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找到管家,并把武器的价格告诉了他。管家直接去县库里拿了二十五两银子给他,多出来的五两银子是在刘邦来之前县令告诉管家多给他五两银子当做本季俸禄。(我在这里将所有的工资按季度“三个月一个季度”发放。)
刘邦欣然答应,把那些银子带走,飞奔回自己的家。等了这么长时间,恐怕李宗都已经等急了。
当刘邦到家之后发现并没有见到李宗,他找了找周围的仆人,一问才知道原来李宗回到了自己的家,其中还有那些自己的兄弟们。之前刘家仆人问过李宗他们要去干嘛,把这些武器全部都放到刘邦屋子里。李宗回答过说,他们要把这些东西给您带过来,他们去他的家休息休息。
刘邦算是被李宗的无微不至给感动了,带着自己从陈管家那里拿的二十五两银子带了过去。
......
而反观李宗,他带着王扶等人一起回到了自己家。再让他们休息的同时,李宗找到了李氏。以自己的名义借了她半串铜钱,自己去集市买了点水果。现在正值夏季,这个时候从不远处运来的樱桃还有草莓正多,他便各买了半斤回家。买完之后还留有七枚铜板(一串五十枚)。这可是让李宗肉疼了一会,但是为了以后方便让他们跳槽。这种适当的手段还是要使用的。
回到家的李宗把所有的水果洗了洗,拿了一个竹子做的果盘还有给每个人都拿了的杯子。杯子装上水,那个大果盘里面放了李宗买了将近一半的量。
他将这些东西搬了过去,但是还没有搬到那里,就被其中一个虎背熊腰的汉子帮忙端过去了。一只手拿着果盘,一只手把李宗扶到了自己的肩膀上,一起过去。
李宗因为“恐高”,死死地抓着汉子肩膀上的衣物,就是不放手。弄得一群人都在和他开玩笑,说是什么李姑娘。
虽然话说的不是很多,但是这样子的氛围以及刚刚的玩笑,让李宗和他们瞬间打成一片。
他们都是群直爽人。
在没了多久的时候,刘邦就风风火火地来到了李宗家。刚一进去就看到了在院子中坐着的几个人。他也没多想着直接做到了那里,然后大口大口的吸气,胸脯大幅度地一起一落。
等到刘邦自己缓过劲来的时候,他告诉李宗,那些武器县令已经打算买了。他现在把钱拿了过来,直接分给他没把武器三两的价格,给了李宗。
在一众人惊讶之余,刘邦告诉他们这个是做武器的钱,不是给李宗的时候,众人才舒了一口气。
看在他们既释然又失望的表情,刘邦告诉他们今天晚上他带着这群人去花节楼玩玩。
这里就有说到了花节楼。
【花节楼】顾名思义,就是在花开的节日里面庆祝的时候。举办地点在这座楼中。届时会有各地明杰豪流来到这里共沾一歌,见一下名妓的歌喉还有舞技。
“但是现在咱们能去的了么?明天邦哥哥你不是还要升官当亭长的么?”李宗的一句话就像浇了一盆冷水一样,把这件事情给浇灭了。
刘邦一下子就不高兴了,尽管他有点不想理睬李宗。
为什么说这个啊,扫兴!
但是刘邦并没有生李宗的气,谁让他之前给了自己那么好的“百下”呢。
“行了,行了。不去就不去,大不了就以后再去嘛,我又不是多在乎这个东西...”刘邦一脸大义凌然地说道:“以后再区,毕竟明天很重要,你们也要一定去参观下。”
所有刘邦的兄弟都觉得刘邦很负责人,觉得这个才是他们稳重的那个大哥。
唯独李宗一脸不屑地看着刘邦。
切...虚伪...
刘邦这个时候也看到了李宗,看见他的那个看透了自己的不屑表情。尴尬的笑了一下,然后立马避开李宗的目光。
......
快到了夜晚,刘邦因为明天还要准备一些走仕途的道路上的一些必要准备事项,就先离开。等到刘邦离开较久之后,他的那些兄弟们也相继离开。李宗将他们逐个送走,自己则带着钱去了王月家。
王月这个时候正在那里打铁,自从李宗告诉他那种叫什么“合金”的东西做法之后,他现在打铁速度和效率是一次比一次快。
王月打的这种合金,说白了就是铁和碳的混合体,不过为了节约成本,李宗只是将低碳钢的制作方法交给了他,并没有告诉他中碳钢、高碳钢的制作方法。
其实也比较简单,只需要把碳的成分占比稍微多加那么百分之一点击就可以了。但是这样子的话,武器百下程度可能就会改变,等自己以后再长大点再说吧。那个时候自己也就可以打铁了。
“王叔,我来了。我给您带过来钱了!”李宗跑进去看着打铁的王月,直接把钱放到了屋子外面。“刘邦哥哥给了咱们十五两银子,本来成本费是一两银子。这下子咱们就净赚十两银子诶!”
王月听到李宗的声音,知道是他过来了。本来他其实不是很有底,毕竟这里并没有多大的战争,所以守卫也不是很森严,武器需求量还有质量并不是很多。他就觉得,会不会他们不买啊。但是当他听到李宗之后说的话。不禁有点老泪纵横。
这么多年了,每次看着王明想要学习却不能去学堂的那种悲哀感没日没夜都在侵蚀着他。他每天夜晚也在自责,为什么不能提供给他一个好的环境。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以后自己就可以送他去学习了!他以后再也不需要被人嘲笑说铁匠的孩子是文盲。
李宗看见王月哭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小心地问道:“王叔?你怎么了?”
“没没没,孩子,叔就是有点小感动,自己终于有一天可以把孩子送到学堂了。就这点小事,很是感动。”
李宗很不敢相信地看着王月,不是很理解为什么能上学就这么感动。想了之后他也就明白了...
古代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上学的,自己之前跟的是刘邦一起学习,所以没有感觉。但是凭借着自己的记忆发现史书上记载的很多文豪多数都是有钱人家或者朋友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毕竟寒窗苦读也是要吃饭、住所的啊。没钱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