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真正的混沌之气,是他在秦广王守护的那方世界中取来的。
是孕育世界的温床,要孕育出一方世界,混沌空间是少不了的。
因为混沌空间是孕育世界的温床,当然也不是说没有这个东西就不行。
而是如果不这么能,他就不知道怎么执行下去了。
他现在进行的操作都是他看到世界真相,若是让他凭空想像一个孕育时间的办法, 那便是难为他了。
王景义开始施展法力使劲的搅拌,让这丝混沌之力在葫芦中生根。
慢慢的,因为这丝混沌之力的出现,这方空间也开始变的模糊起来,空间的边界开始虚幻了。
本来明确的葫芦壁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遍深邃的黑。
看到这一幕, 王景义知道混沌之力开始其起作用了, 这边空间发生了变化,或被压缩, 或被凝炼,总之已经与普通的空间大不相同。
王景义持续性的输出法力,缓慢均匀的搅拌着空间中的气体。
此时葫芦中的时间与外界的时间流速已经产生了差别,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差别在越来越大。
导致流速不同的原因便是因为混沌之力对葫芦中空间的影响。
一个月、五个月、一年、两年、三年、四年、五年、十年。
十年的时间过去了。
这段时间里,王景义不堪其烦的搅动着空间中的混沌之力。
如今,空间中的混沌之气已经变成了一团,而且其中好像还孕育了什么东西,类似规则的力量。
王景义知道是时候,他接着打开了第二个瓷瓶。
然后空间里出现了一白一黑两道气体,如同游鱼一般互相纠缠,在漆黑的空间中犹如一盏明灯。
阴阳二气,这是王景义这些年,上天庭下地狱,缓缓收集起来的东西。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阳气, 天气也,阴气, 地气也。”
阳气就是指天生之气,而阴气则是指地上之气。按照典籍记载,自古大修士都认为阴气和阳气是组成世间万物的基本的原料。宇宙间的一切,大到浩渺星空,小到分子原子,尽管形态各异,但是在本质上,都是由阴阳两气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就是强如老子,他也认同这个观点并且在在《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
阴阳二字,最能让人明白的的便是日常生活了。
阳的字面意思就是有阳光的地方,有阳光自然就会显得明亮,阴的字面意思是阳光受到遮蔽的地方,如此则会显出黑暗。所以说,具有阳性的“气”就是阳气,它的出现必然会和明亮联系在一起,“万物之生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
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而具有阴性的“气”则叫“阴气”, 它的出现必然与黑暗相互联系, 如就机能与物质来说,物质为阴气;就脏腑机能来说,则五脏之气为阴气;就营卫之气来说,则营气为阴气就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说,则行于内里的、向卜的、抑制的、减弱的、承浊的为阴气等等。
通过对阴阳两气的形象理解,便吋以知道哪些物质属于阳气,哪些物质属于阴气。也可以说,阴阳两气是能量在相同的空间内的不同表现,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阳化气,阴成形”,气和形又可以进行相互转化,如此则能够形成阴阳扣待相生的物质世界。
总之,这个世界所有的事务都能用阴阳来概括。
一般来说,亮为阳,暗为阴,炙热为阳,寒冷为阴,天空为阳,大地为阴,升腾为阳
阴阳互相对纠缠和谐,便是太极。
所谓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到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
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很是对应这方空间的状态。
王景义开创世界的理念便是按照典籍上面的记载为原则进行的。
按照记载,当然,他也不知道这个记载到底是瞎说,还是真正的有其事发生。
不过看着倒是很想是真的,毕竟这里是仙侠世界,他看的又是收录入蜀山藏经阁的典籍,应该把不太会出现瞎编乱造的东西。
就这样,阴阳至于在混沌的世界中来回的游荡,数十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个世界在阴阳之鱼的推动下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是空间变大了,然后空间中,混沌之息的深处冥冥中好像有着一些东西在孕育。
并且已经开始展现出一些威势,王景义用神识探查,却一无所获,只看到了一片迷雾。
接着王景义打开了剩下的几个瓷瓶,里面装着的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
紧接着,王景义又拿出那四枚灵珠,然后把他们一一捏碎,与那团瓷瓶中的东西混合
很快,五行汇聚,产生了难以预估的化学反应。
再加上气体一些东西,这片空间中突然产生了一些列的链式反应。
“轰隆隆~”
空间中出现了雷声,出现了风。
这是一个世界出现的预兆。
有了太极,再有了五行,构成一个世界的基本元素便有了。
按照五行学说,天地未分之时,被称为混沌状态。天地乾坤混在一起,日月星辰没有生成,昼夜寒暑没有交替出现,上面没有风雨雷电,下面没有草木山川人禽虫兽。
这时只有一股灵气在里面盘结运行,于是从太易之中生出水,从太初之中生出火,从太始之中生出木,从太素之中生出金,从太极之中生出土。五行由此而来。
一个世界的推演顺序是向有混沌,然后混沌中分出秩序变成阴阳,接着阴阳衍出五行,最后由五行孕育万物。
五行之所以能生出万物,与它的一个特性息息相关。
那就是五行的相生相克,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但是同样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