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都市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41章 一锤定音

第41章 一锤定音

作者:青红字数:2618更新:2024-08-27 01:15

朱瞻基此举,真正意义上加固了皇权。

可以说,一旦事成,他将是最具有实权的皇帝。

朱元璋、朱棣都是权势超大的皇帝,但他们靠的是武将,靠的是铁血手段,并非在制度上压人一等。

而朱瞻基则不同,内阁的提升,让皇帝和六部争权,变成了内阁帮皇帝和六部争权。

六部哪肯答应,一旦同意,那六部真就成了照本宣科行事部门,权势可谓是一落千丈。

“皇上三思……!”六部官员呼呼啦啦跪了一地。

朱瞻基语气淡淡:“这是朕一思再思,再思而三思后的决定,诸卿莫要再论。”

你说不论就不论啊……六部肺都快气炸了,连带着增设巡抚的收获感,也荡然无存。

“皇上,内阁实权过大,于江山社稷危害甚大!”

蹇义、夏原吉两个最有实权的大佬,语气坚决:“请皇上收回成命。”

朱瞻基心说:果然,没这么容易解决,不过没关系,早就料到你们会有这么一出了。

他看了眼李青。

这次,李青没有躲避,他也想尽快解决朝堂上的事儿。

待局势平稳后,大力发展南方贸易,北方开荒,然后去草原上溜达一圈,秀完肌肉后,他也好功成身退。

一道清朗的声音响起:“皇上,臣有本奏!”

群臣循声望去,见是李青出班,嘈杂的大殿立即安静下来。

“李卿有何本奏?”

李青拱手道:“皇上,内阁实权过重,于朝局弊端过甚,若无六部牵制,祸患无穷。”

闻言,六部官员神色一缓:果然,李青虽然混账,但终究是自己人,紧要关头胳膊肘还是往里拐。

一时间,他们望向李青的目光前所未有的和善,甚至有人反思以前把李青看的太不堪了。

内阁如临大敌,唯恐皇上收回成命。

黄淮眉头一皱,便要出班相驳。

杨士奇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他:你傻呀,跟李青斗能有好果子吃吗?

眼下局势尚不明朗,这么急着站出来,恋权之嫌太大了。

黄淮读懂了杨士奇的眼神,不甘的回班。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集在李青身上,六部暗喜,内阁紧张;

都察院却是神态平和,满脸轻松,反正他们的那一份儿已经吃到了,至于内阁和六部……去他们的吧,俺们不掺和。

之前还和内阁统一战线的都察院,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内阁。

朱瞻基神色不悦:“你也质疑朕?”

“臣只是实话实说罢了。”李青语气淡淡,逼格十足。

六部:李尚书威武!

内阁:就显着你了是吧?

朱瞻基嗤笑道:“朕此举是为更好的分工,更高效的执政,莫非你有更好的办法?”

“微臣不才,确有办法。”

“是吗?”朱瞻基哼道:“说来听听。”

李青道:“吏部尚书应该有反驳票拟的权力,常言道:智人千虑必有一失,皇上圣明不假,但难免有所纰漏,

内阁的票拟,必须要有人质疑!”

“臣附议!”蹇义当仁不让地站了出来。

内阁:不要脸!

朱瞻基纠结半晌,怏怏道:“好,依你。”

内阁有些急,他们可不想来一个碍事儿的。

六部也有些急,仅一个吏部尚书碍内阁事儿可不行。

“皇上,臣还有本奏!”李青又道。

闻言,双方只得按耐住性子,静听下文。

“准奏。”朱瞻基语气有些不满。

李青仿若未闻,继续道:“皇上此举实在不利于朝局,除内阁外,必须还要有一方势力介入,以达到相互制衡的效果。”

都察院精神大振:这不就是俺们吗?永青侯牛逼!

六部眉头紧锁,内阁也满心愤懑:都察院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

朱瞻基哼道:“少卖关子,直接说是什么势力吧?”

“宦官!”

刷!!!

所有人都是目光一凝,随即脸色大变,东厂的亏刚吃过,他们可不想重蹈覆辙。

“皇上三思。”六部、内阁几乎同时开口。

“众卿稍安勿躁。”朱瞻基双手下压,“李卿,为何是宦官?”

“因为宦官不隶属任何部门,只服务于皇上,因此,他们最为合适。”李青说。

话刚落音,反对声不绝于耳。

六部、内阁,甚至连都察院都下了场,在他们眼中,宦官就是皇帝的奴才,哪有参与朝政的资格?

他们从心理上瞧不起这类人,甚至不把他们当人。

“皇上可知秦朝的赵高,指鹿为马,致使秦朝二世而亡?”

“皇上可知汉末十常侍,祸乱超纲,致使汉分三国?”

“皇上可知宋朝童贯,穷凶极恶,导致靖康之变?”

“皇上可知唐朝的大太监,权力大到了能废立天子的地步?”

……

朝堂彻底炸锅,有人劝皇帝,有人朝李青开喷,骂的那叫一个难听。

李青一脸无所谓。

曾经他也觉得大明是被太监坑了,后来来了大明,他才逐渐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至少不能把这口大锅,全赖在太监身上。

甚至他隐隐有种预感,若大明没有太监这个团体,可能会亡的更快。

明朝的太监虽然厉害,但皇帝照样说杀就杀,九千岁那么厉害,不还是被半路‘出家’的崇祯给剁了?

六部是真火了,直接是自爆式开喷,喷李青、喷内阁、喷都察院、喷皇帝!

他们的诉求只有一个:别瞎鸡儿改制,一切按原样就挺好。

皇帝、六部共治就成,别再弄进来诸多势力了。

六部这么一搞,本来还一致对外的枪口,瞬间变成了混战。

内阁喷六部,捎带脚喷太监,都察院喷六部,捎带脚喷李青,而六部……喷所有。

朝堂乱糟糟的,李青回班嗑瓜子儿,完全置身事外。

……

不知不觉,早朝时间已经过了,但谁也没有提退朝的事儿,朱瞻基也老神在在地坐着,听他们互喷。

很快,到了午朝时间。

李青嗑完瓜子儿,开始吃蜜饯。

群臣热情依旧。

眨眼,过了中午,李青开始吃糕点。

朱瞻基有些饿了,但只能忍着,今儿不论出个所以然来,他日想再议就难了。

……

下午申时。

所有人都累了,饥肠辘辘,喉咙冒烟儿,但仍没论出个所以然来。

大家诉求都不相同,无法统一口径,形成有效杀伤力。

朱瞻基见火候差不多了,一锤定音:一切仍按原计划改制,都察院监察各地官员,内阁票拟,六部增设巡抚,司礼监照立!

不过,朱瞻基退了一步。

以太监不识字为由,暂不增设司礼监,先办内书堂。

群臣都不满意,但他们实在太累了,只好选择:择日再战!

散朝之时,一地的瓜子皮儿格外显眼,李青遭人弹劾:上朝时间吃零食!

朱瞻基大怒:我都还饿着呢。

于是,他扣了李青三个月的俸禄。

李青气得不行:这朝不上也罢。

……

次日,以蹇义为首的六部尚书、侍郎,(李青,内阁除外)尽皆请辞。

朱瞻基不允。

蹇义表示:除非皇上你能恢复旧制。

朱瞻基亦不允。

于是,六部坚决请辞。

这时,内阁站了出来,表示:皇上,他们不干我们干!

本来朱瞻基压力山大,但经内阁这一搅和,瞬间轻松。

六部几乎破防,同行的搅局,让蹇义等人气急败坏。

内阁卷王附体,六部是一点招都没有。

就这样,一连闹腾了半个月,最终在强势的朱瞻基高压下,群臣勉强做到不同意,不拒绝。

朱瞻基的改制,初步落下帷幕。

不过他也不敢大意,这群人可不是省油的灯,指不定又会闹出什么幺蛾子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