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朱常洛决定力捧冯梦龙这种喜好批判社会现实,人性丑恶的文人时,朱常洛也没有闲着别的事情。
苏州是江南的文坛圣地,也是整个江南地区风气最为开放的地方。
如果在这里见到一些喜欢穿着奇装异服搞行为艺术的人,不用想这些人必然就是苏州当地或者是受苏州自由风气所吸引的江南各地读书人。
这些人有一个统一的爱好,那就是怎么出格怎么玩,简直是将人性解放到了极致!
可以说,如果不是遇到了小冰河时代以及大明财政边患的败坏时刻,说不动苏州也将是东方文艺复兴的发祥地。
可惜,这种假设不存在的。
东西方的社会逻辑存在着相当之大的底层差异。
西方的底层逻辑虽有神权,但更多的还是以商业和贸易为基础的资本社会形态。
这种社会形态虽然无情自私,但却能最大限度的保证个人的独立性,使得泰西人不会被太拘束于王权和神权之下,只要利益足够大,就算是耶稣也敢卖!
而这一点犹大就已经证明过了!
东方自始皇帝便逐步的走向了以集权为导向的社会架构,这种社会架构虽然可以长久的稳定社会现状,但缺点也显而易见。
这种形式的社会形态讲究严格的秩序,秩序是一切稳定的基石。
但秩序也是剥削的极佳工具!
也正是因为这种秩序,所以历朝历代的雄主才能创造出其他文明为之叹息的文明奇观!
而造出这些文明奇观的基础就是因这种自上而下的秩序,这种秩序最大程度的开发了所谓的民力,财力,物力。
苏州现在的繁华就是建立这些所谓的红利之上。
苏州地处江南,山水虽多,但能用于耕种的土地,是比不上湖广等地的。
但就是这么一个不太产粮的地方却成为了大明的鱼米之乡,这其中的问题也就可想而知了。
苏州是一个大力发展手工业的城市,在这座城市里的老百姓们他们除了做一些小生意外,最常干的事情就是为苏州的大户们做织工。
而这些织工们能得到的报酬也仅仅只能维持一个温饱而已,真正的利益大头还是被这些处于垄断地位的大户给拿走了。
现在朱常洛来了,朱常洛也看到这个问题。
虽然,这个问题很棘手很复杂,但朱常洛已经有应对的措施。
既然这些大户不愿意给这些平头百姓们更多的报酬,那么作为天下百姓之主的朱常洛自然不能袖手旁观,看着自己的子民在浑浑噩噩之中被人剥削。
但直接硬钢他们,这里不是朱常洛的主场,一旦玩砸了后果是很严重的。
所以,朱常洛就把主意打在了新设置的直隶上海府上了。
为了援建直隶上海府的建设,朱常洛通过谕旨的形式下令召集一部分西山皇庄的产业到直隶上海府这里投资建厂,同时也在直隶上海府成立与西山皇庄一样的社保基金会,用于管理直隶上海府内的工人福利。
当然,只有这些还是不够的,为了能够让直隶上海府早日拉起架子,朱常洛还是专门设置了上海市舶司,凡是通过上海市舶司进行贸易的海外船只,皆可以在此享受每年五千两银子的退税。
这五千两的退税乍一听不是很多,但对于一个新建的直隶府而言,绝对是天大的福利。
绝对可以为直隶上海府吸引住很多泰西及其东南亚诸地的海商前来,他们的到来就会带来无数的需求。
这些需求在直隶上海府就会转化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生产订单,而要完成这些订单就会需要庞大的人力资源。
这样一来就可以直接虹吸苏州无锡常州等地传统工坊里的熟练工人到上海府来。
虽然,在执行的过程之中,苏州等地的豪强们肯定会想方设法的阻止劳动力和人口的流失,但只要他们不愿意放开部分利益让给这些苦命的底层百姓,他们越张狂,最后受到的反噬就越严重。
等到他们彻底激发了当地的民怨之时,朱常洛就又可以从天而降,为其做主,将一部分不听话,不懂事,没有大局观的地主豪强收拾一波,让他们也感受一下什么叫做民不可欺!
以往这些人干了坏事之后,老百姓们怨气都是砸在朝廷和官府之上,认为是官商勾结才让他们过的如此苦闷。
现在,朱常洛直接在他们旁边树一个标杆,让他们直观的看一看朝廷的真实情况,从而对比一下自己的处境,让他们在心里称一称,看看是朝廷对他们好,还是那些所谓的士绅员外才是大善人!
而这种方式,朱常洛称之为用脚投票!
只要苏州等地的织工们能够算清自己的利益,他们就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从而用脚来投票,看看自己到底更喜欢哪个地方?
“苏州水乡好是好,但就是不得劲。”
在苏州待了六七天后,万历皇帝开始觉得腻歪了。
毕竟,苏州能拿出手的就是园林了,其他的娱乐虽然也还行,但是作为皇帝,万历皇帝还是要脸面和威严的,所以,很多好玩的事情就没法深度参与了。
这就使得万历皇帝在苏州有点如坐针毡的感觉,他想早点去金陵,去看看他魂牵梦绕了二十年的金陵到底是是不是真的像红楼梦中描述的那样。
朱常洛听到万历皇帝的牢骚,也知道在苏州停顿的有点久了。
于是,朱常洛也就直接给董其昌下了旨意,让董其昌暂时坐镇苏州,监督苏州及直隶上海府的一切事务,一直到徐光启上任直隶上海府府丞。
由于,徐光启的资历问题,以及直隶上海府草创的缘故,朱常洛并未直接任命专职上海府的府尹,只暂设了府丞,府尹则由董其昌兼任。
董其昌和徐光启都是上海人,让这两个本地人建设自己的家乡,朱常洛相信即便此二人有私心在里面,但也肯定会一丝不苟的将直隶上海府的基础打好的。
毕竟,他俩也是要乡名和乡誉的,谁也不想千百年后被人指着鼻子骂不是东西的。
所以,朱常洛在直隶上海府的主官任命原则上,在一定程序上打破了本地人不任本地官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