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4年春天,大批新屯田军来到辽西、辽东屯田、屯牧、戍边。
幽州军屯、民屯也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周边道路开始平整和拓宽,商旅和货运开始往来并州、冀州和辽东。
屯田军大将那楼,护送一批批新屯田军去燕山北屯田,保护他们安全生产。
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收编草原上的胡汉牧民,逐渐占领草原, 实行民族融合,开疆扩土。
至于新屯田军的管理,原来屯田许多屯民有大量团队合作经验,部分屯民具备基础文化和管理能力。他们成为幽州新屯田的吏员,热情高涨地建设屯田。
百姓们流传着一种说法:去屯田,能吃饱;去边疆,能识字;去屯田, 能做官;去边疆,有前途;
不过,光凭童远在并州与代郡的人口,并不足以支撑广阔幽州的复兴。
曹魏残部与刘备的力量必不可少。
夏侯惇、田畴、田豫、牵招等人率领曹魏北征的军队,正式归附童远。
田畴、牵招划入屯田军,在幽州发展军屯、民屯,3万曹军和他们十几万的家属成为幽州屯田的中流砥柱。
田豫的2000兵马被纳入无畏军,计划将其编入靖远卫。
老将杨奉劳苦功高,自从被李傕交易到童远麾下,他的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不过论能力,他虽然武勇不俗,但已经不能和胡琅儿、黄於、耿清、苏则、徐晃、张任等其他无畏军中郎相比了。
杨奉于是从无畏军升为荣誉性质的重号将军:后将军。
于毒接任无畏军靖远卫中郎将,田豫加入作为参将。
夏侯惇返回冀州邺城,进行兵马与郡县整顿,计划通过半年时间将其彻底吸纳。
刘备大军则撤回青州,独立经营青州,与晋公国保持友好关系相处。
双方其实实力悬殊,但抱有共同的志向。
一些人猜测,刘备迟早要和童远开战,虽然他完全不是对手。
但聪明的人知道, 他们共同打过恶帝、奸臣与胡虏,现在恶帝、奸臣逃到汝南,这场战争仍会继续。
果然不出半年时间,刘备就正式起兵,派关羽为主将,带关平、陈到等从青州南下徐州,进攻汝南、徐州一带的刘协、司马懿和陈登。
童远此时主要力量放在对中原休养生息与安定西北,对于关羽讨伐刘协、司马懿,则是调动大量物资支援,此外就是提供地形资料与各方面情报。。
秋季收获以后,关羽率领3万精兵到达下邳,在城北十里下寨。
刘协完全是傀儡,汝南的临时朝廷由司马懿彻底掌控。
周边的寿春有强大的吕蒙、于禁兵马,至于徐州下邳,则是当地大士族陈登率领汉军支持朝廷。
陈登与刘备有旧,之前在吕布、曹操、刘备、刘协之间反复横跳,现在他名义上听从士族领袖司马懿,实际上暗中向刘备、关羽谈和平条件。
司马懿计谋过人, 对于陈登这些心思一清二楚。
他故意不处理陈登,实际上是想借陈登与关羽和谈时,突然让吕蒙、于禁杀过去,彻底搞死关羽。
关羽一死,自己、孙权和陈登就和与刘备结了死仇,到时候徐州士族只能乖乖听话,死心塌地与刘备搏命了。
吕蒙精通法,他建议趁关羽与陈登对峙与和谈时,大于夜间劫营。
于禁同意吕蒙的计划,不过应该分两路先后进兵,好前后接应。司马懿同意两人的计划,调动他们从寿春北上,准备夹击关羽。
早有四
秋季粮食本来会大量成为商品,却陡然间有价无市。原本各县乡男丁本来忙完农活,突然间被征召走许多,剩下的躲进偏远地区。
四海商帮不是谍报机构,而是以服务百姓和连通商旅的民间力量,只不过这他们效忠于童远和百姓而非官府。
官府有官府的渠道,四海商帮有四海商帮的办法。
吕蒙、于禁的行军能瞒过刚刚恢复的官府调查,却因为要征召百姓人力与粮食,而瞒不过四海商帮。
汝南、下邳大量粮食凭空脱离贸易,人力也陡然间减少,说明一件事:必然有军事行动。
关羽得到情报,知道吕蒙、于禁将要发起突袭。
“吴下阿蒙与乞降将军,就由关某送尔等归西。”
......
一队队士兵人衔枚、马束口,摸黑前进。
吕蒙带领2万吴军人在前。于禁带领2万魏国降军从侧翼迂回。
潜行了多半个时辰。距离关羽大营三百多步,吕蒙发现前方有一队骑兵巡逻,看见辕门挂着灯笼,栅栏寨门紧闭,里面有十几人手持长枪的士兵来回走动,辕门楼上有两个士兵站岗。
大营内帐篷没有亮光,通道两侧每隔三十步有一根长杆,挂着白色灯笼。每隔半刻时间就有一小队流动哨通过交叉通道。
吕蒙以统军和谋略著称,观察出营内防守布置,于是找到规律派出几十名精锐斥候摸进去探查。
摸进去之后,发现营寨里兵马不多,显然是有所埋伏。
“哼哼!”吕蒙嗤笑一声,心道关羽匹夫只懂些小埋伏,却骗不了我吕蒙。
他命令兵马做好战斗准备,也不冲进营寨,而是直接放火焚烧,然后兵马保持战斗队形应对埋伏。
可是放了一把火,把营寨烧得七七八八,那些演戏的守军如风一般逃窜。
但是!
伏兵并没有如期出现。
这营寨根本就是空的,被吕蒙看出来也无所谓,因为关羽大军早就开拔主动出击了。
“不好!于禁或者陈登有危险!”
吕蒙急忙带人撤退,只可惜时间已晚。
......
于禁率领曹魏降军2万人,从侧翼急行军赶路迂回。
按照计划,吕蒙突袭关羽营寨,自己则迂回到侧翼,截断关羽后路。
如此两军合力,关羽必死,下邳的陈登等徐州大士族,不得不因为与刘备结死仇而坚决支持朝廷。
一路急行军,兵马颇为疲惫。
正在此时,战鼓声响起。
“关某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