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体紫色,海边岩石上的菜?刘安国还是满脸疑惑,然后突然想到了什么,就让手下的护卫去水寨不远处的礁石那边去,半个时辰后,那名护卫回来,还待会一篮子的紫菜。
刘安国将篮子放到李恪面前,问道:“皇上,您是说的紫菜是这种菜吗?”
李恪拿起篮子里的紫菜闻了闻,让厨师把紫菜清洗一边遍煮熟后烤干再拿过来。于是一个时辰后,护卫拿过来半篮子干巴巴的紫菜,李恪让刘安国尝了尝紫菜的味道后,自己也尝了尝,发现味道不错。
于是就让刘安国把第二天的早上的早饭粥里,放进紫菜。
第二天,吃完早饭粥的将士们感觉放进紫菜的粥里异常鲜美,于是挖紫菜做粥就成了登州水师惯例,同时周围的渔民也慢慢开的食用紫菜。
接下来李恪又教会刘安国如何吃海带,以及向周围的渔民请教各种海产品的抓捕以及食用方法,忙忙碌碌的过了两个月,编成一部沿海产品食用手册,传发各州府,然后再派专门的官吏去渔村讲解。
济南道走完后,李恪又在幽州待了三个月,对牧区,以及人工养殖蚯蚓和催化鸡的方法整合后,又传发天下。
之后李恪就回到了司隶,有是新的一年,这一年,是李恪登基的第六年,李恪在这一年改了年号,改元开元。开元元年,这一年,长江水患已经治理了将近半年,再治理一年之后。
就基本上可以了,再就是,朝廷的官吏制度改革也落下帷幕,现在司隶地区展开试点,于是司隶的县学开始有了大量读书孩童,各县的经年老吏也被官府辞退,当了村落里的乡老。
当然,还有一部分干吏被升了级别,外流一品当了从九品下的县丞,或者是从九品上的亭长。
官吏机构因为读书人的加入,在经过刚开始的磨合期后,就慢慢的恢复的运转,整体看上去还不错。开元元年四月,唐皇李恪因梦见无数孤儿向他乞食,于是就下放了孤孩令,先把关中地区的十三岁以下孤孩乞丐,不论是否残疾,全部带回长安的皇家园林收养,并且降为永例。
一时间,正好司隶的各个官员开始在自己的辖区抓寻孤孩,一时间衙门里孩童哭声遍地,并且这种哭声一路绵延,绵延到了长安的皇家园林里。
此时的皇家园林,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孤儿,这里以仿照书院的形式,以两千学生为一单位,总共修建了十二座孤孩院,名号从第一排到第十二,李恪为这十二座孤孩院的总院长。
李恪在让官吏找孤孩的同时,也放榜让普通百姓将一些孤孩送到官府,能得到官服两石米粮的奖励,但是,这种送孤孩到官府的人,必须要进行严格登记,首先要向官府叙说发现孤孩的过程,然后让至少四个邻居进行担保,
之后进行身份等级,若发现有拐卖孤孩踪迹,则该人将流放五万里,去西海都护府服役,四名担保人也将流放一万里或四万里不等,去另外三大都护府服役。一个月后长安皇家园林,
上林苑。
“现在孤孩院里有多少孤孩了?”李恪问道。
“禀皇上,现在孤孩院里的孤孩量已经达到了三万,每一座孤孩院都超标放置了。”后面的六位院长说道。
这六位院长,每人接管两座孤孩院,一座健全孩子的孤孩院,一座残疾孩子孤孩院。皆是翰林院的博士,每一位都是一方大儒,但现在被李恪叫来当孤孩院的院长,这些大儒还是十分愿意的,因为这么对孩子,总能找到一两个自己满意的弟子。
“嗯,那就赶快让将作监的人去赶紧建造。当初设计时每座孤孩院只能容纳2000人,那就不能超过,现在既然已经有三万孤孩,那就新加三座,不,四座,留一个预备。”李恪说道。
“是,陛下。”“关于孤孩的教育问题,你们怎么看?”李恪又说道。
“皇上,臣觉得,这些孤孩现在已经无依无靠,长大后又要各奔前程,所以,臣以为经史子集的只需要教授一些蒙学就好,勉强识字就行。然后男的就教授他们怎么种地,怎么打铁,怎么制作各种工具,女的就教他们如何纺织,如何养蚕,如何刺绣。臣觉得,只要教授了他们的基础谋生技能后,就可以放他们李恪孤孩院了。”
“嗯,赵院长的话十分有道理,你们怎么看呢?”李恪又问向其他五名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