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都市 > 穿越考科举 >分卷阅读536

分卷阅读536

作者:桃花白茶字数:2207更新:2024-08-13 21:13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惜现在不能加大产量。

因为陆陆续续的,两地就要开始播种了。

前期准备工作做了那样久。

为的不就是这一刻。

宁安州不少人家都用上自家的耕牛。

镇南关的百姓们则用着自家的土地,用着新修的水渠。

陆陆续续地,两地春耕开始。

衙门此刻也是不能闲着的。

两地衙门众人,接连去下面村寨县里视察。

春耕也是要督促的,若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及时解决。

两地百姓是抓紧种地了。

从全国各地来买橡胶的货商们直接傻眼。

为什么要减产!

怎么可以减产啊!

但说再多也没用。

万事都要给春耕让步,无论什么事,都等着吧!

天齐国各地的货商们,只好在本地住下来。

哎,没办法,谁让你们宁安州跟镇南关与众不同呢!

谁让你们有个厉害的知州呢!

第132章

第132章

纪元对种地的热情,远超于其他。

无论橡胶的利润到底有多少,他也要抓紧生产,问就是粮食更为重要。

也有人说纪元太过“老实”,不趁着橡胶生产方法还在手中多挣钱,以后其他人也参透出橡胶的秘密,你们这里的订单肯定会减少。

纪元只道:“当年齐国国相高价买鲁国的鲁缟,结果呢?”

这是春秋战国时的故事。

也是最早的粮食贸易战,齐国的管仲故意抬高隔壁鲁国一种布料的价格,让鲁国商人看到高额的利益,便把鲁国的农田改为桑田。

事情的结果不言而喻,随便一个现代人都能看到后患无穷。

等鲁国大面积种桑田时,粮食自然大大减少,这个时候就要去买粮食。

说句不好听的,人的衣服可以凑合,但吃食却不能。

加上齐国突然不再买鲁缟,让鲁国的库房里只有衣料,没有粮食,乃至没有天灾,却出现了粮荒。

纪元提了鲁缟,镇南关但凡科举过的官员们,都瞬间闭嘴。

纪元见这也还不够,专门找了民间艺人。

专门把这个典故改为当地的山歌,一定要通俗易懂,还要滑稽可笑。

不仅如此,说书的,唱戏的,都要跟着改进。

纪元甚至亲自指导,一定要突出粮食不够,买粮的凄惨,还要表现最后闹粮荒的危机。

甚至直接把鲁国的灭亡也提前了,改为此事后不久。

总之,越发人深省,越印象深刻。

不仅要在镇南关演,还要在宁安州演。

百姓们耕田,这些表演就趁着大家休息的时候,在田间地头演。

因为故事改得通俗易懂,百姓们又不是傻子,这番道理也印刻在大家心里。

镇南关,宁安州。

太稳了。

稳得不像一个十七八少年知州执掌的地方。

可越是稳,往来的商贾们越信任。

谁愿意自己的合作方是个真正的傻蛋?

还是这种官员好,稳妥,聪明,还不贪利。

这种稳定的政策,才会让大家更愿意合作。

镇南关原本觉得纪元太过保守的官员们,瞬间接到更多订单。

啊?

这也行?

怎么订单突然又多了?!

在这种氛围里,春日的播种终于结束。

两地的官田里,还栽种了不少稻种,绝大多数都存活下来,但情况有些不同。

有的稻子长得高,但穗少。

有的稻子结的米粒多,可干瘪得很。

总之,就没有十全十美的稻子。

想要达成纪元心中的完美稻种,轻易是不可能的了。

纪元还是把目光放在天齐国以外。

以前没想到就算了。

现在一想到占城稻,他那心里就痒痒。

到底要出天齐国办差,此事确实还要再放放,至少镇南关这边要有人看着。

播种完成,甚至播种比赚钱重要的想法,也在这期间深入人心。

还是那句话,衣服可以凑合。

没饭吃,是真的要死人的。

不过稍微闲下来,镇南关伐木会的工人们,就去山上继续砍树。

树皮卖到橡胶作坊是一份收入。

树干锯成建筑材料,又是一份收入,加之整个协会能跟那些货商们直接沟通,伐木工人的日子总算过好一些。

但春耕结束,最高兴的还是两地的犯人们。

特别是宁安州的犯人。

他们都被拉到镇南关挖水渠了。

那么多山,那么多水渠,这里的人生活也太不容易了。

纪元也不会真的把人往死里用,让大家暂时休息。

暂时?

两地犯人敏锐捕捉到这个词。

“休息休息,接下来准备修路。”

镇南关跟宁安州,如今像台精密的机器,

按部就班地执行知州的命令。

纪元甚至把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都给写出来了。

他的字本来就好,现在做成横幅挂在附近,就算不识字的人,也会问问身边人这是什么意思。

修路,自古就是个苦差事。

两地的犯人一听,腿都要软了。

他们到底造了什么孽,要被这样对待。

可回想他们的罪名,不少人心虚得厉害。

不过再想想,纪元不杀他们,就是为了留下来做苦力?

这些犯人的罪名,该千刀万剐都不为过。

当时还有人觉得,纪知州只杀了几个头头,是不是太轻松了,有些举人甚至都没怎么惩罚。

现在大家知道了,在这等着呢。

不是不罚!

是时候未到!

让他们干脆利落去死,那太便宜他们了。

不如留下来做苦力。

再看看他们的下场,两地治安都好了不少。

毕竟都知道,宁安州跟镇南关有一条路要修,宁安州还有另一条路要修。

那条路要么去滇州府的昌盐郡,要么去永临县。

这两个地方倒是有小道可以走,但真正的官道却是没有的。

当初镇南关跟宁安州唯一通道被堵住,就有人试图走这两条路,可惜那山路没有修缮,人走还行,马车是绝对不成的。

不过这路修起来,可不是简单的工程。

反正最近犯了什么事的话,肯定会被拉去修路,到时候半条命都没了!

在好好过日子跟去修路之间,大家肯定选择前者。

治安变好,当地人的精神也松快起来,生活也会变得轻松。

两地衙门则并不是这样。

宁安州跟镇南关两地的衙门,在两地交界处的一个小镇子里住下。

这个小镇子作为连通两地的中间,以前还很荒凉,最近商贸多了,两地交流也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