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历史 > 回到大梁做昏君 >第235章 可曾听闻三顾茅庐

第235章 可曾听闻三顾茅庐

作者:只吃牛肉面字数:2856更新:2022-05-23 14:04

金陵城南。

有座高山,名曰南隆。

有一寺,称之卧龙寺。

根据锦衣卫打听到的消息,吕胜之就隐居在卧龙寺。

山脚,李仁杰看着高入云山的寺庙,眉头轻皱:“寺庙修得那般高,是不想别人去祭拜吗?”

朱佑德看了眼他,轻笑两声。李仁杰虽贵为侯爵,但刺客出身的他常年藏在暗中,对民间百态并不了解。

“卧龙寺之前信仰佛教,佛教讲究与天上菩萨感应,距离天越近,便越能被菩萨佛祖感应。所以凡是信仰佛教的寺庙大多修在高山之巅。”

“目前大梁国内天华教成了主流,这卧龙寺也供奉天华教,反而比之前的香火还要旺盛。”

李仁杰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眸子里满是疑惑。他对朝堂一向不感兴趣,只听从陛下吩咐办事,有些武痴。

“原因很简单,天华教总结国内几大宗教的精华,去掉糟粕,留下的都是优点,包容性极强。”

“不像之前的卧龙寺只有信仰佛教的子民前来祭拜,如今更像是综合性寺庙,万民皆可来拜!”

朱佑德说着和李仁杰踏上台阶,目测超过千层,普通人想要进入寺庙极其不容易。

“之所以修这么高,还有另外的原因——诚意。你为了祈福付出巨大代价,所作所为带着诚意,那佛便会替你造福。”

当然,这是佛教的说话,天华教也有类似的作用。

朱佑德并不否定这一点,反而信服。世间皆有灵,只要肯攀登,世上无难事。

两人都是武者身强力壮,很轻松便走了上百阶。但路过的不少百姓却喘着粗气步履蹒跚,有甚者就坐在台阶上休息,还有人带着干粮,做好长久攀登的打算。

很少跟随朱佑德出宫的李仁杰有些心疼,这些人费劲心思就为了上香祈福?

“陛下,要不我帮他们一把?”

闻言朱佑德摇头拒绝:“不可!你帮他们,便是在害他们!每人都有自己的诚意,想攀登祈福也定是遇到困难,想让上天帮衬。”

天华教不信仰神明,但保留了祈福上香。

李茂提出君为神者,百姓可以把自身困惑写进锦囊里挂在寺庙,定期会有官吏收集锦囊查看,在分拨给下属执行部门帮助解决困难。

这种类似神助的情况,使得天华教在民间声誉极佳,也是能占据主流的原因。

得知李茂的想法,朱佑德大力支持。大梁需要这种信念——只要你肯努力,必定会有回报。

强国,民为本。信念次之,君为末。

李仁杰听取朱佑德的教导,放弃想要动用气力直接跃上山顶的想法。

也明白陛下为何要亲自拜访吕胜之。

按理来说君子之命吕胜之不敢违抗,但陛下选择受累登山求其出山,也是为了以身作则宣扬天华教。

饶是二人身强力壮也足足花费两个时辰到达山顶。

天色渐晚,李仁杰想前去通告让吕胜之出来迎接。

遭到朱佑德拒绝,他要亲自求见。

寺庙角落禅房外,书童对求见的朱佑德说道:“吕先生前去诵经,暂不见客,可稍作等待。”

听闻书童言语,李仁杰上前两步就要斥责——你知道面前是谁吗?大梁天子!怎敢让天子等待呢?

朱佑德及时拦住他,欠身退去前殿等候。

“陛下,岂有此理,我看那吕胜之就是故意为之!”

“不可无理。这一路你还没有顿悟吗?心诚则事成,静心等待吧。吕胜之有麒麟之才,值得朕等候……”

微风吹,天凉,多了几分昏暗。

朱佑德再次求见,依旧未见到。

“先生前去用斋饭了,今日怕是不能相见,可明日再来。”

“替吾向吕先生问安。”

朱佑德心平气和的离开,前往主殿捐些香火钱。

李仁杰憋了一肚子气,在他看来吕胜之就是自视清高故意为之,毫无气节可言。陛下两次求见,竟都推脱不见,若在朝堂,当是死罪。

离开之际,朱佑德瞧见几位身着华服头戴纱巾的子民登上山顶。

因服饰不同寻常,便多看了两眼。

为首之人也盯着朱佑德下山的背影凝视片刻,转身对周身同伴道:“武者,强大的武者。”

“连武者都舍去武力依靠肉身攀登祈福,可见大梁宗教可怕之处。”

“回国后吾等亦可学习模仿。”

说话的人是位老者,其余几人年龄不大,对其很是尊敬。

“走吧,去拜见大名鼎鼎的麒麟先生……”

……………………………………

下山途中朱佑德见李仁杰依旧未醒悟,给其讲述了个故事。

“你可曾听闻三顾茅庐?”

李仁杰眉头轻皱,在记忆里搜寻后摇头。

“在三国时期……”朱佑德刚开口就意识到不对,这个时代并没有东西两汉三国……

“啊,朕知晓这么一个典故,叫做三顾茅庐。古时有位权谋顶尖的谋士隐居深山,一位君主听闻就亲自跑到深山求见。”

“第一次没有见到,第二次也没有见到,直到第三次才见到。君主请得谋士出山后,很快在乱世站住脚跟成为一方枭雄。因为谋士居住的地方在茅庐,所以称作三顾茅庐。”

“你可听懂其中寓意?”

李仁杰虽是武痴但并不愚昧。陛下是在教导遇到能人异士需得尊敬,往往越是有能力的人,想要收为己用越是困难。

吕胜之便是这样人才。

同时也是在警示不要遇到挫折就放弃,如果君主第一次没有见到就失败,那之后便不会请谋士出山,也或许无法成为一方枭雄。

“陛下,臣懂了,明日我们在来。”

朱佑德含笑点头,下山途中遇到百姓随手给予一些碎银。

…………………………………………

尚方府。

唐火和阿尼玛被一群工匠围着,对案牍上的乐器产生不同看法。

“应该按照唐大人的法子改良的。”

“我感觉阿尼玛的想法更实用。”

“阿尼玛是西域人,不一定适用大梁……”

“适不适合要经过测试才知道,不能妄下定论……”

这群人围绕如何改良青玉的乐器展开激烈讨论,大概分为两派。

一派支持唐火,一派支持阿尼玛。

争论之际,朱佑德走进尚方府,给这场议论添上变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