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都市 > 盛夏1981徐柠 >第一百四十九章 科学素养

第一百四十九章 科学素养

作者:东院的枣树字数:2120更新:2022-05-08 00:12

第二天清晨,徐柠早早的就醒了。脖子被一条白嫩的胳膊搂着,两人肌肤紧贴。

软白温柔,好是好,但让人喘不过气来啊。

想起床,又舍不得,只好这么干等着。

又过了好一会, 林蔓睁开了眼睛。抬头看了眼徐柠,脸颊轻轻蹭了蹭,接着突然反应过来,连忙扯着被子蒙着脸。

徐柠看的好笑,凑近了说道:“该起床了。”

林蔓没说话,手攥着被子不撒手。

“不起来算了, 吃早饭吗,我去拿?”

“……再等会吧。”林蔓抬头看了眼,楚楚可怜的模样。

“好, 那就等会。”

这一等,就到了十点多,只好早饭跟午饭一块吃了。

正月里的天气多数是阴沉沉的,不过这两天却是难得的好天气,阳光暖烘烘的,驱散了不少寒气。

徐柠今天不上班,拿着铲子在院子里整理花圃里还没化完的积雪。冬天还没过去,花已经损失惨重,他准备再开辟出来一块地方种点菜或者果树。

林蔓则坐在阳台上,面前的桌几上堆着一些书刊资料,但半天也不见翻页,看书的时间还没发呆久。

楼下,徐柠拍了拍手,把花圃清理的差不多了, 铲子扔到一边,他转身就要出门。

“你去哪?”林蔓站起来问了一句。

“不去哪, 院子外边的下水道好像堵了,我去看看。”徐柠摊了摊手。

“哦。”林蔓这才坐下了。

“哎。”徐柠倚着院子门, 笑道:“你总不能是怕我跑了吧?放心。我又不傻,你这么好的对象再上哪找去,你拿擀面杖打我我都不走。”

林蔓白了他一眼,道:“我才不担心呢,就你在那自说自话的。”

说是这么说,但她心里确是有些没安全感的,毕竟两人没结婚,甚至可能以后也不会,没有保障的亲密关系总是难以让人心安。

正月初七,公司正式开工。

园区里总算热闹起来,才几天不见,徐柠惊讶的发现很多人都胖了一圈,果然,春节就是养膘。

其实也不难理解,公司食堂这边还讲究个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自个家里可不提这个, 兜里钱包又鼓, 肥肉甜食自然是可劲的吃,把以前穷的时候缺的都吃回来。

徐柠这几天心情不错, 吃嘛嘛香,连跟人打招呼都笑呵呵的。

“陆工,来上班了啊。”路上碰到陆明,徐柠隔着老远就挥手打招呼。

“徐总,早上好。”陆明只好停下了脚步。

“跟你说个事,张嘉盛过几天要走,到时候行政后勤上有事的话,就去找小唐。”徐柠说道。

“嘉盛要走?去哪?”

“让南方闯荡,先做瓷砖,以后可能做房地产,我让他先去趟趟路。”徐柠说道。

陆明裹了裹大衣,道:“嘉盛工作好好的,干嘛要让他走呢。公司的杂事很多,小唐能成吗?”

“先让他顶着呗,他工作能力不错,我觉得是可以的,不成的话再说。”徐柠说道。

公司实际的管理者还是徐柠,重要决定他来做,剩下的都是些杂事,重点是沟通能力,得把各个部门的工作协调好。这一点,唐作欣做的还不错,毕竟他平常的工作也基本是这些。

两人一路往办公楼走,徐柠自然又问起了工作进展。陆明现在除了负责个人电脑的研发工作,还负责各个研发项目的沟通联络。

话说,现在公司是四处点火……呸,四处开花。一堆的项目,而且都是那种规模特别大,花钱巨多的那种。

每个项目互相独立,进展也不同,有的国内技术底子好,那进展就快,比如大型计算机,设计指标都确定了,设计方案也在讨论验证。

底子差的,比如精密制造,机床什么的,这玩意很吃经验,都是几十年才能摸着点门路的,反正现在就是慢慢砸钱。

“现在的问题还是缺人,缺人才。”陆明说到这也有些无奈,道:“说实话,国内的高等教育现在是跟不上需求的,不仅是学生科研水平,还有人数。我们把人招过来,都是边工作边学习的,平时晚上还有培训班,很不容易。”

八十年代、尤其是八十年代初的大学生很多有一个特点,缺乏系统化的科学教育。很多都是突击复习考上了大学,题目简单就不说了,重点是很多人不是靠懂得才会做题,而是自学背下来的。

跟后来的大学生相比,这会的大学生在刻苦程度上要高的多,但在科学素养上却又差了很多。所谓的科学素养,并不是指知道那些知识点就够了,而是懂得一项科研成果是怎么发现,该如何发现的。就比如,一个科学发现需要设计实验,该如何设计?这个设计思路比那个定理本身重要的多。

国内对科学素养向来不算重视,但后来的高中生至少都学过这部分内容,考试内容也有。可八十年代初的很多学生是跳过了这个部分的,因为高中没人教,到了大学课业极重,又没时间去了解。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除了学习能力最强的那些学生,八十年代的很多大学生毕业了也对科学,科研概念很模糊,因为课本上没那些东西。

后来那些著名的科学家,基本都有留学经历的原因就在这,基础不补齐,那一定要出问题。

徐柠点点头,道:“这我明白。公司会继续扩大外派留学名额,过几年就好了。”

现阶段是没什么好办法的,只能继续派人出国学习。说实在的,别看后来那么多留学生出国没回来,但回来的那一小部分就起了很大的作用,总的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

当然,都去美国不现实,欧洲很多小国高等教育也是不错的,而且更容易拿到名额,再加上钱给够,一年派一两千个学生是问题不大的。

更重要的是,他们公司派出去的学生,那都得回来。去之前签协议什么的不可少,而且他们是私企,在这件事上没那么多顾忌,基本不用担心毕业不回去的情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