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科幻 > 新藏线 >001 花鼓传音

001 花鼓传音

作者:甜水海字数:2461更新:2024-08-03 15:32

当我准时走进学校礼堂的时候,我切实吃了一惊,人这么多啊。

原来以为不会有多少学生来听的讲座,结果却出乎我意料中的多,几乎坐满了学校的礼堂。

来的学生多,说明这个讲座受到了欢迎。我的心情,也由紧张逐渐放松了下来。于是,我笑着向同学们比了一个心,算是感谢同学们的捧场。

这种被人捧场,就像被人“宠爱”那般的惬意。

这种惬意,在众目睽睽之下,我难以掩饰。

它,成了我脸蛋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这次讲座,是我答应旅游学院的邀请而主讲的一个讲座。讲座的主要内容,是有关西藏旅游的,游什么,怎么游,以及前往西藏旅游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嗯?这听起来像一个导游。

其实,这是旅游学院根据现在西藏旅游热潮方兴未艾,前往西藏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而策划推出的一个校内讲座。

讲座的目的,是让学生们在假期去西藏旅游之前,对西藏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基本的了解。在西藏旅游过程中,希望同学们能够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方面的禁忌。

自从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开通以来,以及全国各地飞往西藏航班线路的开通以及增多,对几条进出西藏的公路进行大规模整修升级后,位于祖国西南的西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前往旅游观光和休闲探险。

线上线下,除了出现不少的专业研究报告外,西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文字、照片、视频等题材,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社交网络上,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勾起大家对那一片雪域高原的向往。

我是华南大学副教授方小敏,研究方向是青藏高原民族及民族文化研究。

其实,对于答应旅游学院的这次邀请,我心里也没底。现在的学生在专业课后,还主动去听讲座的,毕竟不是很多,而且是无关学科与学分的内容。

当时,我就想,既然已经答应下来了,哪怕只有一个学生过来听,那也是要去的。

假如真的只有一个学生来听,那我们就可以坐下来,像朋友一样聊天,轻松加愉快,未尝不可。

相对以往的讲座,这次讲座并不难熬,我感觉过的很快,这主要是受到了这么多同学们的兴趣影响。

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中途几乎没有人离场,这在以往的讲座中倒是很罕见的,这显示学生们对西藏话题是很有兴趣的。

大学校园是充满活力的地方,年轻的学生们青春飞扬,与他们呆在一起,不知不觉中,我自己的心态也年轻起来。

预定的两个小时到了的时候,我有点意犹未尽,关于西藏有太多值得分享的了。

套用俗话说的“纸短情长”,留待他日再说。

在最后的现场问答环节,同学们热情高涨,接二连三提了很多问题,我都一一针对性地解答。

我公布了一个电子邮箱,告诉同学们,以后关于进藏旅游有什么疑问,都可以通过发电子邮件给我进行沟通,我会及时回复邮件进行解答。

讲座结束后,我漫步在校园里的逸仙路上。

校园里,微风温柔,花香扑面,心情舒爽。一扫近些日子忙于教学,赶写论文,经常苦熬到深夜而不能睡的疲惫。

正行走的惬意,我突然听见一阵激越的“嗡嗡嗡”声音,从后面快速地由远及近逼过来。我心里吃了一惊,本能反应地侧身回头看。

因为穿着高跟鞋,还差点崴了脚。

原来是一位男同学,正骑着山地自行车从后面快速过来。那“嗡嗡嗡”的声音,就是那辆山地自行车身上发出来的。

当这位男同学快到我身边时,我喊停了他。

“同学,等等,你这自行车的声音怎么那么大?”

“老师,您是说这个花鼓的声音吗?”

同学从自行车上下来,指着后轮的花鼓反问我。

“应该是花鼓的声音”

“哦,刚才我骑的快。骑的快,又不踩的时候,这款花鼓在高速运转,声音就是‘嗡嗡嗡’响,老师您听。”

男同学兜起自行车的坐凳,让后轮不碰到地面,用脚猛地踩几下脚踏,让后轮快速空转。

“哦,原来是这样,真的很大声。”

“老师您再听这个,车轮转的慢的时候,花鼓的声音是‘滴答滴答滴答’的声音,很清脆。”

男同学让后轮的转速慢下来,花鼓的声音变得清晰,“滴答滴答滴答”地响,不再响作一团。

“慢的时候比快的时候要好听,滴答,滴答,滴答,机械的动感很有节奏。”

“老师,花鼓的声音大,那是骗小白的。其实啊,花鼓的润滑度才最重要的,润滑的花鼓骑起来才舒服。”

“哦,我也有一辆公路车,花鼓的声音很小,没有你这款这么响亮。”

“老师,我见过您骑那辆公路车。”

“是吧,以前有时间,我就骑一下,已经有一段时间没骑了。”

“老师,您的公路车花鼓没有升级吗?”

“没有换过零件,我整车买的。”

“老师,你喜欢听这个声音,那也换这款花鼓呗。”

“哎呀,我很久都没骑了,现在也不想动。那车扔在阳台上都生锈了,不换了吧。”

“老师,骑车是有氧运动,越骑越年轻。”

“这个听起来真好”

“是真的,不是我吹的。”

我们都笑了起来。

“同学,你真会讨老师开心。”

“学校自行车协会经常搞活动,大家一起骑去玩。老师,您也来参加啊。”

“好,等我有时间,我会去。”

“老师,没其他事,我走了。”

“慢点骑,注意安全。”

“知道了,谢谢老师。”

“不客气”

“老师,再见。”

“同学,再见。”

虽然这位男同学已经骑出去很远了,但是那辆自行车的后花鼓声音,却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经久不息。

仿佛我的脑海,已经把那‘滴答滴答滴答’的清脆声音录制了下来,不受控制地单曲循环播放。

刚开始,我还以为可能是忙碌了一整天,太累了的缘故,心里想着回去早点睡就好了。

但是,走着走着,内心突然涌动。

我想起了两年多以前的一件事。那是我替同事去拉萨高原医院,看望护士梁晓雪。然后无意中,在医院遇到了一位重伤病人,他的名字叫蓝越河。

我没有想到,万万没想到。

时隔这么久,这些拉萨的往事,会以自行车后花鼓响亮声音的方式,通过我的耳朵,唤醒我内心深处保存的,有关蓝越河为数不多的一些记忆和印象。

并且,这花鼓的声音,也摊开我内心深处已经封装起来的,关于蓝越河的离奇古怪的事情。

回到家里,我坐在阳台上,望着无尽黑夜。

好像黑夜变身电影的大屏幕。大屏幕在一幕又一幕,从头到尾地播放着两年多以前,我在拉萨所经历那些事情的细枝末节。

刚才还说今晚要早点睡的,估计又要失眠了。

我跟大家说说在拉萨的那些事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