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玄幻 > 家祭无忘告乃翁 >116

116

作者:芒鞋女字数:6340更新:2024-08-05 16:56

而且谭盛礼虽未明说,他们知道这书是留给子孙后代的,于读书人而言,书就是最宝贵的物件,能世世代代传承不朽,但谭家已经没有拿得出手的书了,祖宗去世,子孙变卖其书籍离京,积攒的深厚读书底蕴顷刻而塌,以致他们虽在读书方面有些天赋也不比其他人轻松。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们希望谭家子孙后人再不用经历这辈的艰难,天赋好就钻研晦涩复杂的书,天赋差就发愤图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杨家人弃武从文都能风光撑起门户,何况是谭家人?

故而他们格外看重此事,平日扛完麻袋回家就紧锣密鼓地研墨写功课,生怕耽误片刻,现在不同,离封码头还有几日,他们从码头回来,不再火急火燎的往书房去,而是各自回屋洗漱,将自己拾掇得干净清爽后再去书房。

比祭拜祖宗还庄严慎重。

坐姿挺拔,像在应付道难题,表情前所未有的肃然。

谭盛礼守着他们做了两日,以为遇到有歧义的地方他们会询问自己,岂料没有,他们将不懂的句子誊抄在纸上,然后去外边书铺查阅其他书籍,确认无误后再写在书上。

进程慢,到封码头这天,谭振兴和谭生隐完成了五页,谭振学完成了八页,远比他们想象的困难,除了做批注,谭盛礼布置的其他功课也不敢落下,因为此事,冲散了国子监冬试的失落感,没错,谭振兴自认表现卓越,且有很多读书人称赞他文章诗文好,结果没有入国子监先生的眼,委实难堪。

即使谭振学安慰他答题没有依照题目要求来,可他的诗文文章写得好不就行了,规矩那么多作甚。

这就算了,还被谭盛礼揍了几棍子,训他自作聪明丢人现眼。

幸亏京城冬天冷感觉不到痛,如果在绵州,恐怕又要疼上好几天,谭振兴揉揉自己酸疼的屁股,不经意的抬眸,就看谭盛礼站在门口,脸上喜怒不辨,谭振兴抖了个激灵,忙低头佯装很认真地抄写句子。

“振兴...”

谭振兴哆嗦,推开凳子起身,“是。”

“有客人来,你去看看吧。”

谭振兴:“.....”隐隐觉得不是什么好事,他心头不安,“谁啊?”

来的是大学楼里的读书人,前些日子在码头扛麻袋,累得回去后躺了好几天,今日上门是请教谭振兴写文章进步怎么那么大的,他们研究过谭振兴过往的诗词文章,文风突出,词句精进太多,多少人穷其一生能有此进步就谢天谢地了,而谭振兴仅用了几年。

他们没有拐弯抹角,直白地问其用了什么法子。

真要是劳作,他们就咬着牙再接再厉,否则真坚持不住,太累了,浑身像散架似的,握笔手止不住地颤抖,根本没法好好写字,脑子累得不会转,只想躺床上睡觉。

他们足足在床上躺十来天了,到现在后背肩膀胳膊都还疼着呢。

别说进步,不退步就是好的了。

谭盛礼坐在上首,不动声色地品着茶,谭振兴惴惴不安的坐在其身侧,时不时偷瞄谭盛礼,后者端着茶杯,像个旁观者似的不参言,眼神讳莫如深。

谭振兴咽了咽口水,愈发没底,沉吟片刻,冲在场的读书人道,“我有今天全靠父亲的教诲,其他却是不知。”

这是实话,没有谭盛礼的教诲,他学业荒废拾不起来了,更不会参加科举,是谭盛礼不厌其烦的讲课,从四书五经到算经十书,孜孜不倦,严师出高徒,他能考上举人是谭盛礼教得好。

良师难觅,他有个博学多才的好父亲而已。

闻言,在场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吭声了,他们少有和谭盛礼打交道,不知为何,在这位谭老爷面前,心里无故发虚,仿佛做错事似的抬不起头来,照他们的想法,更想约谭振兴去外边茶馆聊聊,奈何谭振兴不敢在外久留,走路匆匆忙忙的,多说几句话的功夫都没有,让他们不得不亲自登门拜访。

哪晓得指明找谭振兴说事,谭老爷却不离场让他们单独说会话。

谭家家风严苛得超乎想象啊。

此时听了谭振兴的话,几人有些尴尬,不知怎么开口,不住地喝茶,偏谭振兴热心,见茶杯见底就给满上,两刻钟后,几人喝茶喝撑了,肚子有点不舒服。

好面子不得不撑着。

只是脸色渐渐怪异起来,最后,中间穿宝蓝色长袍的男子忍不住了,欲速战速决,起身朝谭盛礼拱手道,“在下姓房,钦州人士,听闻谭老爷学问高深,德才兼备,心里仰慕已久,前几日在码头扛麻袋累坏了,回去修养了好多日......”

啰里啰嗦说了很多话,就是不敢把问谭振兴的问题再问谭盛礼。

其他人着急:“……”你倒是说重点啊。

事与愿违,对方说到后边卡了壳。

众人:“……”

见状,谭盛礼叹气,主动问,“诸位来都是问犬子文章如何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进步?”

从谭振兴府试到现在,文章有目共睹,进步确实不小。

几人点头,目光闪烁地低头看着地面。

“书山有路勤为径,诸位想走捷径,需得勤奋。”谭盛礼语气诚恳,几人忙拱手附和,“谭老爷说的是。”

谭盛礼几句话就把他们打发了,谭振兴在旁边看得心服口服,记得在码头时,他和几人相处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竟然被谭盛礼几句话就被说得哑口无言,谭盛礼送他们出门,几人点头哈腰的,半点没有读书人的骄矜,谭振兴看得眼睛都瞪大了。

脑子里就剩下那句‘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谭盛礼折身回来,就看谭振兴俯首帖耳地站在屋檐下,苦着脸,悻悻地说,“父亲,我知道错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为何总招惹些不认真做学问的读书人,心里苦啊,谭盛礼斜眼看他,话都懒得说,给他们布置了更多功课,谭振兴苦不堪言,出门都要东张西望很久,生怕突然蹿出几个读书人问他读书怎么取得更大的进步。

他哪儿说得上来啊。

又下了两场雪,更冷了,清晨由谭振兴送大丫头姐妹两去族学,顺便再送乞儿去学堂,这几天乞儿情绪有些低落,说薛夫子想收他为学生,他心里不太乐意,经过几个行乞的乞丐面前,他弯腰放下几个馒头,得来他们的千恩万谢。

乞儿笑笑,“不用谢我,是谭老爷买的。”

谭盛礼隔三差五地就会买几个馒头,让他给街边的乞讨者,天寒地冻,寒风中蜷缩在角落里行乞的乞讨者必然不是某些好逸恶劳的懒人装的。

“谢谢谭老爷,谢谢谭老爷。”

谭盛礼颔首说客气了,望了眼白茫茫的天,叹了口气,乞儿知道他心情也不好,每每看到街边的乞丐,谭老爷就会长叹。

他拍拍手站起身,走向谭盛礼,说起他心里的困惑,“外边人说我是薛夫子的得意门生,我以后也要走科举吗?”

这个问题他以前没有想过,谭盛礼也没问过他,谭盛礼说先识字,然后读书,但薛夫子不同,薛夫子腿脚不便但性格有趣,经常带着他外出做学问,期间,他认识了很多人,不乏有官场的大人,他们吟诗作对,相谈甚欢,刚开始乞儿觉得新鲜,慢慢的就觉得无趣了。

倒不是无趣,就是感觉荒废了光阴,他想过若是跟着谭盛礼,谭盛礼必不会花很多时间在应酬上,哪怕是玩也不会这样。

谭盛礼垂眸,看向乞儿头顶被风吹乱的几根碎发,反问他,“乞儿想考科举吗?”

乞儿回眸看了眼街边分吃馒头的乞丐,斩钉截铁地回答,“不想。”他是个乞丐,朝廷没有律法规定乞丐能考科举,也没禁止说乞丐不能考科举,但乞儿不喜欢,想到自己紧张不安又充满期待等待科举成绩的样子就极为反感,他问谭盛礼,“读书人只能走科举吗?”

“不是。”谭盛礼拉起他的手,“读书意在明理,意在知荣辱羞耻,而不是为科举而读书。”

乞儿想了想,但他身边的读书人都是为科举而读书,哪怕是谭振兴他们读书也是为了科举,他又问,“谭老爷是为科举而读书吗?”

街上行人稀疏,谭盛礼走得很慢,声音飘在风里,“不是。”

他读书不是为了科举,上辈子是真的喜欢,收小皇帝为学生后肩头多了份责任不得不多读些书让小皇帝懂更多……这辈子,他读书的时间很少,多是在学习……

乞儿紧紧握住谭盛礼的手,笑容在脸上绽开,“我就知道谭老爷不是。”或许是为振兴哥他们,或许是为佩玉姐,又或者是为他,为天下读书人,但不是为自己。

乞儿说,“薛夫子说能为我想办法报名参加科举,我不喜欢,他还想收我为学生,我也不想。”

“你不想拜入薛夫子门下也无妨,过两日我和薛夫子说说。”

“好。”乞儿迟疑,“他会不高兴吗?”

谭盛礼看他,“不会。人各有志,他会尊重你的选择。”

乞儿放了心,回头再看街边蹲着的乞丐,“谭老爷是为他们在叹气吗?”

“不是。”

两人说着话往学堂走,随着赴京赶考的读书人增多,学堂学生也多了起来,谭盛礼送他进门,只看晨读的孩子见了乞儿后顿时直起脊背,声音洪亮起来。

乞儿颔首,坐去自己位置,然后朝谭盛礼挥手,拿出书本,小声读了起来。

学堂有负责洒扫的人,扫帚落在雪上,沙沙沙的,谭盛礼站了会儿,去前边等薛夫子了。

说了乞儿的意思。

薛夫子面露惋惜,“其实我看那孩子脸色也知他不喜欢,刚开始他随我外出,眼里带着光,近日来却是阴沉很多,常听他张口闭口爱聊到你,想来是更喜欢你的。”

薛夫子想收乞儿为学生实乃看重他读书方面的天赋,他日入仕为官,不失为一段佳话,千百年来,从乞丐摇身变成文臣,多鼓舞人心的啊,传到民间,也会说皇上治理有方,政治清明,他慧眼识珠,重德敬贤,却不想乞儿不愿意,他邀请谭盛礼去书房坐,问道,“谭老爷可想过收他为学生?”

他嘴里的学生,乃真正行拜师礼仪的学生。

谭盛礼笑道,“他和我学生有何区别?”

薛夫子先是愣住,随即笑了,是啊,乞儿就是谭盛礼的学生,虽没端茶跪拜行拜师礼仪,但有什么分别呢,他拱手,“是薛某横刀夺爱了。”

“夫子误会了。”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师何其多,为何非得拜入某个人门下,他承认乞儿是他的学生,但不会阻拦他拜别的人为师,谭盛礼解释两句,薛夫子更觉惭愧,读书人尊师重道,将此看得极重,仔细想想,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多拜几位老师,学习他们各自所擅长的更有益修心。

就是皇帝也不止一位老师啊。

他没有再说收乞儿为学生的事,也不再带乞儿外出,而是专专心心教他本事,然后他发现,乞儿什么都懂,薛夫子挫败,“谭老爷教你的?”

“嗯。”谭盛礼教他,不会义正言辞的将其作为门课,而是顺其自然,遇到了就说,没遇到就算了,好比他随薛夫子去某位大人府上,那位大人面相和善,夸他福气好,能拜入昔日榜眼门下,想来有几分天赋,要他当场吟首诗看看,那人语气温和,神色和煦,但乞儿感觉到他不怀好意,如实告知自己不会作诗。

虽然扫兴,但那人心情愉悦不少。

这就是谭盛礼教他的,谦逊克己,无须事事逞强出人头地。

谭振学在鹿鸣宴上也是这么做的。

和其他人接触得越多,他越喜欢谭盛礼的宽厚仁爱,这日从学堂回来,他去书房找谭盛礼,问能不能不去学堂了,学堂学生多,薛夫子独偏爱自己,其他学生不高兴,不患寡而患不均,他不喜欢薛夫子的恋爱。

他站在桌边,看谭盛礼默书,就给他研墨,道,“薛夫子会教很多新鲜的事儿,讲到农事,会带我去城郊农田果园,我学到了很多,后来想想,其实那些跟在谭老爷身边时已经学过了。”

来京的路上,谭盛礼讲课涉及很多,他和大丫头她们都有听,许是没认真记给忘了,随薛夫子出城次数多了,细细回想薛夫子所讲,不就是谭盛礼以前说过的吗?

只是薛夫子讲得高深,谭盛礼讲得更简单易懂,或许照顾他们年纪小吧,而薛夫子则是为他们科举做准备。

他不想参加科举。

“各人授课方式不同,你若觉得不好,换间私塾可行?”

乞儿想想,“离开学堂就换私塾,传到薛夫子耳朵里会不会以为我对他有成见?”

“乞儿以为该如何?”

乞儿沉默,半晌,商量道,“不如我和夫子说说罢。”

谭盛礼会心一笑,“是该如此,他偏爱你是发自心里喜欢你,但他作为夫子,不曾考虑其他学生心情,确实不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你告诉他心里真实的想法就好。”

乞儿嗯了声,“谭老爷,乞儿要是不去找夫子你会不会失望。”再想他拒绝夫子自己不好意思开口请谭盛礼出面的事儿,他过意不去,出于礼数应该由他亲口说的。

“不会,我知道你会自己想明白得去,哪怕这两天想不明白,不久也会明白。”谭盛礼提笔蘸墨,“人在心情起伏不定时都会有失冷静,人之常情。”

乞儿记下。

翌日,他去学堂找薛夫子,郑重的赔礼道歉,顺便说了自己休学的打算,以及自己不会走科举的事,薛夫子震惊得茶杯都没拿稳,“为何?”

以乞儿的聪明,少年成名是轻而易举的事,又有谭盛礼这样的老师,他日高中名满天下亦非难事,乞儿竟不想。

“你…是不是担心…”身份,乞儿乞丐的身份要参加科举会有些麻烦,但不是无计可施。

乞儿摇头,再次拱手,“乞儿跟着谭老爷是求个问题,谭老爷说很难,会用很长的时间来为我解惑,我想陪着谭老爷解开那道难题。”

他知道,谭盛礼会为他找到答案的。

薛夫子皱眉,“世间还有谭盛礼回答不上来的问题吗?他来了兴趣,“什么难题?”

乞儿想想,把那年写在纸上的文章念了出来,那是自己写的第一篇文章,他记忆犹新。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答曰,是。今有小乞丐,其父母为乞,其生而为乞,既人有生则贱者也,何以无生为贵也?还请先生解惑。”

他诵读给薛夫子听,薛夫子轻轻放下茶杯,想说此题有何难的,据史料记载,某朝几百名戍卒被征往戍边,途中遇大雨,不能如期而至,预期将受严厉的处罚,情急之下,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此乃千古名句,谭盛礼不会不知,更该知道此问怎么回答。

琢磨片刻,心下恍然,他说,“谭老爷德学无疆,必能为你解惑的。”

帝师后人,离了朝堂也能找到自己的志向,他自叹不如。

薛夫子没有为乞儿的离去暗生不喜,纵然有好友说他养了只白眼狼他亦不曾真往心里去,而是认真解释。

他讲学多以科举为主,哪怕学生们年纪小,但他努力扩宽他们的视野,带他们拜访在朝大人,耳濡目染学得更多,乞儿无心科举,走的路不同,他教授的于他无益。

乞儿,是和他不同的人,薛夫子回想乞儿平时表现,自己竟然没发现他的格格不入。

年后,他约着谭盛礼去探望廖逊,提到乞儿,他心生愧疚,若知乞儿志向,断不会带他出去参加诗会,“乞儿那孩子受你教诲,不喜欢热闹,我…”

其实他也不太想出门应酬,奈何身不由己,好友盛邀,总不能驳了他们面子,况且好友为迎合他喜好,不会邀请太多人,就平时走得近的几个人吟诗作赋打发时间而已,不成想给乞儿造成了困扰。

“他知道你是好心,莫想多了…”谭盛礼安慰他,顺便问起廖逊的身体情况,他上次见廖逊还是在大学楼时,后来就再没见过了,都是廖谦出面传的话。

廖逊乃国子监祭酒,京里多少双眼睛盯着他的位置,薛葵阳道,“去了就知。”

廖府在白虎街,从这过去要半个时辰左右,马车穿过某条街时,薛葵阳掀起车帘,望向白灿灿的院墙,墙里有几株梅花,枝桠探出墙来,他向谭盛礼介绍,“这以前就是谭家的宅子。”

谭盛礼看了眼,“嗯。”

几十年过去想不到能看到自己栽种的梅花,心里有所触动,却也不及刚来京城那日剧烈,他随口问,“如今住的何人?”

当年宅子卖了多少钱他不知,故人皆已过世,他再怎么努力寻找不过是熟悉又陌生的人和物,他已经不去想谭家是否受奸人所害,到底被谁蒙蔽的了,珍惜当下,唯愿谭振兴他们学有所得,能撑起门户。

往事如烟,散了也好。

“楚家。”薛葵阳离开朝堂多年,不怎么关注外府的事儿,还是认识谭盛礼后托人问了问,自帝师去后,这宅子转过手,最先买下宅子的是蒲家,后来蒲家老爷子犯了事,这才被楚家买下,他虽没去过,不过听说里边的景都维持着原样。

楚家人仰慕帝师才华,没有动过里边的物件,偶尔请人翻新,也叮嘱务必小心谨慎。

“谭家帝师的品德再难有了啊。”

谭盛礼探出头,多看了两眼,“他不过是个被高估了的人。”连子孙都教不好,无颜面对外人敬重,再看探出墙的枝桠,他神色无比冷静。

“青出于蓝胜于蓝,都说谭老爷有帝师风骨,日后进国子监为师,前途不可限量……”未尝不会有帝师的地位呢?

谭盛礼静静地望着后边,没有回答。

※※※※※※※※※※※※※※※※※※※※

过年准备加更哦哦哦哦哦!这章不满意重新写了。

感谢在2020-01-2123:56:49~2020-01-2223:57:2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简艾10瓶;Sai2瓶;橙子、枭倚苍穹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