很快他们就指认是这老奴隶让他们分散屯民注意力,又联络匈奴人。而且私下里,还让他们探听了军屯位置和哨所情况。
水落石出,于毒恨不得将这老奴隶活活扒皮。张既阻止了他,专门将他们留给
张既等人忙着锄奸,收买分化匈奴人的时候,暂时让响应新西凉军的各部,管理朔方等地。
乌桓那楼部落,位于上郡、朔方、西河、五原这四郡交界之处,其部落首领十分年轻,但一直向往强盛的大汉能够统辖他们。
乌桓人在政权方面与羌人有些相似,只有部落大人,并无统一的国家,并且带有母系社会的一些传统,内部女性地位较高。
由于居住的位置更加靠南,且长期与大汉的对手匈奴、鲜卑作战,他们已经主动汉化,经济上农牧结合,与并州汉人较为相似。
这一次,那楼部早就通过商路与新西凉军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虽然暂时畏惧匈奴人的淫威,可一旦有机会,就在背后狠狠地捅了匈奴人一刀。
阴山北部的拓跋鲜卑又称作鲜卑索头部,他们也通过商路与新西凉军建立了合作关系。
鲜卑人在灵帝时期,在檀石槐的征服、发展下,一度出现了统一且强大的政权。
可是,檀石槐死后,鲜卑诸部又分裂为较大的四片势力。
其中拓跋鲜卑即索头部、秃发鲜卑、乞伏鲜卑等分裂为西部鲜卑诸部。
其中拓跋鲜卑势力较大,主要在阴山以北发展。他们部落首领拓跋力微,此时年方二十四,却少年老成,还学习汉人的习俗,希望投身大汉。
拓跋力微对周围的部落不卑不亢,对于部落内的长辈能够虚心向学,接待各方商旅如朋友般热情,并且对汉人抱着向往和亲切的态度。
张既当然不会错失这样的盟友,有了那楼、拓跋力微这一近一远两个实力不错的朋友,再加上匈奴人本身也厌恶与大汉交手,所以这次前哨战异常顺利,已超出预期收复朔方郡告终。
童远得到消息,在建安三年春正式发兵河套,讨伐主动滋事的匈奴残部,同时让董白向朝廷活动,争取舆论上的太原郡知名大族,让他们配合朝廷收复并州。
他计划自西向东再收复五原、云中几郡的时候,太原、雁门的郭家、王家也能听从天子诏令,响应渭阳君和他的统辖,让并州彻底安稳,在新西凉军的引领下,重新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