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历史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八百零九章 大明国债

第八百零九章 大明国债

作者:寒梅惊雪字数:3508更新:2022-11-22 02:46

借钱?

群臣错愕。

从古至今,农民借过钱,士子借过钱,商人借过钱,官员借过钱,甚至皇上也借过钱。可户部借钱,这个,着实没听过,没见过啊。

夏元吉也呆住了,朱允炆说让户部借钱?

找,找谁借?

农民没钱了,找邻居亲戚周转。士子没钱了,可以找朋友、名士要点接济。商人没钱了,可以质押抵债借钱,官员可以凭着名誉、俸禄借钱,皇上可以耍无赖,从户部里拿钱。

户部委屈啊,找谁借去?

要不皇上,你借二百万如何?

朱允炆下旨传召皇家中央钱庄大主事梁成同,待其入殿后,问:“钱庄可否拿出二百万两,支持凤阳-水利修筑?”

梁成同言:“皇上,此时中央钱庄一口气也拿不出二百万两来,若等至秋日,二百万两不成问题。”

“为何?”

练子宁连忙发问。

凤阳旱情等不到秋日,真要是大旱之年,这夏日就要遭殃,秋日哪里还需要这笔钱。

梁成同解释道:“皇上,诸位大臣,非是中央钱庄不愿出力,而是实在没这么多钱。钱庄每年春日是最忙碌时,冬日商人远航南下居多,往往会在钱庄举债购置货物,这就占去钱庄四成可用之财。剩下的部分,还有各地商人春夏购物所需,周转所需,又占据三成,剩下三成,则是钱庄日常准备金,两成应对大额商人,一成满足日常所需……”

练子宁郁闷至极,追问:“难道钱庄就一点钱都拿不出来?”

梁成同不在意练子宁,钱庄是朱允炆的,不是朝廷的,顶破天他也管不到自己头上来,于是对朱允炆回道:“钱庄当下最多可支取八十万两,再多,就要影响日常运作。”

郁新微微点头,走出来说:“皇上,臣以为,户部可以拿出一百二十万两,合钱庄借用八十万两,以二百万两,足以保凤阳府主要产粮区的庄稼。”

夏元吉无奈,只好点了头。

朱允炆思考了下,肃然说:“凤阳府十年九旱,百姓困顿日久,朝廷既然要下定决心解决其用水问题,那就应一劳永逸,狠下心来,将凤阳打造为一个重要产粮区,而不是一直向朝廷伸手的穷困之地,这从长远来看,耗费大点是值得的。二百万两不够,那就再追加,无论多少困难,户部担起来,一定要在凤阳府全面开挖水井、水渠,修缮河道、湖塘,再不复旱涝之痛!”

夏元吉一脸为难,皇上啊,你说追加就追加,到时候户部拿不出来钱可怎么办?

朱允炆继续说:“那就由工部与凤阳府协调,动员凤阳百姓,连同凤阳府、淮安府、扬州府、泸州府、徐州府等地方卫所军士,合计十万人,大修水利!早日开井通渠,力保夏粮不减产,秋凉能丰收!”

夏元吉、黄福等人只好领命。

解缙、郁新等人也有些忧愁,现在大明帝国很是危险,几乎大半个国家都在参与土木之事,西面还面临着一场巨大的战事,又要抽调民力与军士到凤阳府挖井修渠,确实压得人压抑。

但凤阳府的事确如朱允炆所说,不能再如此拖延下去了,那里旱涝太过频繁,俨然成为了朝廷的一个无底洞。若不管不顾,任由旱灾持续,朝廷为救灾给出的钱财,五年内怕也超出了二百万两,十年估计不低于四百万。

从长远来看,现在朝廷出二三百万两是划算的。只不过一口气拿出如此多钱财,户部压力也太大了,只看看夏元吉皱紧的眉头就知道,这个大管家几年都没如此模样了。

退朝之后,朱允炆便传召了解缙、郁新、夏元吉。

水利兴修还有一百万两的缺口,如此大的缺口,朱允炆不可能不管不顾户部的感受,完全将压力丢给夏元吉。

夏元吉入殿,多少有些诉苦:“皇上,凤阳-水利兴修未必需要一蹴而就,可分三年期,一步步来或许更为稳妥。”

朱允炆摆了摆手:“凤阳百姓有多苦,我们北巡的时候是见过的,一年到头,就靠着地里能有点收成,可旱灾、涝灾频至,百姓人家能吃得起饱饭的都占不到两成。拖一年,少一地,就是十几二十万百姓饿肚子,逃荒乞讨!既然要治理凤阳,那就一次解决吧。”

夏元吉见朱允炆不听劝,便直说了:“户部存银不宜动用过甚,以免夏秋冬再有灾情。加上眼下北平、西北事,户部支取一百二十万两已是极限。”

解缙也帮着劝道:“皇上,欲速则不达,不妨缓一年。”

朱允炆摇了摇头,提笔在纸上写了两个字,然后交给解缙、夏元吉、郁新:“眼下的问题不是缺人,而是缺钱。只要解决了钱的问题,凤阳一地的问题就好说。朕说让户部借钱,可不只是钱庄,还可以向百姓借钱。”

“给百姓借钱?”

解缙、郁新嘴都要抽搐了,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啊。

“这是?”

夏元吉接过字条,上面写着两个大字:债券。

解缙、郁新看过,也是一头雾水。

“何为债券?”

解缙自问多才,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债券。夏元吉虽通晓财务,也是第一次听闻债券。

朱允炆清楚,中国古代王朝是没有债券的。

封建王朝在财政上的理念是量入为出,像朱允炆这种超前消费,大规模推动基建与水利的,要么没有,要么就是纯徭役征派,即基本免费劳力。

朝廷给百姓借钱?

开什么玩笑,要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全天下都是皇帝的,还用得着给百姓借钱?

国库没钱了,解决的办法就三个:

其一,印钞票,有钱就可以买买买,典型代表如老朱。

其二,加税,摊派。苛捐杂税一出,税收水涨船高,典型代表如万历。

其三,捐钱。典型代表如煤山那位。

除了这三条,古代朝廷还真没什么好的办法开源,向民间借钱的想法出没出现过不好说,但发行债券的形式,绝对没出现过。

朱允炆不认为朝廷跟百姓借点钱有什么丢人的,后世哪个国家不发债券,企业里面还有个专业名次叫负债率,负债率为零或太低,对企业发展都没好处的,国家负债率太低,也是没好处的,财政不是收支平衡,账本一对,就完美无缺了,要追求更高的资金利用率,要追求更高效率的资源配置,发点债券,那是必须的手段。

虽说大明朝之前还没有发行过债券,但没问题,大明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与魄力,人都开始问天,研究基础工业产品了,军队都要朝着半火器化转型了,弄点债券发发,不算啥大事吧。

朱允炆解释道:“所谓债券,与钱庄借款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朝廷是借款人,百姓是债主。朝廷制造一种特殊的债券,类似于宝钞,可以命名为大明国家债券,这类国券专门放在钱庄中,百姓、商人等可以通过钱庄,花钱购置这类国券。”

“为了吸引人买国券,可以设置比存入钱庄更高的利息,如买入一百两国券,一年,两年,三年或五年后,可以拿着国券到钱庄兑换出钱钞,取得本钱的同时,得到更高的利息。”

“这类债券,是以朝廷信誉,户部信誉与皇家信誉作保证,需要确保可以在国券到期之后,如数兑换给持债券人相应的本钱与利息……”

朱允炆将债券的运作原理解释了一番,解缙、郁新与夏元吉总算是明白过来。

解缙等人认为所谓国家债券,不是朝廷给百姓借钱,而是一堆存款票据。

没错,就是这样!

不是朝廷给百姓借钱,是百姓给朝廷存钱。

明白了!

朝廷是不可能给百姓借钱的,但百姓给朝廷存钱,朝廷发善心给点利息,让百姓们吃点好处,还是可行的。

朱允炆不知道这几位什么脑回路,非要把朝廷借钱,说成百姓存钱,好像百姓占了朝廷的便宜一样。

得,他们固执那就固执吧,估计也是觉得这法子能捞钱,可顾及老脸,实在是张不开嘴,只好换一种法子说服自己。

国家债券的理念很好理解,执行起来也很好执行。宝钞提举司办这件事很在行,发行一百万两,最大额为十万两债券,最小额是一两债券。

至于发行与销售,朱允炆不愁,户部也不愁,这件事交给国子监监生办理就可以,商学院的监生需要一次推销的机会,需要做一次生动的实践课业,那就是推销国券,推销不掉,卖不出去,那说明水平有限,还得进修啊……

通济门,松茗茶楼,二楼。

朱允炆、夏元吉、杨士奇临栏而坐,低头看去,便是热闹繁华的街道,而对面,便是皇家中央钱庄分店。

五个身着儒雅白衣的青年人走到钱庄门口,相互客套了几句,便依次进入钱庄。

朱允炆看向杨士奇,有些怀疑地问:“你推荐的这几个人,能不能成?”

杨士奇淡然一笑:“皇上,这五人在国子监也算是奇才,明明中了进士,还跑到国子监进修的,还真少有。这五人志趣虽不一致,却也各有所长,那周忱更是商学院与数学院的拔尖人才,对财政颇有见地,才思敏捷,他在,准能推销出去。”

夏元吉连连点头:“臣看过周忱的《江南赋税疏》,锐意革新,主张因灾而没有上缴的农税,应予以取消,不应累积,徒增百姓压力。”

朱允炆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江南是赋税重地,事关朝廷与国本,遭了灾,朝廷减少了一部分税负,免了一部分税负,但剩下的该缴的,还是应该缴的,朝廷虽然没说第二年就缴,但三五年能补上来,还是应该补上来,毕竟江南富裕,粮食产量也高,恢复能力强,不像是贫瘠之地,损一年粮食,十年都未必能多补一份税赋。

朱允炆端起茶碗,轻声道:“那就看看他们的本事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